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谐平安看江西”大型采访活动好声音之“山水和”篇
编者按:
9月19日,本报08-09版“和谐平安看江西”大型采访活动好声音之“天地人”的报道获得了好评,许多读者纷纷表示通过报道学习到了许多江西先进经验。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概念,在江西省委政法委的正确领导下,江西省公检法司多部门都为护佑江西大美山水作出了大量贡献,从而一幅美丽的山水画卷得以展现。
本期,我们将继续描绘江西的和谐平安全景,带大家去感受一下大美江西山水和。

记者提问
山“佑”平安景独好
在龙虎山,有这样一群人,一直在用消防的力量守护着这座有着千年历史的名山。在江西,还有另外一座“山”,就是法治。作为平安建设的基石,江西一直坚持以法治引领着平安建设。
万安县法律服务超市让百姓贴近法
在吉安市万安县,老百姓在司法局的为民服务平台上能够自选“菜单”,随时找到包括律师服务、法律援助服务、贫困家庭打官司在内的无偿法律援助、社区矫正、矛盾调解等服务。
2013年,万安县司法局以服务对象为本,整合7项司法行政服务职能,创建司法行政服务中心,实行无条件接案制和首问责任制,解决了便民和高效两大问题。
群众来这里办事找人,就像在超市买东西一样可以自己选,享受“一扇门进入,一条龙服务,一站式办结”的法律服务,服务中心被群众亲切地称为“法律服务超市”。
截止到今年上半年,万安“法律超市”共办理法律援助案件647件、律师服务案件1010件、公证业务706件、法律咨询12310件,调处平息重大突发事件25起、为群众挽回经济损失5256万余元,实现群众由“有事找政府”到“有事找法律”的转变。
记者看到,“法律超市”内共设公证服务、法律援助、法律服务和医疗纠纷调解等8个窗口12个服务岗位。大厅还设有服务标识,并装有LED电子屏滚动显示各类执业服务信息。“法律超市”还集聚了法治宣传员、人民调解员、公证员、律师等多类专业人士,能够同时接待办理多人次、多类别的法律需求事项。
“太方便了,现在我们有法律问题,都知道第一时间来法律服务超市了。”万安县居民肖女士和刘女士一同来到“法律超市”,寻求法律服务。法律援助中心律师黄贻辉热情地接待了她们,在一一回答法律问题后,还免费帮她们代写了“购房补充协议”。
肖女士告诉记者:“在法律服务超市办事,就像在超市买东西,办什么事、找什么人都可以自己选,不管是法律咨询、纠纷调解还是找律师,都非常方便。”
护佑千年古建筑的消防力量
龙虎山是一座有着千年历史的名山。几年前,电视剧《水浒传》在此开拍,有关龙虎山的佳话更是不绝于耳。
9月12日8时30分,“和谐平安看江西”赣北采访团来到鹰潭市龙虎山上清古镇天师府。在这座道教祖庭,导游们向采访团介绍天师府的历史时,可谓三句不离口地提到消防安全。
鹰潭市龙虎山上清古镇女子消防志愿服务队队长艾国女告诉记者,为了加强游客和当地百姓的防火意识,消防大队和景区积极沟通,在近万字的导游词内加入了大量的消防知识,并且结合古建筑的实际融入古代消防的历史,在耳濡目染中把消防知识传授给游客。
“先找天师府,再找119。”鹰潭市龙虎山风景区公安消防大队大队长胡智剑表示,在天师府里还有一支道士消防队,他们不但守卫着天师府的平安,还辐射古镇为其打造一件“避火衣”。
上清古镇距离鹰潭市区25公里,集镇面积47公顷,人口近2万人,2007年6月入选第三批全国历史文化名镇。作为中国道教的发源地和天师正一道的祖庭,这里是中国道教29个福地之一,也是享誉全国的风景旅游区。
“这里古迹众多,任何意外我们都承担不起。”龙虎山公安消防大队防火参谋王小龙告诉记者,仅长2公里的上清古街上就有长庆坊、留侯家庙、天师府、留侯第、天源德药栈、天主教堂等,镇东面有上清宫、东隐院、东岳宫,东北面有南宋四大书院之一的象山书院,泸溪河对岸有明朝宰相夏言的故里——桂洲村,这么多古建筑可不能着火。但是依靠消防部队这单薄的警力是完全不够的。
2014年2月,由57名年轻女导游、女干部、女居民组成、平均年龄27岁的鹰潭龙虎山上清古镇女子消防志愿服务队,成为了上清古镇一支新的防火尖兵。
她们立足中国历史文化名镇——上清古镇,在全国率先启动了文物古建“爱心认领保护”行动,成功探索出一条志愿者参与古城、古镇、古村(尤其是文物古建)消防安全保护的新路子。
水“育”平安乐民生
