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立市”动员令
2019年8月19日,本溪市第十二届委员会第十次全体会议通过《中共本溪市委关于生态立市推进绿色发展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发出了本溪“生态立市”动员令。
《意见》明确了“生态立市”的总体目标、战略定位、主要目标、重点任务,让全市上下倍感振奋。
随着本溪不断巩固“生态立市”的主导地位,以环境保护和治理为前提,以绿色产业为支撑,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绿色生活为基础,以全民参与为保障,本溪的生态美起来了、产业强起来了、百姓富起来了。
今年6月,检察干警对一起案件开展公益诉讼“回头看”
万山红遍,层林尽染。今年的国庆、中秋“两节”期间,大批的省内外游客来到本溪赏枫叶,全市37家景区(点)共接待游客77.39万人次。
一到本溪,来自沈阳的游客栾先生几乎没放下过手中的相机,他说:“以前提到本溪,脑海中都是一排排的烟囱和滚滚的浓烟,但是近几年,全家想就近游玩时,第一个想到的肯定是本溪,怎么看都看不够!”
本溪,作为曾经老工业基地的代表,正用自己全新的面貌迎接着来自四面八方的游客。
上有部署 下有行动
实施“生态立市”战略,做好生态安全是关键、是基础、是前提。
“我们将在全市开展行业治乱的基础上统筹协调相关部门,针对生态环境领域易滋生黑恶势力的环节持续开展专项治理,净化生态环境,保护青山绿水,推动‘生态立市’顺利实施。”本溪市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工作人员奚冰这样说。
本溪市各级政法机关还提出,要以全民参与为保障,努力把本溪市建设成为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示范市,谱写美丽本溪篇章。
本溪市人民检察院员额检察官李妍说:“检察机关将积极参与全市生态环境综合治理,通过开展‘守护海洋’和水环境保护、土壤污染和固体废物治理等专项活动,努力践行‘生态立市’战略,为建设生态山城、美丽本溪贡献检察力量。”
随后,在广泛征求各政法单位意见基础上,本溪市委政法委迅速制定了《本溪市政法系统贯彻生态立市战略推进绿色发展十四项措施》(以下简称《措施》),动员全市政法系统统一思想、凝聚共识,积极投身实施“生态立市”战略的工作实践。
《措施》指出,全市政法系统要提高政治站位,营造良好法治氛围;要加强联动配合,提升执法办案成效;要加强司法监督,确保案件公正办理;要加强公益诉讼,助力生态持续改善。
“生态立市”理念切实地融入到了本溪的各项政法工作之中。
检察机关:公益诉讼护航经济发展
“你对以劳役代偿方式承担修复费用的判决有何意见?”
“在出劳役过程中有无困难?”
今年6月5日,本溪市人民检察院第五检察部联合本溪市明山区人民检察院公益诉讼检察干警对黄某非法猎捕野生鸟类公益诉讼案件判决履行情况进行“回头看”时这样问道。
时间追溯到2019年11月,本溪市明山区某村村民黄某非法猎捕野生鸟类60余只。非法捕杀破坏了生态资源,除了经济赔偿和将依法接受刑事问责外,黄某还用劳役代偿方式承担了生态资源损害修复责任。
黄某说:“通过这段时间的劳役,我亲身体会到了青山绿水来之不易,我今后一定吸取教训,认真履行判决。破坏生态环境、猎捕野生动物的糊涂事,绝对不会干了。”
在工作中,本溪市检察机关始终按照时间节点,把公益诉讼“回头看”作为规定动作开展,确保每一起案件整改落实到位。这是本溪市两级检察机关始终坚持“生态立市”,坚持“双赢多赢共赢”和“为大局服务、为人民司法”理念的一个体现。
特别是从去年开始,本溪市检察机关积极开展“守护海洋”和水环境保护专项监督活动,积极开展水环境方面案件办理和辖区主干河流案件线索排查,并成立专项监督活动领导小组,制定了《关于开展本溪检察机关“守护海洋”检察公益诉讼专项监督活动的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
