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体简介
2020年3月2日,在湖北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最“吃劲”的关键时刻,辽宁省监狱管理局积极响应司法部号召,第一时间精选30名政治过硬、业务过硬、作风过硬、纪律过硬的女警组成工作队驰援湖北监狱系统,圆满完成了疫情防控和监管改造任务。
2020年3月,辽宁监狱援鄂女警队受到司法部通报表扬;2020年9月,辽宁监狱援鄂女警队临时党支部获得“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集体”“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两项国家级荣誉。
从抵达武汉的第一天起,辽宁监狱援鄂女警队就投身到疫情防控最前沿。30名女警以24小时四班三运转的方式上岗执勤,每人每日平均工作时长在10个小时左右。
她们,日夜奋战舍生忘死
为了防护安全,她们忍痛割爱,集体削去飘逸的长发。她们和医护人员一样全副武装进舱工作,为了减少纸尿裤的使用次数,她们在执勤的10个小时里禁食禁水,口干舌燥到嘴里发苦;穿着密不透风的防护服常常阵阵眩晕,护目镜被汗水蒸腾到模糊不清,双层口罩和护目镜的带子更是勒得人头晕眼花;酒精消杀对脸部、眼睛造成的刺激引起大片的皮肤过敏……40天的顽强坚守,辽宁监狱援鄂女警队所接管的患新冠肺炎的服刑人员全部治愈出舱,无一例重危转院,无一例死亡,实现了“打胜仗、零感染”的工作目标。
她们,女本柔弱为警则刚
她们舍弃肩上女儿、妻子、妈妈的许多责任,她们中,有的向年事已高生活不能自理的父母隐瞒目的地毅然参战;有的孩子面临升学,却把孩子一人扔在了家中;有的是双警家庭,爱人同在抗疫一线,撇下上学娃独自在家……
女警刘思宇的孩子仅出生8个月,为了出征武汉,她忍痛给还在吃母乳的孩子断了“口粮”。女警于昕是第三代监狱人,也是一名单亲妈妈,14岁女儿患有自闭症,心智只相当于五六岁的孩子。于昕将患自闭症的女儿托付给父母照看,第一时间报名支援武汉。女儿并不懂武汉疫情的凶险,只似懂非懂地知道妈妈去了武汉,每次视频,当女儿含糊不清地喊着“武汉妈妈、武汉妈妈”时,她心如刀割,强抑泪水。可以说,辽宁监狱援鄂女警队的每一名队员都有着一段不为人知的“心酸史”,但在亲情与职责、小我与大爱中,她们都做出了最坚定的抉择。
她们,担当有为接续奋斗
2020年4月10日,女警们圆满完成使命,踏上归途。经过为期14天的隔离医学观察和休整后,30名女警将援鄂战斗经历转化为工作动力,继续奋战在监狱疫情防控第一线。
面对辽宁出现的疫情,营口监狱援鄂女警许敏和丈夫一同义无反顾地继续投身到这场没有硝烟的战役中。作为监狱医生,许敏细致周到地做好出监服刑人员的体检工作。连续工作了10天后,被人问及是否想家想孩子时,许敏才反应过来,她已经10天没和家人联系了。
2020年,大连两次吹响战“疫”冲锋号,身处大连的抗疫姐妹花杨子墨、李梓维,一个顶着7月的酷暑,一个冒着12月的风雪,主动请缨义无反顾地加入全民核酸检测的志愿者队伍,协助社区完成了8000余人的核酸检测居民信息登记工作。去年7月末的大连地表温度接近40摄氏度,扑面而来的热气让人眩晕,杨子墨与同事们挥汗如雨毅然奋战在社区监测点。
去年12月24日,大连开始又一轮全民核酸检测,李梓维却无暇照顾独自在家隔离的母亲,因为她第一时间到社区报了名,选择站在前线与病毒赛跑,守护家人,保卫家乡。她穿上防护服,坐在零下15摄氏度的街头连续9个小时,帮助社区做核酸检测登记;她换上警服,挨家挨户走访排查,绝不放过任何一个可能潜藏病毒的角落;老旧社区没有电梯,她爬上爬下不辞辛苦,陪同医护人员入户检测。她用柔弱的身躯将武汉前线不畏艰苦、慎终如始的抗疫精神发扬光大。
记者手记
疾风知劲草,烈火淬真金。辽宁监狱援鄂女警队队员从穿上警服的那一刻起,就不再只属于自己和家庭,面对疫情肆虐,她们毅然割舍儿女情长,成为勇敢无畏的战士,柔弱的肩膀亦能担当重任。她们在这场战“疫”中勇于担当,经受住了淬炼,展现了越是艰难越向前的战斗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