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热销假“病假条” 律师提醒该行为涉嫌违法
眼看中秋节就要来临,根据我国相关休假时间安排,2016年中秋节调休时间为9月15日至17日,共3天,9月18日正常上班。而网上随后流传出“拼假攻略”,称只要请病假,可以拼出超长的旅游假期。“拼假攻略”建议,市民只需从周一开始请假,加上周末和中秋调休,就可以拼出8天小长假。记者检索发现,在网上有大量商户在售假“病假条”,并承诺保真。不过,律师表示,买卖病假条属违法行为,使用假病假条可能被开除。
前不久,网上热传一张有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抬头的“病假条”,上面姓名、病情、休息时间、“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门诊部病假证明专用章”的蓝章、“内科医师”的签字均有,但经求证,得到的回复是“病假条”书写不正确,是仿制的病假单。
最近有很多媒体报道:多地都能在网络上开具“病假条”,其卖家客服表示,可以开出三甲医院的病假条,除了病假条外,客服还询问是否需要病历和检查报告,全套手续需要320元。客服表示,可先付一半定金,开好拍照验证,没问题补余款。而卖家对开具的“病假条”保真。
脸“破相”请假没病假条不给
“都说制假售假的可恨,可有些单位这制度显然是逼着咱们去做假嘛!”
“话不能这么说,既然没有病假条不给假,那你就别请假了吧,可别给自己犯错找借口。”
……
这是网友们在一则关于病假条的新闻下面的留言。23岁的李阳在西安一家单位上班,假期,她和同事参加拓展训练,在参加高空独木桥项目时,突然从桥上掉下,好在腰里系着安全绳。虽然有惊无险,但右侧面颊却蹭到独木桥边缘,造成面部皮肤挫裂。经过现场紧急处理后,医护人员在伤口处敷上了纱布。
回家途中,一位女同事对她说,“一个女孩子家,脸上贴着一块纱布简直丑死了,这咋出门呢?你还是在家休息吧,等脸上的伤疤好了再去上班。”回家后休养了两天,虽然把覆盖伤口的纱布去掉了,但脸上的疤痕仍未愈合。李阳就试图给单位打电话希望能请几天假,等伤口彻底愈合后再去上班。
领导关心地询问了病情后,为难地说,“咱们单位在对员工考核方面比较严格,请假必须提供二等甲级以上医院开具的病假条,否则会按旷工处理。目前在没有正规病假条的情况下,即使单位准了你的假,在你休假期间,单位也会扣除休假期间的工资。”
李阳考虑再三后,来到医院外科挂号“疗伤”,试图请求医生给她开具一份病假条,因只是皮外伤无需住院故而被拒绝。李阳转身又灵机一动,面部受伤,头也磕到了独木桥上,如果能被检查出患有轻微脑震荡,医生肯定会开具病假证明。她随即来到另一家医院,挂了一个脑外科的号,打算通过做脑CT检查,“求”得一张病假条,但也未如愿。
回到家后,李阳沮丧地给一位关系要好的同事打电话诉说了自己开具病假条的遭遇,这位同事建议她到网上购买一张病假条。
那么,真的有假病假条吗?记者也上网试了一试。
调查:网上公开销售价格不等
在淘宝网上搜索“病假条”,并没有找到任何信息,但是各大网络论坛、QQ群中输入“病假条”却有很多信息,记者发现,这些网络的卖家声称:“病假条,百分百通过”“医院证明全套包开”等,业务范围是全国各地的病假条,而且均表示绝对真实,由专门医院开具,价格从30元到200元不等。
记者随意联系一个名为“无所不能”的卖家,表示要开具一张沈阳的病假条,该卖家称,可以在沈阳一些小医院开出病假条,但要在盛京医院、医大等三甲二甲的医院开病假条比较困难,如果非要这样的医院开出的病假条,费用会高一些。卖家表示,病假内容可以按个人需要而定,时间只需要3-5天,价格则要50-300元。
记者发现,也有一些卖家表示,如果特别着急,在特殊要求的情况下,可以一天就能开完,快递送货。
此外,更有“大神”级网友称,“为啥那么麻烦,既然医院不好开、网上还得花钱买,还不如自己照猫画虎做一张来得方便。”
