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辽宁长安网
主办:中共辽宁省委政法委员会    承办:辽宁法治报

扎根法援沃土中 枝繁叶茂吐芳菲

来源:辽宁法制报 | 作者:记者 栾岚 | 发布时间: 2016-09-09 10:05
  时下,有句流行语叫“主要看气质”。初见孙丹,记者就有这样的感觉。她属于一眼望去就知道骨子里流着文艺血液的那种人,崇尚自然,热爱生命,追求至真。
 
  孙丹是沈阳市沈河区法律援助中心的工作人员。生活于孙丹而言,就像许巍那首歌中唱的,不止眼前的苟且,除了柴米油盐酒色财气,还有诗和远方。
 
  和每一个平凡人经历的一样,从7岁起,孙丹投身学海,青青校园辗转17个春秋,然后一身抱负驰骋职场,分分钟品味着人生就是场不停的战斗。没有什么不同,不同的是,不论顺境还是逆境,她始终都没有失去初心挚爱——文学和摄影。
 
  孙丹告诉记者,自己喜欢文学,不谦虚地说,从小就初露端倪。记得第一次小学作文考试,就使小聪明把广告语借用到作文里,结果被语文老师“揭了现行”,但是被肯定引用得当。14岁那年暑假,她无意间在《沈阳广播电视报》上发现《爱音乐·书写音乐故事》主题征文活动,便毫不犹豫地拿起笔开始天马行空地认真杜撰故事!难以置信地竟被《都市青年报》《广州青年报》《新舞台》三家报刊刊发了!
 
  孙丹还清楚地记得,当时电台主持人乐笙大哥当时口吻很疑惑——呀,你才14岁啊?就这样,孙丹人生第一篇青涩的处女作发表了,文学火种从此被点燃!“文字,具备一种强大的力量,它可以力透纸背,用真理教育人,用真情感染人,从此我爱上用文字来直抒胸臆。”孙丹说。
 
  孙丹身边的朋友们这样评价:“喜欢你的文字,始终用最深情最自然的情怀感染着我们,能感受到满满的正能量。”
 
  除了文字,孙丹还喜欢摄影,用孙丹自己的话来说,“似乎有些高估自己了,说喜欢照相更贴切些。”她虽然没有高大上的装备,更没有参赛的经历,但却是摄影的忠实爱好者一枚。从胶片相机,到数码相机,到单反相机,这是可以写进传记里的重要章节。从生活点滴到大好河山,从惊鸿一瞥到重大事件,宝宝的日常,偶像的演唱会,工作进行时,孙丹自己做的料理……她喜欢用相机把生活事无巨细地记录下来,它们是没有经过滤镜、删减、二次加工的真实的“我的故事”。
 
  孙丹告诉记者,喜欢摄影和诗歌,其实还深受了三位大师的影响。他们是——余秋雨老师、林清玄大师和艺人胡歌。
 
  林清玄大师曾说:“缘是随愿而生。”那么热爱摄影和文学本身,就注定了孙丹和它们的一世情缘。这世界从来没有隐藏过我们,在每一寸时光中都有欢喜,在每个地方都有禅悦。
 
  余秋雨老师曾说:“人生的路,靠自己一步步走去,真正能保护你的,是你自己的人格选择和文化选择。”
 
  胡歌说:“摄影于他就像一面镜子,由世界观内心。或远,或近;或喜,或悲;或动,或静。拿起相机的瞬间,拍摄成与内心对话的故事。”
 
  三位大师皆是孙丹的人生导师,透过他们的摄影文学作品及身体力行的榜样力量,令她深受启迪和鼓舞,并坚定信念沿着他们的足迹,成为他们那样厚德载物造福社会的有价值的人。
 
  孙丹说:“喜欢摄影和文学,还有一个理由是我觉得做人应该有一点骑士精神——谦恭,正直,怜悯,英勇,公正。我希望通过镜头和文字,真正传递一种真善美的力量,从而带动全民关注社会的自觉,因为其实我们每个人都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



桥   孙丹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