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工荒”与压缩待遇并存 不签合同是普遍现象
2月24日,快递行业爆出重磅消息,行业龙头顺丰正式上市。而同一时间,圆通在北京部分网点“爆仓”“被倒闭”的消息不胫而走。
近日记者走访调查发现,沈城快递行业整体运行较平稳,但也有一些快递网点面临“用工荒”甚至正准备“关门大吉”。
数据显示,2016年全国快递服务企业业务量累计完成312.8亿件,同比增长51.4%。截至2016年初,全国一线快递员约118.3万人。
这个在新闻标题中曾以“月入过万”吸引公众目光的职业,再次引发了公众的探讨:快递员生存环境究竟是什么样的?他们的劳动权益有没有保障?

优速快递门口堆积的货物
对于天猫商城上的“皓彩旗舰店”来说,2月份是格外忙碌的一个月。“看到‘快递荒’的新闻了,一般都是买家有怨言,没想到,我们也被波及了。”该店铺的一个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因为常合作收件的快递公司“出了点问题”,他们这个月多出了一倍邮寄工作,“先前发出的货买家收不着,最后联系了好几次返了回来。买家联系快递没动静,我们就得补发货,这还不算有的买家不乐意了,退货的。”
家住沈阳市铁西区的小馨告诉记者,自己在网上买了一个烤炉,眼看物流详情——2月13日已经从沈阳分拨中心发出了,一直到2月19日,自己仍然没收到。“上面更新了几条,都说从沈阳发出,发往铁西九部,怎么就发不到了?”小馨说,她注意了一下,这段时间只有两个快递推迟了时间,都是同一家快递公司,而且自己联系快递员和快递网点,却都没人接电话。“我估计,可能是爆仓了,没人送。”小馨说,她本来想退货到其他商家再买一个烤炉,可找来找去,发现只有这个商家的货品满足她的全部需求。“我只能联系商家看看怎么办,快递这边指望不上了。”
记者随后联系了这家快递公司总部,一位负责人称,他们在沈阳市铁西区的快递网点确实出现了一点状况——更换了加盟商。“大概也就是这一周的时间,如果给消费者带来什么影响,我们绝不推脱,积极处理。”
快递行业招工不易
记者走访了多家快递网点,发现个别网点确实存在快件积压的情况。“从过年到现在货物都在堆积,人手不够用。我们现在也不招人了,马上就关门了。”位于和平区的一家优速快递网点老板介绍说,大多数快递网点给的派送费用是1元,自家给的是2-3元。“我家给的派送费用最高,还用工荒呢,根本不赚钱。”
记者走访了和平区内的中通、申通、顺丰、天天快递网点发现,只有天天快递提供底薪2500元,相应的也需要完成2100单/月,超出2100单后,每单派送费为1.5元。顺丰快递则是根据派送货品体积大小来定派送费用,其他快递网点则表示,派送费用是1元/单。
一位中通快递网点的快递员告诉记者,自己已经是老员工了,每天送快递100件左右,最多可以送150件左右,而新员工可能每天只能送七八十件。“加上收件的提成,一个月我大概能挣6000元左右,每天8点上班,派完件下班,如果当天派不完还得扣钱。”
去年11月加入“饿了么”之前,小赵在申通快递做了1年。“没有底薪,派件一单提成1元,收件是看对比公司定的底价超出来多少,超出来的部分就是提成,一个月收入大概5000多。”转型送餐骑手后,小赵每天集中在用餐时段上班,比以前轻松一些之外,月收入也升到6500元左右。
“有的公司把每单运费压到4元,快递员的提成怎么可能会高,毕竟成本摆在这里。目前快递整个价格体系短期内仍难以发生变化,快递员仍要靠量来保证收入,很辛苦。”一位快递企业内部人士透露,快递员节后流失是多年来都存在的问题,但是否大规模转去做外卖,目前缺少明显的案例或者数据支撑。“可能今年有的媒体特别关注这个问题,快递业年后用工紧张的情况每年都会出现,毕竟这是劳动密集型的行业。”
记者注意到,对于快递行业节后用工短缺问题,国家邮政局也发布了通知,指出发生快件积压和处理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反映出行业存在由于劳动力短缺、基层盈利率不高带来的季节性、区域性末端网点运营不稳定等问题。
罚款太多,压力转嫁一线快递员
据了解,快递公司总部对下属加盟商的管理以罚款为主,未完成公司总部的派件比要被罚,被客户投诉也要被罚。而加盟模式的弊病最终转嫁到了一线快递员。很多时候快件的遗失、破损甚至连工作中的交通事故都需要快递员自行承担。
采访中多位快递员表示,选择“跳槽”最主要原因就是各种罚款太多。
“我们优速承揽的快件,大件比较多,有时候收件人要求必须送到家,不送就投诉。”快递网点的老板称,快递员面临罚款不说,有时候为了送货还丢过电瓶和快件。该老板表示,快递行业症结就在于罚款太多,运营压力较大,网点的关闭就是个例子,“说心里话,他们不可能把每一个快件都送到收件人手中,没当面签收的,找回来还得我们承担责任。”
没签合同,权益保障在哪里?
