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诉你家孙子,玩炮仗一定离火车道远一点,别不当回事……”与前来串门的乡亲闲聊之余,70岁的伊桂珍总会不厌其烦地嘱咐两句。乡亲们都知道,伊桂珍的心里装着一条长长的铁路线。
在锦州市太和区杨兴村,“巡线五姐妹”的名头家喻户晓,伊桂珍就是“五姐妹”中的老大姐。在“巡线五姐妹”成立至今的22年时间里,她见证了乡亲们从起初的白眼到现如今主动维护铁路安全的转变历程。
横穿杨兴村的沈山线曾是一条开放线路,两侧没有铁路护栏,铁路将村子一分为二,每天上千人次从铁路上经过,而沈山线几分钟就有一趟列车通过。安全起见,铁路警方提议村里成立一支义务护路队,但村里的男人大部分在外打工,5名本村妇女自告奋勇承担起了这项任务。
2001年初,杨兴村的5名普通农村妇女自发成立了护路工作小组,协助铁路派出所承担起沈山线251公里至255公里线路两侧的治安联防工作,被村民称为“巡线五姐妹”。村里孩子每天上学放学和村民赶集散集的高峰时段,她们总会轮流值守在铁路道口,维持秩序。不论农忙农闲,她们的身影时常出现在4公里铁路线的两侧,用脚步丈量出一方安全。
工作开展之初,她们善意的“拦阻”经常遭到村民的白眼,认为她们多管闲事,但她们并未因此放弃,用风雨无阻的坚持换来了村民们的理解,甚至带动全村形成了爱路护路的良好风尚。
护路工作看似平凡,却一点也不普通。2004年4月的一天,伊桂珍在巡逻中发现,一列运送粮食的火车待避停车在本村路段,3名形迹可疑人员在附近徘徊。伊桂珍立即向锦州铁路公安处女儿河车站派出所报告,派出所民警到达现场后将准备盗窃的嫌疑人查获,为铁路挽回了经济损失。
22年来,“巡线五姐妹”护路工作小组人员几经轮换,铁路两侧也安装了1.8米高的护网,但她们参与护路联防工作的优良传统从未间断。现如今的“五姐妹”中,53岁的王爱萍是现任队长,除伊桂珍外,其他四人都是本村的网格员,最年轻的周佳美只有26岁。
“正是因为‘五姐妹’的付出,才有铁路辖区的安全稳定。”春节期间,女儿河车站派出所所长肖林带领责任区段民警来到“巡线五姐妹”护路工作小组成员家中走访慰问,让“五姐妹”的心里倍感温暖。2001年至今,在“五姐妹”的细心守护下,4公里的铁路线上未发生过路外伤亡事故、危行案事件和破坏、盗窃铁路设施的治安和刑事案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