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辽宁长安网
主办:中共辽宁省委政法委员会    承办:辽宁法治报

高校“替课”明码标价成“产业链”

来源:辽宁法制报 | 作者:记者 张乐悦 实习生 赵佳悦 | 发布时间: 2016-11-25 08:46
上课替人答“到”月赚千元
 
  近日,记者调查发现,高校有偿“替课”现象悄然成风,而“替课”者大多是学生。“替课”已经逐步发展成为校园中的一条灰色产业链。
 
  周五下午是找“替课”高峰期
 
  记者调查发现,在沈阳多数高校里,都存在有偿“替课”的现象,有学生反映,不止是本科生,个别高校硕士替博士有偿“替课”也有所耳闻。
 
  某高校大三学生小城(化名)告诉记者,他们学校有专门的QQ“替课”群,现在已经发展出8个群了,每个群都有500名成员,且群内明确通知:“可以找人替课、答到,条件自己商量。”
 
  记者从小城的手机QQ群里看到,她加入的“替课”群代号是8,因为之前的7个群人员已满,这个QQ群内已有490人,记者翻阅之前的聊天记录发现,一般早上和周五下午找人“替课”的频率较高。
 
  记者在近日的聊天记录中看到,11月18日是周五,在12时32分的时候,一位女生在群里发消息称:需要下午第一节“替课”,15元,需要两个女生。不到2分钟,这位女生发消息称找到了。
 
  小城告诉记者,这说明在群里“替课”的同学已经加这位女同学的QQ为好友,她们通过QQ私下联系,包括上课的时间、地点,如何给钱。
 
  12点40分,另一位女生发消息求替第四节体育课,三分钟后她表示已经找到。
 
  12点56分,一位女生求下午第二节找“替课”,随即一分钟之内就称已找到。
 
  下午1点05分,一位同学表示要找一位下午第二节“替课”,女。10分钟之后表示已经找到。
 
  小城说,一般周五下午不少同学都回家了,或者出去玩了,所以找“替课”的就比较多。
 
  15元点名可走 20元要上一节课
 
  据小城说,价格都是他们私下谈,一般15元是老师点名后就可以走了,20元是要替人上满一节课的。
 
  “替课”的都是自己身边的同学,比如说这节课这位同学没课,正好群里有人找人“替课”,他就可以去,还能赚钱。也有一些的大四的同学,因为大四本身就没有很多课,所以他们时间很充裕,可以根据自身的需求为其他同学“替课”。
 
  找“替课”的人通常分为三类:一种是富二代,不愿上课的;另一种是在学校外面做事,找人在校内替自己上课骗文凭的;还有一种是临时有事偶尔找人“替课”的。而那些“替课”者一方面可以赚点钱,另一方面又可以在课堂上看书,做自己的事情,一举两得,啥都不耽误。
 
  记者发现,在这个群里,大学生找人“替课”的课程多为体育课、体育考试、公共课等,这类课程老师与学生不熟,或是人数多不便于清查人数,这样的条件有利于“替课”现象的滋生。
 
  除了“替课”,记者发现群里还可以提供带饭、代取快递、代签到、代考试等服务,可谓是一应俱全。而群成员的昵称基本没有真实姓名,昵称多为可以提供什么服务和空闲时间之类的信息。
 
  上课答个“到” 一个月能赚1000元
 
  通过小城,记者联系上一位叫小慧的同学,她经常为同学们“替课”,她告诉记者,她是大四学生,刚刚通过硕士研究生复试,被预录取。现在除了准备毕业论文,基本不用上课了。业余时间多了起来,她就琢磨找兼职,可又不想到校外去,于是就想到了“替课”。
 
  小慧说,每次老师点名,她总是飞速地答个“到”,然后低下头,尽量不引起老师注意。
 
  当记者询问是否需要做笔记时,小慧表示,一般“替课”就是帮人答到,要求做笔记的很少。甚至也不需要发送上课照片来证明上课到场。至于付款方式,课后可以通过支付宝或者聊天红包的方式把钱打过来,整个过程双方无需见面。
 