为深入落实《方案》,本溪市两级检察机关还加强了太子河主流域线索排查,要求属地检察机关按照守护海洋专项监督活动的要求,围绕辖区河流、水源等问题进行排查,做到全员参与、全面覆盖,保证专项监督活动落到实处,把水环境保护案件办理作为加强生态环境建设的重要着力点,不断提升生态本溪建设水平。
公安机关:深化“环保利民”警务工程建设
为了全力推动本溪市环境资源领域平安本溪“民生警务”战略的提档升级,不断深化“环保利民”警务工程建设,为全市经济社会绿色发展、高质量发展打造持续安全、有序、稳定的资源开发和自然生态环境,本溪市公安机关立足自身职能优势,在加强与各相关职能部门协作配合的基础上,积极投身到环境治理工作中去,深入各自战线、领域开展摸底排查,广辟案件线索来源,大力营造环境综合治理的浓厚氛围。
公安部门完善了剧毒化学品风险防控体系建设,加强对江河流域岸线工矿企业危险剧毒品和放射性物质储存使用情况的监管力度,全力防范剧毒化学品泄露导致的环境污染。林业公安健全重点管控区域护林巡防体系,加大警力部署,强化技防设施,切实把有关森林违法犯罪消除在萌芽状态,真正做到防患于未然。
打击整治是公安机关的主业,只有把打击这一手用好用足,才能产生有效的震慑力和约束力。
因此,本溪公安坚持严厉打击方针不动摇,认真研究涉及环境资源违法犯罪活动的规律特点,本溪市公安局国土(河流)支队充分发挥牵头抓总作用,组织协调分县局和有关警种、部门,以开展专项行动、集群战役、重点治乱、专案串并等多种形式,坚决打压环境资源违法犯罪行为,确保涉矿重灾区域、水利重要设施和环保要害部位安全。
同时,本溪公安坚持依法治林,执法过程中严格规范执法,做到文明执法,着力提高执法办案水平,引导企业和林农产业绿色发展,切实为各项绿色生态产业持续健康稳定发展提供有力的警务保障。
在工作上,本溪公安还不断加强与市县(区)两级国土、水务、环保部门的协调配合,同频共振,在效益上互利双赢。在公安内部,交警、治安、内保、森林公安等警种部门密切协作配合,建立完善协作机制,切实形成打击合力。
法院系统:多元共治 主动作为
“生态立市”为本溪带来了发展的新机遇,本溪各部门也纷纷变被动等待为主动进攻,积极投身到环境治理工作中去。
围绕生态本溪建设目标,本溪市两级法院突出问题导向,不断更新司法理念、完善工作机制,坚持多元共治,充分发挥司法职能,守护本溪的绿水青山。
坚持理念先行,打通环资审判“认知关”。近年来,本溪市两级法院主动把环境资源审判工作融入到生态本溪建设总体布局中,以资源特色确定环保主题。坚持问题导向,推进环资审判“应用关”,2017年至2019年,本溪市共审结环境资源案件468件,其中刑事案件占比达86%。
同时,本溪市两级法院开拓环资审判“协作关”,及时提出司法建议,为“生态立市”战略的实施提供了更优质的司法保障和服务。
市发改委:勇于担当 落实到位
本溪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也将贯彻落实“生态立市”战略作为一项重要政治任务来抓,主动作为,勇于担当,确保工作任务不折不扣落实到位。
一方面,本溪市发改委会同其他专班初步形成本溪市“生态立市”“十四五”发展规划框架,聘请专业机构按照初步框架高质量完成规划编制。另一方面,为综合评估本溪市生态价值及未来产业发展方向,开展编制《本溪市生态功能区评估报告》,综合评估全市生态功能区建设状况及生态价值。
此外,本溪市发改委为积极申报国家大宗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基地,编制了《本溪市大宗固体废弃物资源综合利用发展规划及实施方案》,并完善绿色产业动态项目储备库,着眼未来五年,储备绿色产业项目近220个。
后记
“新鲜的空气、秀美的景色,都是我们的特色产品!”近日,桓仁满族自治县雅河乡委书记马文丽这样对记者说,“我们依托丰富的生态旅游资源,全村都富起来了!”
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通过“生态立市”不断探索与实践,山城本溪华丽转身,真正成为了青山常在、绿水长流、空气常新的“生态山城、美丽本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