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辽宁长安网
主办:中共辽宁省委政法委员会    承办:辽宁法治报

破浪前行谋发展 砥砺奋进铸辉煌

来源:辽宁法制报 | 作者:记者 白国军/文 记者 蔡冰/摄 | 发布时间: 2017-01-23 09:38
2016年全省政法工作综述
 
  对全省政法干警而言,过去的这一年并不平凡:是一次思想的洗礼,更是一次行动的考验。
 
  这一年,全省政法人经受住了繁重的工作压力,从积极创新工作载体,到不断完善工作措施,再到认真研究谋划事关政法事业长远发展的重大基础性、关键性问题,全省各级政法机关凝心聚力,锐意进取,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凝心聚力、真抓实干,以扎实有力的举措和主动担当的实际行动,开创了辽宁政法工作崭新局面,为全省振兴发展做出了应有贡献,在辽宁老工业基地振兴发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乐章中真情谱写出激荡人心的“政法音符”。
 
  我们警醒,面对复杂严峻的形势和艰巨繁重的各项政法工作任务,面对苏宏章违纪违法案件给全省政法系统造成的严重危害和带来的严重负面影响,全省政法系统积极响应省委号召,适时开展了为期三个月的警示教育活动,全省政法干警真正受到了一次刻骨铭心的思想洗礼、党性锻炼和法纪教育。
 
  我们欣慰,全省政法机关积极落实省委净化和修复辽宁政治生态要求,更加自觉地把防控风险、服务发展和破解难题、补齐短板摆在突出位置,用实际行动回应省委和人民群众的期待。
 
  我们喜悦,风雨过后见彩虹,执法日趋规范文明,司法彰显权威公正,辽宁儿女学法用法守法蔚然成风,平安辽宁建设砥砺前行。
 
  回首过去,是为了更好地前行!


政法干警的共同目标是打造平安、和谐



走进田间地头
 
  坚定理想信念
  把牢思想之舵
 
  “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
 
  “政法委要把好政治方向,坚定信念,坚持党对政法工作的绝对领导,保持政治清醒和政治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始终与党中央和省委保持高度一致,坚定不移地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捍卫者。”这是省委常委、政法委书记李文章上任以来,逢会必提的一个内容。之所以反复提及,也正是因为理想指引人生方向,信念决定事业成败,只有坚定理想信念,把牢思想之舵,全省政法机关才能够时刻保持清醒、认准方向。
 
  一直以来,省委对政法工作高度重视,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李希,省委副书记、省长陈求发等主要领导多次听取了政法工作汇报,多次作出重要指示批示。省委常委会对涉及政法工作的重大问题,及时研究解决、作出安排部署,确保了政法工作的正确方向。
 
  省委出台了一系列规范性文件,批准成立了省司法体制改革试点工作领导小组和省法官检察官遴选(惩戒)委员会,在重点难点问题上给予指导,在政策资金上给予保障。
 
  特别是2016年下半年省委政法委新一任领导班子调整后,主动把政法工作置于全省振兴发展大局中来谋划、来推动,修订完善了政法委员会议事规则和政法委员会书记办公会议事规则,强化了党委政法委职能定位,确保了中央和省委决策部署在政法系统得到不折不扣地贯彻落实,确保了“刀把子”始终牢牢掌握在党和人民手中。
 
  开展警示教育
  涤荡心灵的精神洗礼
 
  2016年9月21日,全省政法系统警示教育会议召开,李文章出席会议并对全省政法系统深入开展警示教育进行全面安排部署。为期3个月的全省政法系统警示教育活动由此拉开序幕。
 
  近百个日子里,全省政法干警在警示教育中亮出了灿烂的底色。
 
  省政法各部门党组(党委)均成立了警示教育活动领导小组,结合系统和战线实际,制定具体方案,认真组织实施。省高级人民法院党组、省检察院党组连续召开党组会、中心组学习会议,传达学习中央和省委部署要求,研究制定贯彻落实意见。省公安厅党委结合公安机关职责任务,提出“五个进一步”的工作目标。省司法厅党组、省国家安全厅党委分别召开全系统警示教育电视电话会议,对警示教育活动进行再动员、再部署。
 
  全省各地政法机关积极响应省委政法委的号召,注重加强对本地区警示教育活动的组织领导,层层动员部署,通过召开专题民主生活会、组织生活会,开展严肃的批评与自我批评,使广大政法干警普遍受到了深刻的思想净化、党性锤炼和法纪教育。
 
  沈阳、抚顺、本溪、丹东、辽阳、铁岭、朝阳、葫芦岛等市均成立了以市委政法委书记为组长,政法委副书记、政法部门主要负责人为副组长的警示教育活动领导小组,抽调精干力量,组建工作专班,协调推进本地区政法系统警示教育活动深入开展。大连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于德泉,鞍山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李勇带头为党员干部讲党课。铁岭、盘锦等地还相继成立了警示教育活动督导组,对县区、部门开展活动情况进行督导检查,确保了压力层层传导、责任层层落实。
 