  在她看来,“替课”不需要任何体力劳动,坐着就能挣钱,是一个高性价比的兼职。
 
  小慧说要时刻留意QQ群,因为有好几次不错的“生意”,因为自己没有及时浏览,而被别人抢走了。
 
  小慧说,一个月下来给别人“替课”可以赚到1000元左右,几乎可以赚回一个月的餐饮支出。
 
  “替课”同学被撵出课堂
 
  替人上课能否会被老师识破是“替课”双方都比较担心的问题,因此,很多人只在选修课或者重修课等公共科目才会找人帮忙上课,“替课”的学生需要提前问好这个老师认不认识学生,带了几年学生,如果老师跟学生很熟的话就不能帮忙答到,只是去凑人数,人数凑得多了,老师也就不会点名了。
 
  也有过“替课”者被任课老师戳穿而撵出课堂的经历。小城告诉记者,有一次一位同学没来上课,是一位不认识的男生坐在教室内,结果老师在点名的时候发现这位男同学根本不是自己认识的那个人,就问他是谁,来干嘛。那位男同学说来上课啊,老师又问他是哪个专业的替谁上课。那位男同学不敢回答是替谁,如果说了那个人是要被处分的,就等于是害了“雇主”,所以他一直不说话。后来那个老师让他离开课堂,不许再来了。
 
  有学生反对“替课”
 
  在采访过程中,也有一些同学对找人替上课这一现象持反对态度。
 
  小城告诉记者,他上大学三年来只找过一次“替课”,那是他真的临时有事,无法上课,没有办法的时候才找的“替课”,在他看来,花了那么多年时间读书考大学,好容易上了大学还要花钱找人替自己去上课,那大学考得还有什么意义呢?
 
  小赵同学表示,自己绝对不会找人替自己去上课,他对这种行为也很反感,“上大学本就是来学习的,我还经常会因为仰慕某个老师而慕名去听课,知识想学都学不过来,更不会花钱找人替我去学习。”
 
  小张同学说:作为学生就应该做学生该干的事儿,连课都不上,以后还能做什么?
 
  老师:不良风气必须遏制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老师讲述了自己的一次经历。这名老师说,有一次她在课堂上点了一个有些印象的学生的名字,想让他来回答问题,可当学生站起来后,她却吃了一惊,因为站起来的人根本不是她认识的那个人,而且印象中她也没见过这个学生。
 
  “其实上人数较少的专业课时,谁来了谁没来我一进教室就能看出来,毕竟当了这么多年老师,而且这样的专业课学生出勤率还是不错的。可上大课时学生就认不全了,再加上替人上课的,就更难分清了,一天上好多堂大课,把学生全都记住也不太可能。更何况学习的事不能靠点名抓,还是要学生提高自觉性。”
 
  “学生花钱雇人上课是自欺欺人的表现,高校本身就是塑造学生价值观念的地方,既想要学分拿文凭,又不肯脚踏实地上课学习,这是一种投机取巧行为,同样也在破坏社会诚信体系。找人“替课”的学生表面看省下了时间做了自己认为更有用的事,实际上,在学校学习才是第一位的。如果投机取巧形成习惯,对学生今后步入社会有着潜在的不良影响,受害的最终还是学生自己。”
 
  ■高校应对:
  找人“替课”的学生按旷课论处
 
  大学生找人“替课”的现象如此火爆,高校该如何应对?
 
  记者了解到,在教育部2005年颁发的《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第十七条明确规定,学生不能按时参加教育教学计划规定的活动,应当事先请假并获得批准。未经批准而缺席者,根据学校有关规定给予批评教育,情节严重的给予纪律处分。”
 
  记者走访了多所高校发现,对于学生旷课的处理,高校都有十分严格的管理制度。
 
  不少高校有明文规定,如:一般每次旷课会扣除两分;旷课累计超过三分之一不能参加考试;一学期累计旷课达到一定学时,将会根据时间长短被严重警告、留校察看甚至被开除学籍(不同高校规定不同,有60节、72学时等)等不一样的处罚。
 
  不同高校、不同学院、不同的老师,对于综合测评的规定有不同,对于旷课的处理也有不同。某知名高校的必修课老师就在开学之初给同学们说明将进行严格考勤,迟到早退一次扣2分,旷课一节扣3分,3次旷课总评不及格,5次旷课取消期末考试成绩。
 
  但记者发现,对于“替课”方面,大部分高校没有这方面的明文规定。不少高校教务处坦言,如果发现这样的情况,就会对找人“替课”的学生按旷课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