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实干精神诠释“城市美容师”的责任与担当
当清晨的第一缕阳光爬上地平线,他们开始了一天的忙碌。当夕阳西下暮色渐浓,他们依然奋战在城市的各个角落,旁边是他们熟悉的街景。
默默奉献,无怨无悔,这早已成为朝阳市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局全体工作人员的真实写照,他们也正是用这种实干的精神和工作态度诠释了“城市美容师”的责任与担当。
近年来,朝阳市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局通过不懈努力,先后被评为省级文明单位、政务公开先进基层单位和亲民爱民单位;连续被朝阳市委、市政府评为综合位次考评优胜单位、创建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和省级文明城市突出贡献单位以及党风廉政建设、综合治理、信访、扶贫等工作先进单位。
动静结合
走出城市管理新步伐
“‘管理’本身就是动中有静,静中有动,动与静的有机结合。城市管理作为管理的子科目,也要动静结合。”朝阳市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局党组书记、局长王国疆对记者说。
城市管理中的“动”,就是要实施走动管理。其核心要义是提倡领导者、管理者走出办公室,深入到执法一线,进行积极主动的、有针对性的、有预见性的管理。正是因此,在朝阳市的街头巷尾大家常常可以看到一群身穿制服的城管人员。
而“看”“查”“研”“创”“问”,这也渐渐成为了朝阳市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局工作人员铭记在心的几个字。看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查出现问题的原因,研究长效管理办法,创造最佳生活环境,问群众是否满意。
在朝阳市中心市场改造过程中,他们深入一线,了解每位商户需求,尽全力在城市美观的前提下保证商户的最大利益。
“他们每天都会下来走走看看,现在都快成为我们的主心骨了,什么事都帮我们想着。”中心市场一商家对记者说。
轻则失本,躁则失君;轻则失之,静则得之。他们深知这一句话的含义,因此他们在城市管理中提出了“静”。
所谓“静”就是执法人员要充分尊重城市管理的客观规律,严格遵守城市管理的法律法规,进而消除自身的浮躁,排除破坏客观规律的一切因素。
“我们是执法者,要严格牢记城市管理法则,按照法律法规办事,绝不能跨越界线,突破底线,触及红线。”王国疆对记者说。
记者了解到,该局执法人员一直坚守法律法规的严肃性,公正性,不放松,不放纵。对于请托人说的事,他们总是热心肠,还有冷头脑,时刻铭记着“清静为正,宁静致远”。
行走在正在升级改造的中心市场中,标注着整洁经营、有序经营、诚信经营、守法经营、环保经营的市场文明公约映入了记者的眼帘,在这里记者直观地感受到了这里的秩序井然。
“以前这里可乱了,常常堵得水泄不通,现在不仅规范了,前来购物的人也越来越多了。”一位市民对记者说。
中心市场能够有如此改善,主要是因为他们通过动静结合的方法加强便民市场规划、建设和管理,对城区21个便民市场外延和占道经营,坚持不懈地进行清理,疏导业户退路进场,切实解决民生需求和影响交通及环境卫生等问题。
刚柔相济
文明执法获百姓点赞
“城市管理的主要手段是执法,城管执法直接面对群众,矛盾多、难点多、焦点多、热点多。不刚性执法难以解决问题,刚性执法又会激发、激化矛盾,甚至引发冲突。因此,我们在执法过程中,采取了刚柔相济的办法,刚性执法与人性化执法有机地结合起来。”谈及执法问题时,王国疆如是说。
王国疆告诉记者,之所以说要体现城市执法的柔性,是因为城市管理执法工作的本质是服务,是服务广大市民的根本利益。
在服务群众、执法为民的过程中,他们有耐心,有宽容,有体谅,并实施多教育多引导,不搞“不教而诛”,不搞“突然袭击”,赢得了百姓高度认可。
“《道德经》用水作喻讲柔:‘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结论是‘柔弱胜刚强’。城市管理就是要反复抓,抓反复,在反反复复中去感化、去引导、去培养,以柔的韧劲求得城市环境的整洁美好。”王国疆对记者说。
在中心市场升级改造过程中,他们从今年九月下旬历时一个月的时间逐户征求意见,并积极帮助商户解决各类他们所涉及到的问题。