  期间,省委政法委坚持把开展警示教育同中央巡视“回头看”和省委巡视反馈整改结合起来,以四个“坚决不放过”的标准狠抓整改落实。
 
  2016年10月25日,省委政法委组织召开领导班子专题民主生活会,紧紧围绕深刻吸取辽宁拉票贿选案沉痛教训,更好推进政法工作这一主题,省委政法委领导班子、副厅级干部进行了对照检查,并严肃认真地开展了相互批评。
 
  全省各地各部门也紧紧围绕警示教育活动“党性教育、反思教育、反腐倡廉教育”三项重点内容,对中央巡视组“回头看”指出的“党的领导弱化、党的建设缺失、全面从严治党不力”问题进行认真梳理,同时,结合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认真解决基层党组织抓党性集中教育不严不实、流于形式等问题,坚决不走过场、动真招。
 
  通过扎实开展警示教育,切实抓好问题整改,全省广大政法干警理想信念更加坚定、“四个意识”更加强化,形成了凝心聚力、干事创业的良好工作氛围,打造了山清水秀、风清气正的良好政治生态。



服务基层是政法干警的根本任务
 
  驶入“快车道”
  司法体制改革蹄疾步稳
 
  一切难题,只有在实干中才能破解;一切愿景,也只有在实干中才能实现。
 
  我省作为全国第三批司法体制改革试点地区,改革伊始便步履有力。
 
  时间进入到2016年7月,在省委和省委政法委的坚强领导下,司法体制改革工作开启了“加速”模式。
 
  ——召开全省司法体制改革试点工作推进会,推动改革迅速进入“快车道”;
 
  ——组建法官检察官遴选(惩戒)委员会,李希出席成立大会并作了重要讲话;
 
  ——两次召开司法体制改革领导小组会议,推动落实重点改革举措,省高级人民法院、省人民检察院党组对司法体制改革工作高度重视、狠抓落实;
 
  ——大连、盘锦、葫芦岛三个试点市在较短时间内基本完成首批改革试点任务,为司法体制改革工作全面推开提供了“可复制”的成功经验;
 
  ——召开全面推开司法体制改革试点工作动员部署会议,已遴选出法官检察官3551人,各项工作有力有序向前推进……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政法委书记孟建柱两次作出批示,对我省司法体制改革工作给予充分肯定。
 
  与此同时,我省司法体制改革试点相关性改革也稳步推进,大连、葫芦岛等地法院内设机构改革试点成效明显。公安机关人民警察招录培养机制、警衔津贴标准调整、执法权力运行机制改革也顺利推进。国家司法救助制度和法律援助制度的配套机制进一步健全。
 
  随着一项项司法体制改革措施的出台,一个个方案的推出,全省政法机关正朝着加快建设公正高效权威这一目标,以前所未有的力度和决心,大步前进。
 
  大兴调研之风
  推动科学民主决策
 
  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陈云曾经说过:“领导机关制定政策,要用百分之九十以上时间作调查研究工作,最后讨论作决定用不到百分之十的时间就够了。”又说:“片面性总是来自忙于决定政策而不研究实际情况。”
 
  为了准确查找全省政法系统的问题和短板,做到“对症下药”,省委政法委组织开展了全省政法系统“大调研、防风险、解难题”活动。从2016年7月初开始,全省政法系统组成9个调研组,由省委政法委书记、副书记、省政法各部门和省信访局主要领导带队,坚持深入基层、沉到一线。全省各地区、各部门对此次活动给予高度重视,坚持把大调研活动作为一项重要工作任务,加强组织领导,精心部署安排,从严从实推进,确保了各项安排部署落地落实。
 
  通过扎实有效的调研活动,全面查找并梳理出7大方面24类问题,认真研究工作措施,形成了具有较强针对性和价值的对策建议,并向省委提交了专题报告,得到李希书记的高度评价。
 
  大调研活动通过强化领导带头,确保了调研活动的顺利开展;通过强化务实作风,做到了多下基层、多到一线,多掌握第一手材料;通过强化问题导向,深入分析了原因,认真研究了对策,提出了解决问题的新思路、新途径、新举措;通过强化实际效果,客观真实地反映了当前全省政法综治维稳信访工作的现状。
 
  一次次会议,一项项部署,一个个调研,正把蓝图变成方案、把方案变成现实。根据查找出的问题,全省各地各部门有针对性地破解难题、补齐短板,全省政法工作整体效能得到持续稳步提升。
 