那无论是自己做、网上买,亦或是找相熟的医生私自开,均存在什么风险呢?记者特别采访了几位专家。
各方观点:
医生:开假“病假条”可能会失业
沈阳市第九人民医院医生王美彤表示,按照医院相关规定,为病人办理病假证明有一套严格的管理程序,如果病人确实需要休假,应由就诊科室主治医生填写病历,医院出具诊断证明,这些手续完备以后,原件留档保存,主管科室在复印件上盖章生效以后,医院才能出具病假证明,并加盖医院公章。现在一些综合性医院都实行了电子档案,病人就诊前,持本人身份证先到门诊办理一张就诊卡,再到对应科室挂号、诊断、检查。主治医生根据病情如实填写病人的电子病历、填写个人姓名、盖个人私章以后,根据病症填写治疗意见。
对于无需住院治疗可回家休养的病人,主治医生要把病人电子病历传输到医教部,经审核无误以后,再传输到门诊,门诊工作人员按国家规定填写好电子版的病假证明,打印并盖章,原件保存在电脑里备查,副件加盖医院公章交给病人,但病假最长时间不能超过15天。也就是说中规中矩的一张病假条,要走很长的流程,不是哪个人能够一手包办的。
她还表示,在《执业医师法》中,未经亲自诊查、调查,签署诊断、治疗、流行病学等证明文件或者有关出生、死亡等证明文件的行为,医师将被给予警告或者责令暂停6个月以上一年以下执业活动;情节严重的,吊销其执业证书;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律师:假“病假条”行为涉嫌违法
辽宁兴沈律师事务所律师赵珣认为,开假的病假条首先是触犯刑法,涉嫌犯罪的问题,对“病假条”的制作者,他们在提供的病历、检查报告、病假条这些文书中是否加盖医院公章,如果有医院公章,是真是伪?如果公章为虚假的,病例也是伪造的。那么就涉及伪造印章罪,根据我国《刑法》二百八十条第二款:伪造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的印章,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剥夺政治权利,并处罚金。
其次对这些“病假条”的出售者,如果“病假条”是虚假的,那么其出售获利数额较大也可依照《刑法》构成诈骗罪或非法经营罪。
再者对于购买者而言,其目的就是用于向用人单位请假,获得不正当的假日。那么作为劳动者在没有实际生病的情况下,购买虚假病例假条,骗取用人单位的准假。依照我国劳动法相关规定,可认定为旷工,对于情节严重的旷工者,用人单位可依法将其辞退。
另外,如果“病假条”是真实的,那么这些可能是从个别医生的手中流出,那么相关的医院涉嫌管理失职,医生也涉嫌违反执业规范。如果医生以此获利,那么也可根据获利数额及具体情节确定其是否构成犯罪或者承担相应行政责任。
总之,建议广大劳动者若有事需要请假,尽量申请事假,不要通过购买伪造病历、病假条钻空子。此外有关部门及医院应当加强对病历、病假条的监管,规范、明确责任义务。必要的可以采用电话验证方式帮助用人单位辨别真伪。
社会学家:亟须监管“较真”
针对假“病假条”的现象,辽宁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所长张思宁表示,我们正处于从法制社会向法治社会转变的时期,曝光假“病假条”有助于诚信自觉养成。
伪造“病假条”最起码是人品问题,不论是上司还是同事,都觉得这么做太可怕了;医生诊断需要各种检查结果,而且都是机器检查的结果,医生的诊断需要以检查结果作为客观依据进行判断,不会随意开出“病假条”。假“病假条”的曝光,从某种意义上说,可以杜绝假“病假条”的泛滥和发生。
再者,“没有需求也就没有了市场”,如果社会各方面多管齐下,从源头、监管、流通等环节扎紧制度篱笆,将职工请假的制度短板漏洞堵上,假“病假条”自然也就没了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