江西是座古城,有着深厚的历史底蕴,除了有山,还有水。一方面,江西通过大力构建民生消防工程保卫着这座古城,另一方面,九江市公安局用自己的力量一直守护着九江。
消防保卫流坑“千古第一村”
“古建筑,是国宝;防火灾,最重要;多学习,常操演……”在古戏台,正在编排傩舞的老人们即兴给记者们来了一段《防火“三字经”》。
抚州市乐安县流坑村素有“千古第一村”的美誉,村中现存明清传统建筑及遗址260处。早在2014年,乐安县公安消防大队、流坑管理局便联合出台了流坑村古建筑群消防工程设计方案,该工程设计在全国领先,2014年4月底获得国家文物局正式批准。
2015年,流坑村投入资金,用于电线线路改造、消防和生活用水工程安装等消防安全改造。退伍消防兵董朝真是流坑专职消防队的队长,他告诉记者:“我们队中有8名队员,队中配备了不同的消防车以应对村落中复杂的地形情况,还为每名队员配齐了各类消防器材装备,一旦发生火灾能够第一时间赶到现场处置。”
今年,流坑古村还建立了全国首个古村微型消防站,在全村引入覆盖消防安全云平台系统。
常态的消防宣传、先进的消防器材、不断创新的消防举措……这些都牢牢保卫着流坑这座古村。
长缨在手护长江
九江,滨江傍湖,其水域面积约占全市总面积的五分之一。九江市公安局围绕“水”字做好文章,全力破解水上执法、水上勤务、水警基层基础建设三大难题,实现全市水域连续11年无命案、近5年来无械斗事件。九江市公安局水上分局连续3年被评为“全国水上治安管理先进单位”。
水上公安工作过去有“三难”:利益冲突导致的案件多、暴力抗法现象时有发生、涉水人员法律意识淡薄。2010年初,水上分局主动与海事、运政、渔政等7部门联合,开展“7+1”湖区社会治安综合整治。有了水警这个铁拳头,多部门的执法力度迅速提升;有了涉水单位的配合,水上分局打击违法犯罪更为精准,水域治安更加稳定。
针对不同时期水域治安特点,水上分局重点围绕捕捞、采(运)砂权属纠纷、非法围堰等易引发水域矛盾纠纷的突出问题,联合开展常态化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5年来,他们共排查治安隐患2800余个,调解矛盾纠纷3000余起。各类涉水案件发案率同比大幅下降,械斗事件实现零发生,连续两年未发生暴力抗法案件。
九江滨江傍湖地区共有乡镇90个、村庄315个、人口20余万、各类码头渡口235个、船只7000余艘。全市只有水警250名、水上派出所13个。每个水上派出所平均管辖水域面积达195平方公里,最远出警距离为110公里。警力少、管辖水域宽广导致的出警速度慢是亟待解决的难题。
为此,水上分局专门成立水上110指挥中心,统筹全市涉水警情,改属地管理为就近出警。同时,对警情实行分级管理,如遇重大恶性刑事案件或紧急求助,则立即指令距事发地最近的陆地派出所和水警同时出警,全市水警出警时间由过去的40分钟缩短至20分钟。
2010年起,九江水警陆续在鄱阳湖畔的星子县水域、长江九江段等重点水域设立了18个水上流动警务室,全警上船,警务室民警和船员吃住在船上,一周换一次班。截至目前,已开展水域巡逻2600次,极大震慑了违法犯罪活动。

女子消防志愿者介绍情况
和“携”平安在江西
平安江西,和谐为本。近年来,为了建设平安江西,江西省在如何防范化解矛盾、引导百姓加入平安建设上下了大力气。
小险种助力大平安
40元能做什么?40元可能连吃一顿饭或者看一场电影都不够。但是在樟树市,40元却能助力一个普通农村家庭一年的平安。
在樟树市,农民每户只要每年缴纳40元钱,就能拥有一份责任范围为“因遭受盗窃、抢劫、火灾、爆炸、意外事故,导致的人身伤亡和家庭财产损失”的保险,赔付内容包括:人身、房屋、室内财产、农机具、家用电器及其他生活用品等。雷击、台风、龙卷风、洪水、雪灾、泥石流等均属于意外事故,而城镇居民每户每年只需要缴纳100元。
从2012年,治安防范“政府+市场”模式在樟树市开始大力推行。这种由人保财险推出的社会治安保险,参保灵活、费用低,赔付快,助力了一方大平安建设。短短4年时间,这种模式在当地落地生根。政府也从过去的的救灾者转变为监督协调方。
指尖派出所“滑动”井冈山平安
“在互联网+的时代背景下,我们要学会让数据多跑腿、让群众少跑路!最大限度给予群众实打实的服务!”井冈山市公安局政委周少平的这句话,给予了全局创造性地搭建“指尖上的派出所”信心和动力。
