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锦州东湖公园宪法广场,“宪法书”主题雕塑和雕刻宪法原文的法治文化墙映入眼帘……
将法治文化元素同广场绿化景观元素相融合,将法治文化嵌入自然景观中,如今,一边漫步游园,一边感受法治文明,已经成为锦州市民最惬意的休闲方式。
2016年,新一轮法治建设的号角吹响,锦州市上下勠力同心,紧紧抓住“七五”普法的总体目标、主要任务和关键环节,以优化营商环境、提升社会治理法治化水平为重点,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目标,积极谋划普法和依法治理新思路,创新工作载体,调动各方资源,提升普法工作水平。
经过“七五”普法的洗礼,锦州大地正呈现出尊法、学法、守法、用法以及社会民主、公平、公正的喜人景象……
送法进军营
高位统筹 强力推动
2016年12月14日,锦州市在全省率先召开“七五”普法启动大会显得颇具历史意义。
会议制定出台《锦州市关于开展法治宣传教育的第七个五年规划(2016—2020年)》和《锦州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开展第七个五年(2016—2020年)法治宣传教育的决议》,明确工作标准,强化分类指导,完善规章制度,为“七五”普法规划的顺利实施提供坚强的制度保障。两份重量级的文件先后出台,也显示出锦州市普法工作在突出法治的引领和规范作用、坚持法治宣传和法治实践有机结合等方面,实现了规划上的大胆突破。
随后,锦州唱响了普法“大合唱”。
锦州市委法治建设委员会及办公室定期召开会议,听取法治宣传教育情况,及时研究解决工作中的重大问题。守法普法协调小组认真发挥职能作用,严格落实“谁执法谁普法”责任制,加大普法宣传力度。锦州市人大常委会定期组织常委会组成人员及省、市人大代表听取“七五”普法工作情况,并进行专题视察。锦州市司法局狠抓落实,积极在普法工作的体制、机制上实现创新……锦州市“七五”普法工作实现了高站位推进、高起点落实。
为责任主体戴上“紧箍咒”,给普法工作加上“硬指标”。
2018年,锦州市召开“七五”普法工作推进会议,对全市“七五”普法工作进行再动员再部署,制定下发《锦州市落实辽宁省国家机关“谁执法谁普法”责任制实施意见》《锦州市“七五”普法中期检查方案》,进一步推动锦州市法治宣传教育工作再上新台阶。全市各县(市)区以及全市各机关部门也相继制定“谁执法谁普法”工作方案,分别列出“七五”普法责任清单,明确各部门的普法内容、工作路径、保障措施,各级普法部门严格开展督办问效、各级执法责任单位认真履行普法责任,不断提高全市普法工作水平。
精准普法 入脑入心
在驻锦某部队野外训练基地,近2000名部队官兵身穿迷彩服、坐姿笔挺,认真聆听一场精彩的讲座,并不时报以阵阵掌声……由锦州市司法局组织的“宪法进军营”活动为官兵送上了一份“普法大餐”,不仅帮助官兵解答法律问题,还为需要法律援助的军人提供代书、诉讼代理等服务,在场官兵纷纷道出了对普法送法活动的感谢之情。
“普法”的首要任务,自然是“广而告之”。
为坚持抓好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学法用法,锦州市健全领导干部学法用法制度,不断增强领导干部带头守法、办事依法的观念,将法治教育纳入领导干部教育培训规划和年度学习计划,推行党委(党组)中心组季度学法和机关干部月度学法学习制度。“七五”普法以来,全市共组织中心组法治专题学习800余次,组织县级以上领导干部进行集中法治专题学习4期1200余人次,各级党校和行政学院开展法治专题教学培训300余课时8000余人次,县级以上机关开展法治专题学习1500余次,实施了领导干部任前法律知识考试和宪法宣誓制度。
为进一步扩大法治宣传教育工作的覆盖面,锦州始终以法律“七进”活动为抓手,让普法宣传更精准、更贴心,让法治精神渗透进社会的方方面面。制定实施《关于加强全市国家工作人员学法用法工作的实施方案》,将法律学习纳入国家工作人员初任培训、任职培训;制定实施《锦州市机关与律师结对子实施方案》,为全市近百家中省直、市直机关单位每家配备一名执业律师,义务协助开展学法用法工作。不断深化“法律进社区、进乡村”活动,先后组织开展了“农村法治教育宣传年”“城区普法专项活动”“千名干警进乡村、百名大学生志愿者进社区”“一月一主题,一月一特色”“普法广播村村响”等系列普法专项活动。截至目前,全市组织各类普法志愿团、宣讲团、文艺团体开展送法进乡村、社区活动2000多场(次),发放宣传资料1200多万份,受教育人数近300万人(次)。