  固本强基
       小平安累积大平安
 
  建设平安辽宁,重点在基层,难点在基层,希望也在基层。
 
  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是全省政法机关的首要责任,平安建设的关键在于源头防范。
 
  近年来,我省始终坚持重心下移、固本强基,千方百计把问题解决在基层、解决在当地、化解在萌芽状态。按照这一思路,各级政法机关在紧抓大案、严厉打击严重刑事犯罪,办好小案、加大对“两抢一盗”等犯罪打击力度的同时,更加注重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和矛盾纠纷排查化解。
 
  康平县“老年说和团”成立已有30年时间,这些六七十岁的老人,常年活跃在田间地头,凭借在村民中的威望和对当地风土人情的了解,讲道理、讲政策,说和邻里乡亲的矛盾。每年都成功调处各类矛盾纠纷1000余件,在源头上化解了95%以上尚未形成信访、治安、刑事案件的民间矛盾纠纷,有效预防了大量“民转刑”案件的发生。
 
  无独有偶,2006年,西丰县钓鱼乡开展了“知心大嫂”活动,“知心大嫂”们通过拉家常方式解决家庭矛盾和邻里纠纷,弥补了司法调解、行政调解难以从根本上解决家庭邻里纠纷的不足。
 
  近年来,我省各地不断探索总结,形成了各具特色的矛盾纠纷预防化解工作经验。公调对接、诉调对接、道路交通事故处理“一站式”服务等模式,都在积极探索矛盾纠纷多元化解的新路径……这些经验为全省矛盾纠纷化解工作闯出了新路,为全面创新社会治理工作提供了示范样本。
 
  我省不断加强人民调解组织规范化建设,查找调解组织网络空白点,建立健全乡镇(街道)、村(社区)、居民组三级人民调解组织网络。强化人民调解员队伍建设,提高调解人员整体素质。鼓励基层人民调解组织多调纠纷、调好纠纷。
 
  2016年7月25日,省综治委下发通知,决定在同年8月1日至12月15日,在全省范围内开展一次矛盾纠纷“大排查、大调解”专项行动。
 
  化解矛盾工作从大处着眼,用民主、法治手段构建治理体系;从小处着手,把苗头化解在“村头”,把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积小安为大安。
 
  2016年,我省政法机关坚持一手抓打击犯罪,一手抓防控体系建设,全面落实“南昌会议”精神,转化提升“大连经验”,推进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取得了新进展。全省刑事案件、八类严重犯罪、多发性侵财案件立案数,同比分别下降6%、12%、5%;命案同比下降10.8%;打击毒品犯罪、打击电信网络诈骗等专项行动成效明显。通过深入开展公共安全大检查和基层平安创建活动,全面落实社会治安综合治理领导责任制,扎实开展“网格化服务管理推进年”活动,社会治理能力得到提升。
 
  苦练内功
  全面加强政法队伍建设
 
  打铁先要自身硬。建设一支信念坚定、执法为民、敢于担当、清正廉洁的政法队伍是维护稳定的根本保证。
 
  “服务态度好,业务办理快,来这里办事享受到的是星级服务,十分满意。”在沈阳市公安局户政办事大厅,刚刚办理完新生儿登记业务的市民刘鑫,对窗口民警的服务称赞有加。
 
  “控申科给我协调低保,我挺感谢你们的。”东港市信访人马某深有感触地说。东港市人民检察院控申科干警张琳在处理信访案件过程中,没有就案办案,在为群众解决诉求的同时,体恤群众的疾苦,和信访人知心、交心,真正和信访人成为了朋友,也将一起信访案件化于无形。
 
  近年来,面对发展变化的形势和繁重艰巨的任务,全省政法机关按照“五个过硬”的要求,采取有力举措,狠抓思想政治建设、业务能力建设、纪律作风建设,政法队伍建设取得显著成效,广大干警的政治素质、履职能力和整体形象明显提高,为打造法治辽宁、平安辽宁,构建和谐社会,创造了良好的治安环境、公正高效的法治环境和优质高效的服务环境。
 
  2016年下半年,省委政法委员会两次召开全体会议,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依法决策机制更加健全。举办全省政法委书记和政法系统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精神培训班、全省县(市、区)级政法委书记培训班,召开全省信访工作经验交流会,全面提升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的能力水平。深入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要求,贯彻执行《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和《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以加强和规范党内政治生活、加强党内监督为抓手,不断增强领导班子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认真贯彻中央《关于新形势下加强政法队伍建设的意见》精神,全面加强政法队伍正规化、专业化、职业化建设。坚持把思想政治建设作为首要任务,深入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坚持把履职能力建设作为重要任务,省委政法委举办了全省综治、维稳、宣传干部培训班;省政法各部门创新教育培训模式,干警队伍整体素质得到明显提升。各级领导班子认真履行“两个责任”,扎实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时刻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严格遵守中央八项规定和省委实施细则,政法队伍纪律作风持续改善,新风正气渐成常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