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辽宁长安网
主办:中共辽宁省委政法委员会    承办:辽宁法治报

倾力打造“德法同行”法治城市新名片——营口市精准普法全面开花结果

来源:辽宁法制报 | 作者:徐晓辉 记者 栾岚 驻营口记者 齐岚 | 发布时间: 2020-10-22 09:01

  营口市以“社会治理 法治先行”宣传年活动为契机,重点打造“德法同行”法治城市新名片。

  5月,营口市委法治建设委员会办公室、市司法局、市营商环境建设局联合举办《优化营商环境条例》网络答题活动,全市5700余人参与答题,进一步引导全市党政机关和广大人民群众坚守职业道德和社会公德,增强优化营商环境意识,强化国家公职人员的服务意识和责任意识。9月1日,“营口有礼日”,营口隆重举办第二届礼德榜样表彰大会,营造崇德尚法的城市道德生态。

  这仅仅是营口市司法局落实“社会治理 法治先行”宣传年活动的一个缩影。

  “七五”普法期间,营口市紧紧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突出重点、全面推进,推动形成“自觉守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靠法”的良好社会氛围。全面落实“谁执法谁普法”责任制,进一步明确各级国家机关在普法工作中的责任;精准普法,在优化营商环境、维护妇女权益、青少年法治宣传教育等领域全面开花结果。当下,营口市全面开展民法典宣传,知识竞赛、法治情景剧、法治夜校等丰富多彩的法治宣传教育活动赢得各界赞誉。

  规划部署到位,组织体系更加完备。制定了营口市“社会治理 法治先行”宣传年活动方案,成立了领导小组和办事机构,设计规划宣传年活动路线图,形成了层层有人抓、级级有人管的工作格局。

  持续开展的“法律进机关”活动是强化重点的突破口,领导干部带头学法用法。据统计,宣传年活动期间,营口市共举办各级领导干部法治讲座300余次,各级理论中心组集中学习法律2600余次。

  持续开展新媒体普法宣传,打通法治宣传教育的“最后一公里”。疫情发生以来,营口市各地区、各部门广泛运用官方微信公众号、微信群、官方抖音号、微博等新媒体,及时发布相关信息,使群众足不出户了解与防疫相关的法律知识。据统计,市、县(市)区两级普法主管部门编印发放防疫法律手册8万余份,通过新媒体共播发普法信息2万余条,创作微动漫、微视频等作品100余个,累计阅读量达130万余人次。营口市司法局以开展防控疫情法治同行专项活动为契机,打造“新媒体+”普法新路径。

  持续开展主题活动,宣传效果有目共睹。坚持“法律进机关”制度化、“法律进学校”多样化、“法律进企业”实用化、“法律进乡村”生活化、“法律进社区”服务化、“法律进家庭”经常化,“国家宪法日”“国家安全日”“消费者权益保护日”“6·26国家禁毒日”宣传活动已形成制度,营口市普法工作呈现百花齐放的良好格局。

  营口倾力打造了全省首家法治文化创意工作室,以“营口律师说”等普法栏目为重点,以融媒体视频作为载体,寓普法于欢声笑语之中。栏目一经播出就受到了广泛关注,当期节目一天内收获超1500点击量,打造了营口法治文化的“新样本”。

  阵地建设被营口市司法局列为亮点工程,不仅建设固定普法阵地,在广场、公园、集市设立固定标识牌、公益广告牌、法治宣传橱窗等普法设施,同时运用法治广场、电子显示屏等载体开展法治宣传教育,依托法治文化示范基地开展法治文化宣传活动,进一步推动了宣传年活动的开展。

  依托民法典宣传,全力打造“一区域一品牌”普法新格局,结合区域特点,走出特色普法之路。大石桥市结合“镁都”特点,针对服务民营企业开展普法;盖州市针对农村开展普法;老边区在“网红小镇”开展普法;鲅鱼圈区以“广场文化月”开展普法;西市区在营口老街开展夜市普法;站前区开展网络新媒体普法。“一区域一品牌”的普法模式使宣传年活动精准有效,品牌普法成为营口市普法工作的一大亮点。

  此外,全面落实以案释法工作制度,广泛开展案例释法、宣传释法等活动,并将以案释法融入行政机关工作全过程,通过讲述生动鲜活的案例普及相关法律知识,使法律宣传更加入心入脑。营口市司法局拍摄的微电影《温暖》,通过讲述社区矫正工作人员倾力帮扶社区矫正对象的故事,感动了营口。 

  将法治与德育相融合,“德法同行”已经成为营口市“七五”普法的新名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