近年来,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移动互联网的高速发展,微信作为一款通过网络快速发送文字、图片、语音和视频的手机聊天软件逐渐被群众认识和接纳。为适应发展潮流,今年,井冈山市公安局为打破传统的“一头汗、两腿泥”的工作习惯,大胆尝试利用微信等新兴媒介助力公安工作,在各派出所创造性地实行了“一村一群,一群七员”微创建法,开展了“走访点对点”“服务多对点”“宣传点对面”微工作法,提供了五大“微”服务平台,真正架起了一条虚拟化、办实事的服务民生高速路。
阳光吉泰社区警民共建平安家园
社区警务室的力量过于单薄。赣州市章贡区沙石镇阳光吉泰警务室社区民警袁东文却用一个办法巧妙地解决了这个问题。
袁东文对记者说:“我在工作中发现阳光吉泰社区经常会有一些义工志愿者来社区进行义工活动,帮助和解决群众的各种困难。与赣州市爱心志愿者协会沟通后,发现协会汇集了各类优势资源,吸引了各行各业的热心人士加入,警民共建服务站可以更好地服务社区群众,帮扶困难群众。”
于是,通过“引进来、走出去”、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方法,社区警务实现了优势对接,定点服务,全方位服务社区群众,探索出了新型警务模式。
赣州市爱心志愿者协会负责人表示,有了“阳光吉泰”警民共建的这个服务站,他们可以更好地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帮助更多需要帮助的群众,将爱心、正能量传递给社会。
同时,也有越来越多的社区居民在爱心志愿者协会的引领下,加入了志愿者的队伍。“现在社区里有许多居民,比如医生、律师、电器维修工,他们都纷纷找到我,表示愿意加入志愿者队伍,免费为居民提供服务。”
就这样,通过警民共建,阳光吉泰社区越来越和谐了。
环境资源审判庭守护青山绿水
“踏遍青山人未老,风景这边独好。”江西这片热土以其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在全国生态格局中占据着重要位置,并首批全境列入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被誉为全国最绿的省份之一。
近年来,江西全省法院紧紧围绕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打造美丽中国“江西样板”的重要指示和江西省委推进绿色崛起的决策部署,牢固树立现代环境司法理念,在环境资源审判体制建设、机构队伍配备、理论调研等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2015年9月,经江西省编办批准,江西省高级人民法院挂牌成立了环境资源审判庭。
位于赣西北的武宁县是全国生态示范区,被誉为“山水武宁”。这里有着最早设立的环境资源审判庭。
2014年,武宁县法院就罗坪长水村几位村民的滥伐红豆杉行为,到该村进行现场巡回刑事审理,并在庭后由院领导就相关的规定进行以案说法,在当地引起强烈反响。发生在当地群众身边的不经意的损害红豆杉行为,以前群众不以为然、认为不会触犯刑律的行为,通过巡回审理和现场讲解宣传,当地群众意识到这些行为也可能入罪判刑,通过直观生动的现场教育宣传方式增强了当地群众的环境资源保护意识和知识。
采访后记
踏遍山水人未老,平安江西独好
我们用脚步丈量着江西,用笔和镜头记录着江西,并把江西的经验传遍全国。
活动已经结束了,但是全国各地的记者的兴奋劲还没过。
广西法治日报社采访中心副主任罗妮说:“在采访过程中,最让我印象深刻的就是樟树市的社会治安保险,这是个全新的事物,樟树市治安小险种是一种有益的补充,是综治工作联合作战的体现。”
甘肃法制报社主编李洋说:“民警人人都是110,群众个个都是治安员——井冈山市公安局新型警务模式让人赞叹。在星火燎原的井冈山,综治工作弘扬了跨越时空的井冈山精神!”
安徽法制报社记者周莹莹说:“通过这几天的采访,我感受到这片红色土地上,处处流淌着法治精神。很多工作新亮点、新思路,值得全国其他法制报的同行学习借鉴。”
5天的采访虽然落下了帷幕,但我们相信,江西的平安建设却会不断前行,全国法制(治)报之间的交流也永不止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