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辽宁长安网
主办:中共辽宁省委政法委员会    承办:辽宁法治报

由“包公”遗嘱说开去

来源:辽宁法治报 | 作者:徐成文 | 发布时间: 2022-02-25 10:52

  包拯,清官的典型,人们尊称他“包公”。“包公”清正廉明,刚正不阿,几乎无人不晓,其遗言如此交待:“后代子孙做了官,如果犯了贪污罪,不许回老家;死了以后,也不许葬在包家的坟地上。”遗嘱虽已穿越近千年,但仍是一面高悬明镜,光芒四射。

  时下,党中央对党风廉政和反腐斗争抓得很紧、要求很严,但一些搞腐败之风的人,在正面碰壁后,调换手段,绕过党的规定,往往企图从干部家属身上打开缺口。有些家属对自己要求不严“吃了人家的嘴软”,通过刮“枕边风”,给搞不正之风的人以可乘之机。还有一种“倔妻顽子”明知故犯。妻倔子顽,在日常生活的一些小事上,做丈夫、父亲的,是可以忍让迁就的。但是,如果要在廉洁这大是大非面前耍把戏,那么,倔也好,顽也罢,身为共产党员的领导干部们就要来个“硬”碰倔、“硬”碰顽,绝不能有丝毫让步。

  为防止家属见钱眼开、见物手长,败坏党风党纪,作为干部须要求家属做“贤内助”“廉内助”,在家中做到廉洁常提、警钟常敲,将不正之风拒之门外。

  古训云:“大害必有小利为之媒,大利必有小害为之倪。小利能掩大害,故知避者寡;小害能隐大利,故知趋者稀。”思古训,想“包公”遗嘱,我们的干部家庭还是立个家规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