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辽宁长安网
主办:中共辽宁省委政法委员会    承办:辽宁法治报

塑造城市温暖的模样

来源:辽宁法制报 | 作者:记者 王大海 | 发布时间: 2017-03-03 14:48
  营口,一座充满学雷锋氛围的城市。
  3月初,当记者到达营口东站,就被车站里雷锋文化长廊吸引了。长廊上有雷锋的剪纸形象,有人们对雷锋的评价,有雷锋的名言。“雷锋”的气息扑面而来。



雷锋小区的居民到雷锋广场纪念雷锋
 
  【缘起】
  雷锋的第二故乡
 
  在营口,雷锋从未走远,雷锋无处不在。学雷锋不仅是营口人民的精神追求,更是营口人民的一种生活习惯。1960年的1月8日,雷锋成为了一名解放军战士,开始了新兵训练的生活,参军的部队在营口。这天,雷锋在他的日记里写道:“这天是我永远不能忘记的日子,这天是我最大的荣幸和光荣的日子。我走上了新的岗位,光荣地参加了中国人民解放军……”从此,雷锋给这座城市留下了很多宝贵的印记。雷锋参军后写的第一篇日记、做的第一件好事、作的第一次报告、照的第一张照片等等,都是在营口。
  雷锋被分配到运输连,当上了汽车兵,1960年4月7日到抚顺执行施工任务,年底运输连调回营口冬训。雷锋在训练中刻苦钻研驾驶技术,练就了一身驾驶的硬功夫。1962年8月15日,雷锋在抚顺执行任务时,在部队车场指挥倒车时牺牲。年仅22岁。1963年1月7日,国防部授予雷锋生前所在的驻营口工程兵某部运输连二排四班“雷锋班”称号;1月21日,该班战士专程从营口赶到沈阳参加沈阳部队领导机关举行的国防部批准授予“雷锋班”光荣称号命名大会;1月23日,驻营口工程兵某部在营口火车站广场举行欢迎“雷锋班”返营大会。
  1963年3月5日,《人民日报》发表毛泽东同志亲笔题词,号召全国人民“向雷锋同志学习”。从那时起,学习雷锋就成了营口人民生活的一部分。
  几十年前,雷锋在营口市,曾多次到营口劳动小学做好事,雷锋牺牲后,雷锋班的战士受聘为小学的校外辅导员,继续为小学做好事。2012年3月2日,这所小学被命名为“雷锋小学”。几十年来,营口人民发扬雷锋精神,军民一起学习雷锋,一起弘扬雷锋精神。
 
  【传承】
  学习雷锋好榜样
 
  雷锋在营口的经历,为营口传承雷锋精神、雷锋文化打下了基础。使营口和“雷锋”紧密联系在一起。五十多年来,营口市的学雷锋活动从未间断,雷锋精神已经成为营口人民的宝贵财富。
  王长宏,营口大石桥市汤池派出所所长。在这个派出所,王长宏一干就是十几年,乡镇派出所直接连接着老百姓的神经末梢,作为守护一方平安的派出所所长,他每天都要面对琐碎而复杂的大案小情,从侦破重大杀人案件到村民发生口角纠纷,在离乡亲们最近的地方,他一步一个脚印地走出了镁都“最美警察”的风采!他先后荣立个人一等功1次、二等功1次、三等功4次,两次受到上级嘉奖,多次被评为“营口市雷锋式政法干警”。 
  多年来,王长宏和战友们办理治安案件千余起,没有发生一起败诉案件。每次辖区发生重大刑事案件,他都亲自上阵,带头走访调查、摸排线索。10余年里,他亲自侦破的重大案件有上百起,亲手抓捕各类违法犯罪嫌疑人200余名。 
  而对待辖区的老百姓,王长宏犹如亲人一般。在2011年集中清理户口工作中,王长宏发现家住高士沟村正在读高中的崔海燕、崔海礁、崔莹莹三姐妹,从小父母双亡,除社会福利院的固定补助外,没有一点其它经济来源,吃饭和读书都已成了问题。他看在眼里、急在心上,立即到三姐妹所在的村里和镇上民政等部门,几经周折,为她们办理了低保待遇。
  多年来,他先后资助失学学生9名,特困群众20余人,捐钱捐物总计10余万元,把一片爱心洒给大山里的乡亲们。 
  多年来,营口市不仅鼓励社会各界学习雷锋,开展学习雷锋活动,而且还进一步凝聚社会力量,建立“复明工程”“城市温暖基金”公益项目。营口市充分发挥先进典型的示范引领作用,先后培育和树立“杨运镇学雷锋爱心团队”“雷锋爱心车队”“爱心志愿者协会”等学雷锋先进团队以及马国祥、吕庆荣、崔鹏飞、魏凤和等先进人物。近十年来,营口市先后表彰了学雷锋先进集体70多个,学雷锋标兵200余人。
  营口市不断加强雷锋文化建设,成立了雷锋精神促进会,建立了“雷锋生前战友讲雷锋”宣讲团,举办了“全国学雷锋论坛”,出版了《雷锋在营口》等书籍,面向全国发行了《雷锋在营口》邮政贺卡,举办了全国“雷锋专题资料收藏展”。多年来,在雷锋精神的感召下,营口市涌现出各类学雷锋基地108个,学雷锋团队1000多支,学雷锋志愿者18万余人。在营口,学雷锋个人、学雷锋团队,有很多很多。雷锋广场、雷锋小区、雷锋文化展览馆等学雷锋基地也不断建设。凝聚社会力量,使雷锋精神全面发扬光大。
 