与此同时,锦州抓实青少年普法教育这一“关键时期”,将法治教育纳入中小学教学计划,组织开展“一校一律师”和“一校一辅导员”活动,配备率达到100%,并全部发挥作用。通过法律知识进课堂、主题班会、晨读宪法等形式,引导青少年从小掌握法律知识、树立法治意识、养成守法习惯,从而打牢普法根基。
市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普法工作的原动力。
为精准普法,锦州市开展了各类主题鲜明、重点突出、针对性强的集中法治宣传教育活动,如在“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6·5”世界环境日、“12·4”国家宪法日等活动期间, 开展专题性法治宣传;举办全市宪法知识竞赛、中小学生“学宪法讲宪法”演讲比赛和全市公职人员法律知识考试等丰富多彩的普法教育活动。特别是在民法典宣传普及教育活动中,市政府组织举办民法典巡回报告会,建立民法典义务宣讲团,锦州市司法局与锦州广播电视台合作,推出阳光热线特别节目“民法典解读”,邀请多名律师及法学专家走进直播间,通过以案释法的形式,更直观地向百姓解读、宣传民法典,深受听众喜爱。
如今,法治宣传离不开网络普法,对此,锦州普法网进行了两次改版,改版后的锦州普法网内容更加直观丰富,与百姓的互动更加方便快捷。创建了“锦州普法”头条号,为法治宣传开辟新途径。全市司法系统共有微信公众号9个,发布普法或法治建设的新闻动态、重要通知公告、典型法治案例等方面内容。截至目前,各公众号共推送各类普法信息2100余条。
法治宣传惠民、法治教育润民、法治文化引民、法治实践为民。在锦州大地上,懂法、守法、护法的种子已深埋在广大市民心间。
法治为本 德治为先
在凌海市大凌河街道兰家村,写有普法内容的灯牌使村民抬头见法;法治文化墙上一幅幅引人驻足的画面、一句句引人深思的短语,扮靓了兰家村这个美丽乡村。村里的调解员王大姐告诉记者,村里有个“平安法治文化廊”,在这里一件件邻里矛盾被化解,一桩桩村民纠纷被调停,“平安法治文化廊”见证了兰家村村民从不懂法到学法、懂法、守法的巨大改变。现在村里有啥纠纷矛盾,村委会成员都喜欢把双方叫到“平安法治文化廊”里谈一谈,话说开了,矛盾解决了,大家哈哈一笑又是好邻居。
“我现在念《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部分内容,您老听一听。”张某山老人是黑山县太和镇罗家村建档立卡贫困户,由于老人眼睛看不清字,驻村“第一书记”董小航专门把普法课堂搬到了老人家的炕头上。
董小航介绍说,如今罗家村的普法宣传通过大喇叭响彻村内外,村部的法宣漫画浅显易懂;借助微信群平台,他们创立“村民学法”品牌,发布贴近百姓生活的案例、普法顺口溜,便于村民学习。与此同时,村党支部成立普法宣传队,创新普法新路,宣扬崇德、教德,将矛盾化解在田间地头,为村民自治营造风清气正的乡村社会环境。
平安是百姓共同的心愿,锦州坚持以良法善治助力乡村振兴。
推进“七五”普法,锦州市重基础建设,更重法治实践,不断提升普法实效,增强普法活力,更好地提高社会法治化管理水平。目前,锦州市有古塔、黑山、义县、北镇4个全国法治县(市)区,以及黑山县大虎山镇四台子村、凌海市双羊镇南岗子村、太和区营盘乡大许村、凌海市大凌河街道兰家村和松山新区凌南街道商大里社区5个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以及322个全市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探索乡村善治之路,新农村焕发新活力。
普法教育工作只有起点,没有终点。锦州市普法工作者们将一直紧跟时代节拍,用更饱满的热情,服务人民,回馈这片英雄土地,让法治教育的东风吹进千家万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