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辽宁长安网
主办:中共辽宁省委政法委员会    承办:辽宁法治报

刘芳芳:享受书法的宁静

来源:辽宁法制报 | 作者:记者 栾岚 通讯员 宋健 | 发布时间: 2017-01-06 09:50
  “我与书法有着一种不解之缘,我从小就非常喜欢书法,常常会沉浸在一种无人的意境中,用手指在空中比划。一幅好的书法作品不但要线条和笔法出色,更重要的是让人的心灵在潜移默化中得到陶冶,精神得到慰藉,这就要求自己在掌握高度娴熟技法的基础上,培养高尚的品格和深广的内涵。坚持不懈地努力,感悟自身一颗真实、美妙的心灵。”谈起书法,铁岭市清河区委政法委维稳办科员刘芳芳总是停不下来。
 
  平日里,刘芳芳的主要工作就是起草区维稳办的各种材料,虽然每天都对着电脑打字,但只要一有空闲,她就拿起毛笔写上几笔,用身边同事的话说,她不是在写材料,就是在练字。“我跟她是高中同学,上学的时候她就写一手好字,那时候就总听她说放学要去学书法,没想到这么多年过去了,她还一直坚持着。”同学这样说。
 
  “我对毛笔字的爱好虽启于童蒙时代,少年时代的喜欢书法的种子,在大学时代发芽了,它就像是贫瘠土地上绽放的一朵无名野花,更是我心灵深处盛开的一朵艺术之花。一直以来都把写毛笔字作为一种人生修炼的理性追求,即使现在工作忙了,我也时不时地写上几笔。我办公桌旁边一直会放着笔和墨。中午休息的时候,同事们都去打乒乓球了,我一个人就会静静地写写字,感受这份宁静。”刘芳芳说。
 
  在办公室内,刘芳芳总是喜欢用宣纸创作草书作品。写完正文,然后题款、钤印,一幅作品写完之后,便自我赏析一番。但在她看来,这是书法创作的初始,充其量仅仅是习作而已。真正的书法创作,绝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它不是字的简单堆积,而是要按照书法的规律,组成一篇充满生命活力的整体。
 
  刘芳芳认为,书法艺术作为线条艺术,初看容易,登高则难。最近流行一句话叫“人生若只如初见”,大意是人与人之间要是总像第一次见面就好了,具有新鲜感。延伸到书法审美上也可以理解:你这种风貌的字,要是第一次见面就好了!按常理,我们欣赏书法家的书法,总会在他的骨子里面找到似曾相识的元素,比如时下常说的“你的字妙涉秦汉、取法二王”,“你的字对林散之下功尤深”。这已经是客气的说法了,而放眼时下书林,“启功体”“沙孟海字”大行其道,“克隆”几多,哪来的“人生若只如初见”?书法要写到既继承传统而又能具有自家面貌,既不薄古人,又有现代感,扑面而来使人“如若初见”,实在也难。从单习帖学、碑学,到碑帖融合;再到时而重碑轻帖,时而帖重碑轻;再到糅合个人性情特点而写出具有独特面貌的书法,这是一个艰难的历程。
 
  书法于刘芳芳,除了为生活增色,为工作添彩,更重要的是,书法也在努力地改变她的人生,成为她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