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阳市平安志愿者协会保一方平安
专群结合、群防群治是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的光荣传统和政治优势。近年来,在辽阳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市综治办积极推动“开展邻里守望、志愿服务平安建设”,注重将传统的政治动员与现代志愿服务理念紧密结合,不断推进群众参与平安建设的新机制、新模式。
去年5月18日,辽阳市成立了“辽阳市平安志愿者协会”,通过协会桥梁纽带作用,创新搭建起群防群治力量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有效平台,发动社会各界和广大市民群众参与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和平安建设,形成群策群力、群防群治的合力,实现了治安自我防范、矛盾自我调处、法制自我教育。
邻里之间有矛盾,先去社区的调解室找调解志愿者;发现安全隐患、治安线索,可以用手机上传到社区的公众平台,或者赶紧告诉在社区的志愿者治安巡逻队……在辽阳市,有一些人守护着群众的平安,他们有的是社区工作者、退休干部,有的是居民、个体工商户,还有的是出租车司机、路边的清洁工,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平安志愿者。

平安志愿者发放材料
“在居民家门口,在社区角落里,都有我们的平安志愿者,辽阳市平安志愿者协会的群众基础正在不断扩大。”辽阳市委政法委常务副书记李津林告诉记者,辽阳市推动政府治理和社会自我调节、居民自治良性互动相融合,构建起人人参与、人人共享的大平安格局。
截至目前,辽阳全市平安志愿者近5万人,实名注册已超过3000人。在这里,以平安志愿者为骨干的广大群防群治队伍逐渐成为了新时期有效维护全市社会稳定、推进平安建设的重要力量。
【理念】
从传统方式到志愿服务,群防群治形式不断创新
李津林告诉记者,随着社会结构的深刻调整和人们思想观念的深刻变化,积极探索平安志愿服务,是对传统群防群治动员发动模式的提升和整合,通过弘扬志愿服务理念,用志愿理念来凝聚力量、发动群众的群防群治工作模式,实现服务他人、服务社会。
辽阳市通过深入挖掘志愿服务的精神内涵,充分利用报刊、广播、电视、互联网等大众传媒,大力弘扬以奉献、友爱、互助、进步为主要内容的志愿精神,在全社会形成了关心、支持和参与平安志愿服务的良好环境。同时,市综治办还统一制定了平安志愿者胸牌、平安志愿者袖标、配发了小红帽,从内心深处激发广大平安志愿者的责任感和荣誉感,增强平安志愿者组织的吸引力和感召力。
李津林介绍,平安志愿者协会成立后,辽阳市综治办制定了《平安志愿者协会章程》,各县(市)区和相关行业、乡镇(街道)、村(社区)分别建立了平安志愿者分会、平安志愿者工作中心、平安志愿者工作站,使平安志愿者网络层层覆盖、遍布全市。各级平安志愿者组织按照“统一组织、分级负责、条块结合、重在基层”的思路,动员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和公益性岗位、“五老人员”、大中专学生、辖区商铺店主和一切可动员的社会力量加入平安志愿者,而且志愿者们在“辽阳综治”微信公众号上都有实名注册。
此外,协会还实行平安志愿者星级评定制度,通过各级平安志愿者组织对每一名平安志愿者服务时长和服务情况的记录评价,按照5个档次将其认定为一星平安志愿者至五星平安志愿者,针对不同星级实施相应奖励办法。同时,针对平安志愿者队伍人员多、地域广的实际特点,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通过“辽阳综治”微信公众号的项目发布、即时评价、远程培训等功能,实施远程在线培训,确保每一名平安志愿者知道如何开展志愿服务。
【服务】
从巡逻防控到参与平安建设,服务内涵不断丰富
他们是矛盾纠纷调解员,是安全稳定信息员,是社会治安巡逻员,是特殊人群服务员,还是城市秩序劝导员……近年来,辽阳市平安志愿者积极适应新形势下平安建设的需要,主动拓展职能范围,广泛参与社会服务治理,进一步丰富发展了平安志愿服务的内涵和外延,为全市平安建设发挥了重要作用。