报告显示,有44.2%的站点快递员平均工作年限在1-3年之间。更有业内人士“爆料”,在100多万快递从业人员中,有90%的人没有劳动合同和五险一金,有的连底薪也没有。
“我干快递员快一年了,现在还没上保险,但说实话,我们都不爱上保险,拿到手的钱多点不好吗?”提到“五险一金”,快递员小刘打开了话匣子,他告诉记者,自己所在申通快递公司称可以给快递员上“五险”,但没有“一金”,还得排队,老员工先上。在小刘看来,快递行业之所以吸引人,就是直接到手的工资比较高。
记者调查发现,除了顺丰快递公司统一要求“入职即上五险”外,其他快递公司对此都没有明确说明,有的甚至没有劳动合同,“快递这个行业特殊,活多活累、流动性大,很多人和我一样也不在意是不是上保险。”小刘说,快递员是个体力活,吃的就是青春饭,说不定哪天生病了或者出车祸了就干不成了,到时候交的钱也就白交了,因此很多快递员本身并不关心投不投保险。
辽宁登科律师事务所律师梁日馨表示,对于快递员的劳动关系认定,在实践上有较多争议。一些快递公司要求快递员“带车上岗”,按件计费,从而规避掉与快递员劳动关系的认定,往往会认定为劳务关系或者承揽关系。而快递公司的运营模式,决定了快递员是不可能独立完成所有快递业务流程的,快递员的收派件始终处于公司的管理和控制之中,存在着管理和被管理关系。快递员与快递公司之间符合劳动关系的要素特征。
“现在许多快递公司并不与快递员签订劳动合同,不缴纳社会保险。由于快递工作的特殊性,不签劳动合同的后果就是劳动关系往往得不到认定,这对于快递员维权产生了极大的困难。”梁日馨律师认为,长此以往,快递员没有归属感,快递公司也不愿意培训员工,难以提高服务质量,对整个行业和社会来说都是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快递员自身的劳动维权意识也需加强。如果快递公司不签劳动合同,快递员应注意保存相关证据,证明存在事实劳动关系。”
辽宁百联律师事务所律师游会荣则认为,对于不依法签订劳动合同、缴纳社保等行为,劳动保障监察机构理应监督到底。然而现有的劳动保障监察力量难以有效承担执法任务,如何夯实监管,是摆在各级监管部门面前的一道紧迫的考题。
声音
行业“洗牌”,再人性化一些
快递的“爆仓”和“用工荒”背后,凸显的是行业模式的问题。电商这个风口养大了快递行业,在野蛮生长过程中,很多行业性的问题被高速的增长所掩盖,隐而未发,但随着行业内外竞争局势的加剧,过去那些悬而未决的问题到了“非得解决不可”的地步。
上述快递企业内部人士认为,快递公司的充分竞争,说明整个行业已经进入“整合”阶段,快递企业面临重新“洗牌”,一些小的快递公司将会被淘汰出局。目前除了顺丰、EMS等直营公司,大部分快递公司的网点都采取加盟模式,而大多数的问题也出现在这些加盟网点。“要么通过科学管理、大数据分析提高效率,要么像顺丰那样尽早废除加盟制,把直营做到底。从法律保障的角度出发,签订合同,缴纳保险,也应该是快递公司现在最该做的一件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