欢迎来到辽宁长安网
主办:中共辽宁省委政法委员会    承办:辽宁法治报

追踪神秘“绿衣女子”

来源:辽宁法制报 | 作者:记者 杨清林 通讯员 沉涛 | 发布时间: 2017-03-10 09:33
  岫岩满族自治县公安局交通派出所历时一个月时间,成功端掉一个聋哑人流窜扒窃团伙,抓获犯罪嫌疑人5人,破案6起,挽回经济损失2万余元。在侦破此案过程中,民警们凭借高度的责任感,克服聋哑人作案取证、交流异常艰苦等重重困难,连续奋战,锲而不舍,使得案件成功侦破。该系列案件发生在春节前夕,群众高度关注,流窜作案返赃难,民警们集思广益,返赃效果显著,得到辖区群众的高度认可和广泛赞誉。
 
  去年12月1日下午3点,交通派出所接到群众报警称:“公交车上连续发生两起盗窃案件,手机及现金被盗。”所长高佩忠立即派副所长于力带领民警开展侦破工作。他们冒着严寒,详细了解被害人乘坐公交车的时间、路线等具体情况,对在此前发生的多起扒窃案件进行串并研判分析,每天都工作到晚上10时左右。在浏览大量以前公交车被盗现场视频的基础上,他们惊喜地发现,一个神秘的“绿衣女子”多次出现在被扒窃人员附近,且形迹诡异,与正常乘坐公交车的人员有明显差异,该女子一定有重大嫌疑。于力和民警们顾不上疲劳,立即将情况汇报给高佩忠,并连夜制定抓捕方案,成立以于力为骨干的抓捕小组。
  次日早7点,于力带领抓捕小组人员分组乘坐101路公交车、驾驶私家车在公交站点上共同寻找那个神秘的“绿衣女子”。早8点左右,于力驾车行驶到商贸城附近公交站点时,突然发现了一抹绿色出现在公交车站,仔细观看,正是期待已久的嫌疑人。于力安排两名警力坐公交车进行跟踪,要求民警发现其有盗窃行为时要第一时间取得证据,自己则开车在后面紧紧地跟踪。那名“绿衣女子”开始时坐上了向南行驶的101路公交车,由于公交车上乘客较少,她便转乘往北行驶的101路公交车。这种反常行为更印证了她就是系列扒窃案件的“绿衣女子”。由于没有得手,“绿衣女子”在家家福超市公交站点下了车。事不宜迟,于力果断下达了抓捕命令,并立即冲上前去,抓肘折腕将“绿衣女子”牢牢控制住并押解至公安机关办案区进行讯问。
  由于语言障碍,专案组辗转聘请了一名哑语老师,经审讯得知:“绿衣女子”为王某,现年28岁,系海城人。曾因扒窃入狱服刑,但她依仗自己又聋又哑,警察不能把她怎么样而百般抵赖,拒不交待盗窃的犯罪事实,审讯工作一时陷入僵局。
  面对僵局,于力和民警们没有放弃对案件的侦破工作。于力和民警们分析认为,聋哑人互相交流最好的方式就是“微信”了,而且扒窃的收获应以钱和手机为主。他调取了王某使用的手机串码进行比对,经过比对惊喜地发现该手机为被害人邹某丢失的手机。在事实面前,王某只好供认盗取这一部手机的犯罪事实。为扩大战果,于力详细研究其手机的“微信”,终于发现岫岩一中年男子石某与其关系暧昧,盗窃的事情在微信聊天中有所谈及。于力怀疑其为盗窃团伙成员之一。他假借王某的名义发“微信”约其见面,下午5点钟,蒙在鼓里的石某如期而至。
  于力立即带领民警在家家福超市门前将犯罪嫌疑人石某抓获。石某竟然也是聋哑人,还得请哑语老师翻译。经过两个多小时的艰苦审讯,石某承认了部分犯罪事实,并又交待了海城的马某某系犯罪团伙成员,其正藏匿在岫岩雅河办事处的一个工厂里。此时已经是晚上7点多钟,于力和民警们顾不上吃饭,立即赶到该厂,一举将在该厂打工的马某某成功抓获。至此,该团伙的3名嫌疑人在24小时内全部落网归案。
  在案件侦破过程中,于力和民警们发现团伙成员黑龙江籍聋哑人魏某、云南籍聋哑人蒋某都与王某有通讯联系,但王某没有回复,魏某和蒋某便马上逃离了岫岩。
  一周后,于力和民警们果断将蒋、魏二人立为网上逃犯。当月末,两人分别被山西当地警方抓获。
  于力立即带领哑语翻译和女警历经五昼夜奔波,分别在山西太原和灵石将二人押解回岫岩。
  在哑语翻译支持下,经过艰苦审讯,于力和民警们终于查清了王某等人的全部犯罪事实。
  2017年1月初,该流窜扒窃团伙的系列盗窃案件成功告破,破案6起,刑拘5人。
  犯罪嫌疑人均系外地人,为了给被害人挽回经济损失,于力和民警们分别和所有的犯罪嫌疑人家属进行联系。此前,这些聋哑人就曾多次以被公安机关处理为由向家里要钱,家属早已不相信此事。随后,于力和民警们到县局刑警大队利用网上协查和犯罪嫌疑人蒋某户口所在地公安派出所联系并向其家属出示其刑拘手续等相关法律文书。在当地派出所的配合下,民警们做了4天的思想工作,家属同意返赃。于力经过和魏某家属连续交流5个小时后,魏某家属同意返赃。最后,在于力和民警们的数日努力下,该团伙共返还现金7000元、手机3部,为被害人挽回全部经济损失20000余元。
  被害人望着手中失而复得的现金和手机,纷纷热泪盈眶。事后,失主们联名向公安机关赠送了3面锦旗,以表达他们深深的感激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