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风光旖旎的长海县小长山岛镇,有一个海洋资源丰富、具有浓郁海岛特色的富饶渔村——回龙村。近年来,村里叫得响的,不但有金沙滩、海神园等迷人的旅游景观,闻名遐迩的长海海参、虾夷扇贝,还有社会治理“六联”机制,这个美丽的海岛渔村和谐、幸福、安宁。在乡村振兴的大潮中,该村先后被大连市评为“平安村标兵”“星级平安稳定村”“2020年度大连市平安示范村”“美丽示范村”。
志愿者在公共场所为群众发放口罩。
回龙村位于小长山岛镇的中心区域,村里旅游业、养殖业发达,辖区人口多,出租房屋多,经营业户多,在村里长期从事浮筏养殖、海洋捕捞、水产品加工、住宿餐饮等的各类企业、个体工商户多达600余家。
商户云集,虽然促进了村经济的快速发展,但“三多”也增加了当地社会治理的难度,特别是流动人口、出租房屋的管理情况异常复杂,给社会治安、消防等带来一系列的隐患问题。
在县、镇两级的积极支持下,回龙村以“党建引领,全面参与”为建设主题,打造了村级综合服务中心。经过多年实践,2021年,村“两委”又创新推出“1+N”功能服务,在综合服务中心配置“村民评理说事点”“小燕子调解室”和警务工作室等“N”个功能服务室,实施一个窗口服务群众、一个平台受理反馈、一个流程处置到底、一个机制监督落实的运行方式,打通了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并总结提炼了社会治理“六联”机制。
矛盾联调效果好 预防化解重在早
2021年,回龙村启动了工程总量3.4万平方米的道路硬化建设项目,涉及村屯道路近200条。在海岛,推进渔村街巷路建设,涉及一街一路、一草一木,有时甚至是一步一坎,面对自身利益,村民有不理解、不支持的,还有犯横耍蛮的,工程推进面临重重困难。
村党委在开工前,邀请司法所工作人员、社区片警、村退休党员纠纷调解志愿服务队队员以及村民组长、村民代表召开座谈会,通过逐条路分析研判,将工程中的5条通行难纠纷路列为重点,组织退休党员纠纷调解志愿服务队逐个进行调解,保证了工程顺利完成。
用村党委书记、村委会主任梁燕的话说:“能让渔村老百姓最终得到实惠,我们村干部受的那点苦比起老百姓最后品尝到的甜是微不足道的。用5条路化解了二三十年的纠纷恩怨,值!”
近年来,回龙村注重学习新时代“枫桥经验”,组建由村内退休党员组成的退休党员纠纷调解志愿服务队,每月定期召开由包村片警、村干部、网格员和志愿者代表参加的联席会议,对当月摸排出的矛盾纠纷隐患问题进行梳理、研判、分析、总结,邀请渔村懂政策、明法理、热心人民调解工作的老干部、老党员、老教师、老渔民、老村民组长“五老”参与渔村调解工作。矛盾联调使回龙村实现了矛盾纠纷“排查得早、发现得了、控制得住、解决得好”的目标。
治安联防保平安 队员素质过得硬
回龙村针对渔村流动人口多、治理难度大的实际,大力强化服务管理和村企互动方式,与辖区企业签订治安保证书,印发《治安防范告知书》,重点加强外来人口、出租房屋、员工宿舍、经营场所的服务管理,将治理难点转化成工作亮点。
工作实践中,村党委认识到,治安联防的关键是做精网格化服务管理,而网格员则是关键中的关键。为此,他们要求全村所有网格员从村到组、从组到屯、从屯到户、从户到人,每个环节都要底数清、情况明,要求做到入户勤,见脸能识人。这个要求看似严苛,但回龙村网格员做到了。
2021年11月,村民组长王晓刚刚上任一个月,组里很多情况还在熟悉当中。这时,长海县公安局办理一起案件,找到王晓询问一名犯罪嫌疑人情况,王晓不仅张口说出此人来岛时间,租住房屋房东姓名、地址,以及来岛做了几次核酸检测,甚至连离开暂住地时间、是否退租等情况都说得清清楚楚,为案件及时侦办提供了重要线索。
