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档案
边锋,1978年10月出生,汉族,中共党员,吉林大学国际法学专业硕士研究生毕业,2004年考入沈阳市中级人民法院后始终在刑事审判一线工作,历任书记员、助理审判员、审判员、审判长、副庭长(2014年10月—2016年10月下派新民市人民法院挂职锻炼,任副院长),现任沈阳市中级人民法院刑事审判第一庭庭长。

荣誉榜:
边锋在工作期间多次立功受奖,先后被最高人民法院授予“全国优秀法官”“全国法院刑事审判工作先进个人”“全国法院党建工作先进个人”以及“辽宁好人·最美政法干警”“辽宁省人民满意政法干警”“盛京杰出法官”“沈阳市十佳法官”“沈阳十佳青年卫士”“沈阳市法院优秀党员”“沈阳市法院优秀法官”等荣誉称号,被授予省“五一”奖章和沈阳市“五四”奖章,被省委、省政府记个人一等功,被省高级人民法院和沈阳市委、市政府分别记个人二等功,9次荣立个人三等功,连续7年公务员考核评定为优秀等次。
被最高人民法院授予“全国优秀法官”、省“五一”奖章获得者、连续7年公务员考核评定为优秀等次……在翻看边锋的履历时,记者被他这些年所获的诸多殊荣所惊艳。一个“70后”法官,在十三年的审判生涯中,是如何做到这么优秀的?记者近日采访了沈阳市中级人民法院刑事审判第一庭庭长边锋。
业务过硬 办大要案
“边锋同志具有优秀的政治品格和过硬的业务本领,是一名忠诚的人民法官。他政治信念坚定,审判业务精湛,工作业绩突出,具有强烈的政治责任感和献身政法事业精神,工作能力和业务水平在长期的审判实践中得到了锻炼和提高。”这是沈阳中院的领导和同事们对边锋的评价。
记者与边锋交谈中,在聊及法律这个话题时,记者看到他框架眼镜后的眼睛炯炯有神,嘴角不经意间流露出一丝微笑。可见,7年对法律的苦读并没有让他感觉乏味,反而是激发了他心中对法律的执着与热爱。
边锋告诉记者,他先后审结危害国家安全犯罪、经济犯罪、职务犯罪、涉外犯罪、暴力犯罪、毒品犯罪等各类刑事案件400余件,作为青年业务骨干参与过蚁力神诈骗专案和申某、祁某、江某、李某四名国脚足球腐败专案等重特大案件的审判工作。
边锋还作为审判长和主审法官审理过涉及4000余名被害人的某快运公司合同诈骗案、张某某等14名被告人恶势力团伙犯罪案,以及多起毒品犯罪大要案,其中被告人褚某某等6人犯贩卖毒品罪一案,涉案近5公斤冰毒,在2015年“6·26”禁毒宣传日公开宣判,3名被告人被判处死刑、死缓等重刑;被告人吴某某等11人犯贩卖、运输毒品罪一案,涉案近7公斤冰毒,在2016年“6·26”禁毒宣传日公开宣判,3名被告人被判处死缓限减、死缓等重刑;被告人朱某某等9人犯贩卖、运输毒品罪一案,涉案近33公斤冰毒,毒品跨越地区广,系沈阳市法院系统近年来受理的贩卖毒品数量最大的一起案件,4名被告人被判处死刑、死缓等重刑。上述判决起到了有力打击和震慑犯罪的效果。
以勤为径 用苦作舟
刑事审判工作专业性很强,为了尽快掌握刑事领域的相关法律、政策,提高处理复杂问题的能力,边锋以勤为径,用苦作舟,刻苦钻研审判业务,就像骆驼一样在沙漠中不畏寂寞困苦地跋涉,这是一个漫长艰辛的过程,也是青年法官必须经历的积累过程和成长阶段。
白天工作繁忙,边锋就挤出晚上时间学习;家里资料不全,他就利用双休日到单位或图书馆查阅。在工作中,他发现交通肇事案件涉及的法律关系繁杂,判决结果差别较大。为了研究解决方法,他翻看了十几万字的资料,查阅了近3年来的所有判决,并向民事部门的专家请教,终于理清了这类案件的办案思路。
边锋还以资深审判员为学习榜样,学会了多倾听被告人的辩解和当事人的诉求,这是案件审查的重点和关键;学会了多论证各方提供证据的真实性和关联性,这是辨法析理的基础和依据;学会了多分析各种法律关系并找到恰当的法律条文,这是人民法官的责任和能力;学会了多权衡案内案外因素的相互影响,因为社会和谐是司法的最终目的和追求。现在,他也坚持率先垂范,乐于通过亲历审判在庭审驾驭、事实查明、法律适用、文书制作等方面发挥优秀法官的传承引领作用,这种“传帮带”对审判人员业务水平和工作态度的带动是显著的,对审判细节的把握和裁判文书的指导是具体的,对于培养和提高青年法官司法理念和综合素质的效果十分突出。
三种能力 化解矛盾
