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民将自家的电动三轮车横在道中央,不让村里修路工程施工,啥原因?原来是两户村民因院外堆积的柴草垛问题产生了矛盾,便将三轮车横在路中央不让修路。在“村民评理说事点”调解员的劝说下,不到一天时间两家便握手言和,路也修成了。
11月13日下午,台安县高力房镇九台村“村民评理说事点”接到一位在本村进行修路施工人员的投诉,反映他在村里修路时,有一位村民将自家的电动三轮车横在道中央,不让施工。九台村“村民评理说事点”的调解员一听,非常重视,“本来为村里修路是一项惠民工程,这个工程实施不了可不行。”为此,调解员耐心地听取施工方的投诉,原来是本村的张某华、张某民两个住家相邻的村民,由于院外堆积的柴草垛问题产生了矛盾,张某民便将三轮车横在路中央不让修路。
调解员理清了工作思路后,考虑到都是本村的村民,又都有亲戚关系,便决定现场解决处置。邀请了几个周围的邻居,大家一起来评理说事。一是张某华院外堆积柴草垛的行为违反了村里环境整治、乡村治理的相关规定,必须予以清除;二是张某民本身有理,但出言不逊、恶意中伤他人,且横车阻拦修路,致使矛盾升级,更是不应该。在调解员与周围邻居的一致劝说下,两人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张某华当场清除柴草垛,张某民当场赔礼道歉,并移走了三轮车。这样,一起由于邻里纠纷产生的阻拦修路纠纷,在“村民评理说事点”的工作中迎刃而解,正所谓:开门说事,众人评理,矛盾纠纷调处效率高。
这是发生在寻常百姓日常生活中的一件极为普通的事情。如果此类事件发生在去年,很可能就会演变成矛盾纠纷案件,需要基层司法所甚至派出所介入。但是,自今年以来,台安县司法局在全县153个行政村、9个社区建立了“村(居)民评理说事点”,在各村和社区选择作风正派的党员和德高望重的同志,将其聘任为基层调解员,负责处理村和社区群众的日常纠纷,取得了显著效果。
11月25日,台安县委政法委和县司法局共同组织举办全县人民调解员培训班,特邀“全国人民调解专家”文需雁为全县人民调解员做专题辅导,为持续提高基层调解员的政策水平和业务能力奠定了坚实基础。年初以来,台安县各级调解组织共开展矛盾纠纷排查906次,受理各类纠纷1562件,调处成功1562件,纠纷调解率100%,真正做到了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