服务联抓见真情 倾情帮扶暖人心
特殊人群的服务管理工作一直是社会治理的重点和难点问题,而在回龙村,不仅“管得住”,还做到了“管得暖”。
李某是一名刑满释放人员,离异且身体有残疾。出狱后,老房子年久失修无法居住,工作暂时没有着落。村里知情后,马上和镇民政部门一起想办法,先为他解决了一处住房,又和司法所、社会爱心人士一起,第一时间为他送去米、面、油等生活必需品。在安顿好李某的基本生活后,为了让他安心回归社会,村里了解到其前妻一直单独生活,又耐心做双方思想工作,进行劝和,无微不至的照顾使李某深受感动。
多年来,回龙村始终将特殊人群的服务管理工作纳入视线,落实帮教管理,组织丰富多彩的社会公益性活动,把“雪中送炭”工作做到细微处,实现了有温度的管理。
平安联创好睦邻 携手并肩绘美景
在回龙村,提起“红马甲”“红袖标”平安志愿者服务队,可谓人人皆知。年老的会调解能巡逻,年轻的在防台防汛、疫情防控、海上救援等急难险重任务中大显身手,董文君、杨才圣、董文革、王兴强……都是深受群众信赖的好队员。
回龙村全面建立渔村调解、普法帮教、治安巡逻、维稳宣传、矛盾化解等多支“红马甲”“红袖标”平安志愿者服务队,积极动员、引导、吸收社会力量支持、参与、配合渔村平安创建工作。
组织开展“邻里守望、平安渔村”等志愿服务项目,在海岛渔业生产大忙季节、节假日和疫情防控期间,通过守楼护院、联户联防、邻里守望等“五互五助”(信息互通、矛盾互调、治安互防、应急互救、困难互助和助留守、助老弱、助孤残、助贫困、助特殊)方式,主动预防和减少渔村不稳定、不安全因素,为群众带来了更踏实的安全感。
问题联治百姓赞 整治顽疾不手软
回龙村注重了解群众诉求,听民情,解民怨,顺民心,靠前解决好群众的“急难愁盼”。
某物业管理部门对水暖实行捆绑收费,群众意见很大。村联合镇相关部门及时约谈企业负责人,要求停止不合理收费方式。同时,针对企业实际,在实施政府补贴取暖费弥补企业亏损的情况下,积极协助做好业户思想工作,保证取暖费的按时收缴。
一段时间,小长山岛镇农贸市场经营秩序混乱,占用楼区公共面积占道经营问题突出,镇、村联合进行了坚决整治。
针对渔村群众“赶海难”“亲海难”问题,镇、村多次联合通过入户走访、问卷调查和举办“两代表一委员”座谈会,反复征求群众意见和建议,下大力气解决了超面积用海养殖等问题,开放滩涂,让利群众,赢得群众齐声赞誉。
宣传联动显优势 德治教化润无声
近年来,回龙村注重创新形式,通过村、司法所、公安派出所联合行动、巧设载体,积极开展普法宣传教育活动,形成立体化、全覆盖宣传格局。
走进回龙村,村民微信群、村头LED大屏幕、大喇叭、宣传车、海报、标语等形式的法治宣传教育入脑入心。傍晚,在绚丽的彩霞下,海风徐徐,海天一色,美景怡人,在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读书会、诗歌会、好家风演讲声情并茂、次第登台,家庭手抄报有奖评选如火如荼。村里涌现出了一批市级“十星级文明家庭”、县级“美丽示范庭院”和“美丽庭院”。
辛勤汗水换来丰硕成果。2021年,回龙村党委获得县、镇两级先进基层党组织荣誉。村党委书记、村委会主任梁燕今年光荣地当选为大连市第十七届人大代表。
在新的征程中,回龙村正与时俱进深化“六联”工作机制,使这个幸福的渔村焕发出更加绚丽的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