“当时我们最担心的就是改造后会多收取摊位费,我们反映给城管人员后,他们通过积极的沟通,我们没有多交一分钱摊位费,还享受到了这么好的卖货环境,现在市场规范了,生意也好做了。”一位卖蔬菜的商户乐呵呵地对记者说。
在做好城市管理执法柔性的同时,他们坚持法律法规的刚性。
城市管理执法的柔性,不是丧失严肃性、公正性。要求执法人员有耐心、有宽容、有体谅,展现执法的文明,也不能忘了严肃公正执法,这也是文明执法的重要组成部分。没有严肃性、公正性,文明执法就无从谈起。
为此,在城市管理的法律法规面前,他们从不开“例外”,用一把尺子量长短,不搞弹性裁量,不定双重标准。对个别不听劝导的业主他们敢于担当,善于担当,严格执法。与此同时,他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刚性执法不是粗暴执法,对不理解以及阻挠执法的个别群众,坚持骂不还口,打不还手,对侵犯工作人员人身权利的行为,要找法应对,依法处理。
该局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他们的许多同事曾因群众的不理解而受到过侵害,但他们从不采取以暴制暴的方法,而是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一天,该局一名工作人员在外检查期间,一人突然拿起木棍袭击其头部,使其当场倒地,之后许多人劝他放弃这个工作,但他却在刚康复不久就回到了工作岗位,“工作中绝大多数群众都是理解的,这样的现象只是个例,我既然从事这个工作了,我就要负起这个责任”,这名工作人员对记者说。
在城市管理过程中,他们从严从快予以处理违反城市管理规定的相对人,从严,是他们的工作态度,也是秉公执法的内在要求;从快,是他们的工作效率,既能排除外界干扰,又能给更多的说情人传递信息,说情不但没用,反而更严格。
除此之外,该局还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完善了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标准,进一步细化了裁量幅度,使处罚有章可循。
标本兼治
打造文化城管形象
“‘本’是事物的根本,是主要矛盾或矛盾的主要方面,‘标’是外在的表象,是次要矛盾或矛盾次要方面。就当前城市管理而言,必须从治标入手,加大治标的力度,解决市民普遍关心和关注的问题,同时,也要想办法研究治本之策,从根本上解决城市管理中存在的问题。”王国疆对记者说。
打造文化城管,首先要塑造城管文化。如果说打造文化城管是全社会的事,那么,塑造城管文化则是城市管理者自己的事。
当记者问起城管这支队伍的文化涵盖哪些内容时,王国疆告诉记者,一是涵盖习近平总书记对公务人员的每一个要求,如忠诚、干净、担当;为民、务实、清廉;讲诚信、懂规矩、守纪律;“二十字”好干部标准等。二是涵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并把文明、和谐、公正、法治、敬业、诚信、友善,体现在工作、生活中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上。三是涵盖执法者应有的职业素养,如,严肃、严格、严谨、公平、公正、公道等等。四是涵盖朝阳这方水土和朝阳文化滋养出的朝阳人的一些特质,如,实在、坚韧、吃苦耐劳、任劳任怨等。
而这就是朝阳城市管理者独特的魅力,也就是朝阳的城管文化。
在逐步打造城管文化的同时,他们还结合工作实际,从各自的职责出发,努力打造文化城管。打造文化城管,目的就是通过文化元素的注入,来提高城市品位,展示朝阳特色。
记者了解到,该局人才济济,高材生不少,很多人对此都有独到的见解,而机关党委也经常组织大家讨论,组织讲座。
如今,在打造城管文化和文化城管中,该局广告办做得非常好,他们对牌匾的长、宽、高及外展都严格要求,既要考虑商家意愿,又要考虑楼体现状,还要考虑左右邻居已有牌匾情况,逐一规范,逐类研究,逐渐形成特色;对没有完成的楼体提前介入,与业主、商家共同研究,防止牌匾设计安装随意化。对行业牌匾及牌匾传统文化,如幌子及幌子文化,还要深入研究,使其文化元素更丰富,特色更鲜明。
正是因为该局给当地处理好了“动与静”、“刚与柔”、“标与本”这三个关系,使得中心市场升级改造过程未出现一起矛盾纠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