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建平县司法局党组书记、局长王瑞瑛
2017年新年伊始,记者来到朝阳市建平县,采访到了建平县司法局党组书记、局长王瑞瑛。王瑞瑛局长表示,在过去的一年里,建平县司法局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朝阳市司法局的精心指导下,紧紧围绕全县发展大局,充分发挥司法行政部门职能作用,连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成效显著,亮点突出,为推进“法治建平”“平安建平”建设作出了积极贡献。

【建平县司法局荣誉墙】
建平县道路交通事故纠纷调解委员会被省司法厅评为辽宁省优秀人民调解委员会;
热水畜牧农场调解委员会被评为辽宁省防止民间纠纷激化先进集体;
青峰山司法所被评为辽宁省优秀司法所;
叶柏寿司法所被司法部评为全国先进司法所;
建平县司法局被评为辽宁省指导人民调解工作先进集体;
建平县司法局被全国普法办授予全国“六五”普法中期先进单位荣誉称号;
建平县被全国普法办授予全国法治县(市、区)创建活动先进单位。
记者:据了解,去年叶柏寿司法所荣获全国先进司法所,目前,建平县是如何实现规范化司法所建设全覆盖的?
王瑞瑛:为切实加强司法所组织机构及基础设施建设,全面提升司法所整体工作水平,按照省厅规范化司法所建设标准,我局投资10余万元为全县33个司法所统一制作各项业务制度板、门牌、桌牌和档案标识,统一配备了执法记录仪,目前,各司法所工作人员均达到四人以上,办公用房达到“百平四室”标准。去年7月,叶柏寿司法所被司法部授予“全国先进司法所”荣誉称号;青峰山司法所被省司法厅授予“辽宁省优秀司法所”。
记者:在化解矛盾纠纷见成效方面,司法局有哪些具体做法?
王瑞瑛:为防止纠纷激化,预防和减少犯罪,连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建立健全县、镇、村、组四级调解组织网络,实行村(居)人民调解委员会主要负责对本辖区的矛盾纠纷进行预防、排查、受理和调处工作,确保小事不出组、大事不出村,全县372个调委会达到了省级规范化建设标准。八家农场人民调解委员会副主任武占峰被授予“辽宁省优秀人民调解员”,朝阳市电视台对其先进事迹予以报道。在全县人民调解组织深入开展的“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进社会矛盾排查化解”专项活动中,各级调解组织共排查矛盾纠纷656次,预防纠纷556件,调处矛盾纠纷2640件,调处成功2607件,防止民转刑案件2件3人,防止群体性上访18件1478人。做到纠纷排查率100%,纠纷调解率100%,调解成功率达98%,最大限度地发挥人民调解效能。
记者:“七五普法”已开始,建平县如何总结经验,创新做法?
王瑞瑛:2016年,建平县司法局在深化“法律六进”活动的基础上,创新开展“法律进景区”宣传活动,建立了45人的司法行政系统“平安建设”志愿者队伍,为“七五”普法开局奠定了良好基础。在县委党校举办了两期“七五”普法骨干培训班,对县乡机关210名普法骨干进行了培训,并会同县委政法委、县法学会联合举办了政法大讲堂,全县600余名县、乡、村干部聆听了讲座。投资13万元为33个农村书屋充实了专业法律书籍,投资4万余元在县中小学素质拓展学校建立了青少年法治教育基地,进一步夯实了普法阵地建设。开展了以“弘扬宪法精神,助力全面振兴”为主题的“12·4”国家宪法日系列宣传活动:公检法司等23家县直单位开展了“宪法宣传一条街”活动,对全县862名科级领导干部进行了法律知识考试;投资4万余元设计印制了2000册“七五”普法学习笔记,免费为全县实职副科级以上领导干部发放。县电视台就全县司法行政业务工作进行六期专题新闻报道,进一步扩大了社会各界的知晓率和关注度。提请县里出台了《关于落实“谁执法谁普法”责任制实施意见》,我局制定了《“谁执法谁普法”责任制考评办法》,明确了承担行政执法和司法活动58个单位(部门)的普法任务,奏响了普法大合唱。一年来,全县法律服务工作者解答法律咨询5000余人次,发放各类普法宣传资料15万份,受众达20万人次。朝阳市人大常委会领导对我县普法工作进行专题调研后给予高度评价。
记者:在全面加强社区矫正教育管理中心建设方面,有哪些新举措?
王瑞瑛:为强化县、镇、村三级信息化硬件基础设施建设,充分发挥信息技术在强化社区服刑人员动态监管中的能动作用,建平县于2015年底成立社区矫正教育管理中心。中心主要承担着社区服刑人员日常报到、宣告、档案管理、定位监控、相关事项审批等主要职能,是县司法局对社区服刑人员开展管理教育帮扶的综合执法平台。中心办公场地独立,交通便利,办公面积270多平方米,内部划分综合办公区、监管矫正区和教育矫正区三大功能区域,设有社区矫正综合办公室、公检法司联合值班室、电子监控室、心理咨询室、集中教育室和宣告室、社区矫正执法大队办公室、档案室。其中电子监控室占地面积55平方米,投入20余万元安装LED中心显示屏,实现一屏六幕可切换播放LED显示屏,装备了指纹报到系统、语音录入系统,依托电信公司技术平台,建立手机电子定位系统,三级社区矫正信息监管体系基本完备。该功能室由专人负责值守并发布相关指令,每天对社区服刑人员教育学习实施监测和手机定位抽查、人机分离测试,及时准确掌握其活动轨迹和区域,有效防止和杜绝了社区服刑人员漏管、脱管。
建平县司法局创建了社区矫正工作心理咨询室,配备了专业的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建立完善了心理咨询师守则、心理咨询工作规程、心理咨询工作纪律、心理咨询预约、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咨询反馈意见等多项制度,制定了《社区矫正心理咨询工作实施方案》,2016年举办了30多场心理健康辅导课和矫正对象团体课,对于团体课中和测试量表中反映出来的心理不健康、需要进行心理危机干预和矫治的几类服刑人员,通过箱庭疗法、OH卡牌技术等进行个案矫治,保证了心理矫治的效果。通过专业的疏导、探索、认知重组等方法对全县所有在矫社区服刑人员开展心理咨询工作,宣传心理卫生和心理健康方面的知识,帮助服刑人员缓解情绪压力、自觉地调整心理状态,逐步恢复或重塑健康心理。坚持心理矫治与行为矫正相结合,专职心理咨询师运用心理治疗的有关理论和技术,疏导社区服刑人员的负面情绪以及心理障碍,通过对服刑人员的测试和交流,初步掌握了他们的心理状况,并根据测试结果完善矫正个案,为矫正人员建立心理矫治档案,有效促进了全县社区矫正工作的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