刑事审判工作“人命关天”,五花八门的案情、错综复杂的程序,很多人都会深感压力之重。为此,边锋说他注重在实践中提升三种能力。首先是严谨的证据审查能力。案件质量是刑事审判工作的生命线,为使每一起案件都成为经得起历史和法律检验的“铁案”,他坚持证据裁判原则,严格审查卷宗证据的真实性和关联性,尽职尽责地把好案件的事实关,不迁就、不妥协、不退让。几年来,他审理的案件没有一起因证据采信或法律适用问题被更审改判,结案数量和案件质量等各项考评指标始终名列前茅。
其次是公正的庭审驾驭能力。在庭审中,边锋注重情与法的结合,在保证诉讼活动公开、公正、规范的同时,真心实意地与当事人沟通,耐心讲透案件的法律依据,及时解除他们的思想顾虑。他要求自己在处理每一件案件的每一个环节都要认真,要认真地看,看懂当事人递交的诉讼材料;要认真地听,听清当事人反反复复的“唠叨”;要认真地查,查明案件卷宗里所附的各种证据材料;要认真地找,找到与案件所涉法律关系最契合的法律条文;要认真地写,写出一份有事实、有法律、通情理的裁判文书;要认真地讲,讲透案件的法理依据,讲通当事人的思想顾虑。
全面的纠纷化解能力,是边锋提到的第三种能力。化解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和谐是“为人民服务”宗旨在刑事审判中的具体体现。在审理被告人赵某某交通肇事一案时,多名被害人家属拒绝将尸体火化。面对3人死亡、3人轻伤、16人轻微伤的严重后果和28名附带民事原告人的集体诉求,他一面安抚被害人,告诉他们要相信法院一定会主持公道;一面敦促肇事司机和保险公司尽快履行法定义务,千方百计地为被害人增加经济赔偿。最终,在二审阶段为每名被害人增加了20%的赔偿款,弱势群体的利益得到了保护,被害人纷纷写来表扬信,一起涉诉上访案件就此化解。
善于总结 笔耕不辍
边锋法学理论功底扎实,善于总结,笔耕不辍,是一名学习型法官。
边锋撰写的调研报告有6篇获全国法院和全省法院优秀调研成果二、三等奖,有18篇文章在国家级刊物上发表,有37篇在省级刊物上发表或在省级以上论文评选中获一等奖。
边锋在大量调研的基础上系统指导了沈阳市法院醉酒驾驶案件、商业贿赂案件、新型毒品案件、危害食品安全案件的规范化量刑,并作为全省法院“法官教学师资库”聘任教师为全省刑事法官授课。
边锋还参与制定了沈阳市法院《在刑事审判工作中贯彻“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若干意见》《刑事审判操作规程》《毒品犯罪案件证明标准和证据规格的指导意见》《审理交通肇事刑事附带民事案件的指导意见》《贩卖新型毒品曲马多案件量刑标准》等多份规范性文件,为统一全市刑事法官办案思路、明确办案标准、规范办案程序、提高案件质量做了有益的尝试和探索,并被吸收为中国法学会会员,省刑法学会、省民法学会、省诉讼法学会理事。
在下派新民市法院挂职任副院长期间,边锋还完成了“基层法院审判权运行机制设想”“刑事案件速裁程序构建”两项省级调研课题。
边锋勤于思考,知行合一,善于把所学所懂的法律知识与审判实践联系起来,创造性地开展工作,是一名复合型法官。他曾经挂职的新民市人民法院是全国审判权运行机制改革试点法院和全国刑事速裁程序试点法院。面对全新的工作,他主动向司法改革专家请教,查阅有关书籍、文件,掌握了解司法改革的基本知识和最新动态。
他深入田间地头指导开展巡回审判,深入5个派出法庭调查研究,并与新民市法院审管办、研究室的同志们一起努力攻关,在前期司法改革方案及审判权配置、运行规定的基础上,对审判职权及责任进一步细化和完善,起草了《新民市人民法院司法责任制实施细则》,汇编完成了《新民市人民法院审判权运行机制改革探索与实践》和《新民市人民法院审判权运行机制改革文件汇编》,相关材料已经成为指引我省基层法院正确理解和实施审判权运行机制改革的工具书和操作手册。
尾声:
边锋始终认为,法官是一个神圣的职业,是公平正义的守护者,是法律人长久以来的职业梦想。当学习法律七年,研究生毕业面临多种选择的时候,他毫不犹豫地选择报考法院成为一名人民法官,正是心中这份对共和国审判事业的挚爱激励着他一路前行,努力工作,并在这个岗位上走过了十多个春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