调解纠纷他们有一套
平安志愿者能够充分发挥生活在群众中间、联系群众紧密的优势,担当矛盾纠纷调解员。紧密依托基层党委政府和各级人民调解组织,动员组织在群众中有影响、有威信的党员干部、群众代表和调解能手,通过入户走访,民意恳谈、社区议事等形式,广泛了解民情、全面收集民意,协助开展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
一间温馨的调解小屋,桌上摆放着鲜花、墙上挂着写有“退一步海阔天空”字样的牌子,两张浅绿色的小椅子,这里就是白塔区胜利街道文安社区阳光工作室的心理调解室,每当有闹矛盾的居民前来,社区党支部书记刘海云都会为双方沏上一杯茶,与其说是调解,不如说跟大家拉拉家常,拉着拉着矛盾就解决了。
刘海云既是文安社区党支部书记,也是社区调委会主任,除了社区职务外,刘海云还有一个身份:辽阳市平安志愿者协会成员。刘海云告诉记者,调解室在每个单元都设立居民信息员,就是网格员,建立三级调解机制,以便将发生在社区内的各种矛盾化解在萌芽状态。调解室成立至今,一直保持着100%的调解成功率。
在解决社区问题、居民矛盾过程中,刘海云和调解室的志愿者们特别注意运用法治手段。成立了一间功能齐全的法律工作室,聘请执业律师应春明为首席法律顾问,聘请市人大法治办退休王凤岐为依法行政监督员,成立了一支普法志愿者队伍,每月开展一次普法宣传活动。法律工作室全天开放,律师为社区居民提供免费的咨询、公证、代写诉状等服务。相继开展了《妇女权益保障法》《婚姻法》《继承法》《劳动法》《交通法》《防止电信诈骗》等讲座,从理论联系实际案例的角度出发,讲述法律常识,达到让居民懂法、学法、守法、用法的目的。
群防群治见奇效
平安志愿者能够充分发挥人员多、情况熟、分布广的优势,担当社会治安巡逻员。在村(社区)和公安机关的指导下,组织开展治安巡逻、邻里守望,及时发现、报告和消除各类治安问题和安全隐患,宣传引导群众出行,争取市民理解支持。
去年8月24日,辽阳市公安局治安支队联合辽阳县公安局重拳出击,成功端掉一个隐藏在玉米地里“防范森严”的地下赌博游戏厅。办案民警们说,能够一举端掉这个隐藏极深的窝点,多亏了辖区的平安志愿者,正是他们发现了案件线索,并协助警方开展了大量前期工作。
8月中旬,治安支队获得线索:辽阳县穆家镇落虎村有一黑游戏厅,通过秘密侦查,民警发现该游戏厅地点隐蔽,内设有4台具有赌博功能的游戏机,专门招揽辽阳、鞍山等地人员前来赌博,参赌人员多,赌资较大,游戏厅前后设置4个摄像头,专门用于防范公安机关打击。针对此情况,支队制定了缜密的抓捕方案,8月24日11时,治安支队联合辽阳县公安局,动用警力近30人,一举端掉了这个地下游戏厅,现场抓获参赌人员21人,游戏厅服务人员4人,扣押赌资5万余元。
如何在现有警力下做好平安建设,“依靠群众”成为必由之路。自辽阳市平安志愿者协会成立以来,各级公安机关指导成立各县区平安志愿者协会,平安志愿者成为活跃在安全防范、打击犯罪、安全监管第一线上的生力军,从此民警们不再感到“孤单”。
平安志愿者能够充分发挥身处基层、贴近群众的角色优势,担当安全稳定信息员。在街头巷尾、楼门院落及时了解收集社情民意,并在第一时间排查发现,上报各类涉及反恐防暴和安全稳定的行动性和苗头性信息,为专业部门及时应对突发事件提供有效信息。去年以来,全市平安志愿者累计向公安机关提供各类情报信息线索2000余条。
此外,平安志愿者充分发扬热心公益、扶危济困的志愿精神,担当特殊人群服务员。针对流动人口、社区矫正人员、刑满释放人员、闲散青少年、重性精神病人等特殊人群,积极协助专业部门开展政策宣传、服务登记、社区矫正、安置帮教、教育转化和探访护理,分门别类地开展一系列志愿服务活动,帮助他们解决生活与工作中的实际困难,推动形成政府、社会、家庭三位一体的社会化关怀帮扶体系。
“看见我们这些红马甲、红帽子、红袖章,老百姓心里就踏实。”刘海云说,居民加入平安志愿者协会的积极性特别高,她最近正在忙着给100多名社区居民志愿者做培训,他们也将成为守护百姓平安的新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