  【印记】
  以成长的名义,放进信仰
 
  雷锋,雷锋文化,已经成为营口的标志。
  雷锋广场,这个广场原名营口火车站广场。1960年1月8日,雷锋到营口入伍时在此广场代表新兵发言。2004年3月5日,广场中心耸立起一座高大雷锋像,底座前面刻有“雷锋在营口”五个大字,底座后面介绍了雷锋入伍到营口的历史。每逢1月8日雷锋入伍日、3月5日学雷锋日、8月15日雷锋牺牲日以及12月18日雷锋生日,营口市社会各界及生活在营口的雷锋生前老战友都会来到这里开展各种纪念活动。
  随着时代的变迁,学雷锋新元素不断出现在我们身边,让人们感受和体验着雷锋精神,并传承雷锋精神。
  在营口有一个名为“雷锋小区”的小区。2011年11月,这里的居民自发成立了管委会和学习雷锋志愿者队伍,通过发扬“团结拼搏、努力创新、不求索取、无私奉献”的精神,使小区环境和居民精神面貌都发生了巨大变化,2012年,小区被命名为“雷锋小区”。
  在营口,有一个雷锋爱心车队。这个团队成立于2010年6月,均为“雷锋号”出租车司机。车队始终秉承“真诚服务、热心公益、扶危济困、奉献爱心、共建和谐”的理念。成立以来,向社会提供志愿服务,免费接送考生、孤寡老人,为贫困群体捐助现金及物资累计15万元以上,做拾金不昧等好事1000多次。雷锋生前老战友乔安山亲自给营口雷锋车队授旗。该车队获得“辽宁省学雷锋先进集体”荣誉称号。日前,又有19辆出租车被评为“雷锋号”出租车,加入到这个爱心团队,团队共计314辆出租车。
  在营口有一个“爱心驿站”,2015年,营口市文明办开展了共建“爱心驿站”活动,截至目前,由爱心企业、单位和临街商铺为户外工作者建立的“爱心驿站”已经超过2000家。无论严冬还是酷暑,环卫工人、交警协勤、快递员等户外工作者只要看到“爱心驿站”标识的店铺和单位,都可以进去吃早餐、喝水和休息。
  在营口,有一个雷锋书场。2016年1月10日的晚上,在一家茶楼正式开讲。这个茶楼把搜集到的有关雷锋的各种宣传资料,特别是雷锋在营口新兵集训期间的故事以及在营口留下的影像资料,整理出300多个小故事,并邀请评书演员轮流讲述。
  就在2月28日上午,营口市举办了“社会各界向雷锋文化展览馆捐赠展品”仪式。雷锋文化展览馆自2015年8月成立后,便开展了展品征集工作,到目前已经征集展品2780件。营口市委副书记吴绍维说,积极宣传雷锋在营口故事,大力弘扬雷锋精神,助推营口市学雷锋志愿工作向纵深发展,使营口精神文明建设再上新台阶。
  营口市把学雷锋活动作为推进全市公民道德建设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的支点,不断探索新形势下学雷锋活动的最佳路径,不断发掘学雷锋活动的时代内涵,扎实推进学雷锋活动的经常化。营口经济发展速度在我省前列,营口的安全感和满意度也逐渐提升。
  有一首诗写得好,“把他(雷锋)的名字,作为一种精神的名字,以成长的名义,放进信仰;把他的笑容传递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