抚顺市顺城区创新机制保企业发展

检查平安企业工作

检查平安企业工作
“现在我们单位的工作人员干劲儿可足了,特别是党员们,有什么活儿都抢着干!”抚顺市中振发展集团一位工作人员说。
在平安企业创建工作中,抚顺市顺城区紧紧围绕做好非公企业党建、企业管理法治化、综治网格服务管理三项工作,全面推动企业各项工作的开展,这三项工作也被他们亲切地称为为企业发展保驾护航的“三驾马车”。
党建进企业
顺城区政法委副书记、综治办主任金英爱告诉记者,在推进平安企业工作中,他们认真落实《中央综治委中央组织部关于党委组织部门在参与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中进一步发挥好职能作用的意见》和《中央组织部关于充分发挥党委组织部门职能作用大力促进平安建设的通知》精神,建立健全了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建工作的领导机制和工作机制,不断扩大党的组织和工作的覆盖面,动员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中的党员积极参加平安创建活动。
而这就是顺城区在创建平安企业当中的“三驾马车”之党建进企业。
如今,顺城区非公企业党组织将工作实际与党建工作紧密结合,在深入开展“双强六好”“共产党员先锋工程”等活动的基础上,创新性地开展了“三亮一争”“我为企业发展进一言献一策”“我为党旗增光辉”“党员先锋岗”等活动,增强企业党员的党性意识,引导党员积极参与生产经营,争创工作业绩,做到重要岗位有党员、困难面前有党员、突击攻关有党员,充分发挥党员在降本增效、技术创新、推动发展等方面的作用,促进了非公企业发展与党建工作双赢。
目前,全区非公企业有党员1481名,建立非公企业党组织104个,其中单独建立党委的有8个,单独建立党总支的有5个,单独建立党支部的有78个,建立联合党支部的有13个,覆盖非公企业61家。
非公企业法治化建设
多年以来,顺城区很多企业法律意识较为淡薄,导致很多不该发生的矛盾纠纷。为改变这种现状,顺城区开展起了平安企业创建的“三驾马车”之积极推进法律进企业活动,企业管理层和普通职工的法律意识得到了不断的提高。
谈起非公企业法治化建设的成果,金英爱用这样一组数字向记者展示了他们在工作中取得的成绩。
通过发放宣传单、设置宣传板、现场讲解、视频培训、文体活动等方式,两年来共开展大小法律宣传活动170多次。采取普法讲座、以案释法等方式,开展专项法律培训25次。通过法学会,邀请专业律师专家到企业进行现场咨询。2016年,顺城区共组织10名法律专家到19家企业现场提供咨询26次,回应企业法律问题22个、职工法律问题172个。
同时,他们还充分发挥工会“职工法律援助服务中心”的作用,为职工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援助、劳动争议协调等服务,为企业持续平稳较快发展创造良好的法治环境,提高依法管理水平。并积极拓展法律服务渠道,加强对非公有制企业合法权益的司法救济,认真听取非公有制企业的意见和建议,深入倾听非公有制经济界的声音,努力为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服务。
综治网格化服务管理
顺城区是抚顺市综治网格化管理服务的示范单位,自2012年以来,网格化服务管理建设逐步走向系统化规范化,在实现全区综合治安管理服务方面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2015年,他们在不断完善网格化服务管理体系的同时,试探性地将工作经验和方法延伸到非公企业,以抚顺市华联橡胶厂等5家平安创建企业为试点,采取以点带面逐步覆盖的办法,在重点企业设置网格单元,借助于网格化服务管理体系,积极推动矛盾纠纷化解机制建设。针对企业网格反馈的矛盾纠纷问题,适时邀请专家律师,协调各个相关部门,排查和协调解决企业内部及职工之间的矛盾纠纷。仅2015年,全区受理劳动争议案件98起,其中立案40起,当期结案率100%,帮助劳动者解决工伤待遇、劳动报酬、经济补偿金等近80万元。受理劳动投诉案件230起,立案230起,结案197起,对45个用工单位作出了行政处理决定,为3183名农民工追回拖欠工资5971万元。
“风物长宜放眼量”,顺城区推动综治工作深入延伸到企业,消除了治安综合管理的盲点。企业安,则社会安,顺城区的企业平安建设成为职工合法利益的“保护器”、企业安全生产的“助推器”、依法建企的“引导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