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佳节,20多年前一起故意杀人案的卷宗被义县公安局专案组民警再次翻开。
20多年间,这本卷宗被民警翻阅了无数次,只为找寻案件中被遗漏的蛛丝马迹,只为尽快将涉案的另外一名犯罪嫌疑人绳之以法。
6月25日,也许是这本陈年案卷最后一次被翻开,因为,历经33个小时连续奋战,驱车2600余公里,专案组民警在黑龙江省虎林市将潜逃20余载,早已“漂白身份”另组家庭的犯罪嫌疑人杨某春成功抓获。
一起杀人抛尸案
1998年1月31日,农历大年初四,义县九道岭,爆竹仍在零星响着,走亲访友的百姓也正各自忙碌着,气氛一片祥和,然而此时,却发生了一起令人震惊的杀人抛尸案。
因犯罪嫌疑人杨某春与张某新长期保持不正当两性关系,杨某春的丈夫——被害人李某华多次与杨某春发生争执,有时甚至大打出手。为了给杨某春“出气”,张、杨二人渐渐起了杀心。1998年1月31日,李某华饮酒后醉卧在自家卧室。在杨某春的默许下,张某新手持利斧,冲进卧室猛劈李某华致其死亡。
为了毁尸灭迹,张、杨二人连夜用洗衣粉将室内地面的血迹刷洗干净,并将李某华的尸体扛到一小山山顶进行掩埋。几个月后,天气逐渐转暖,为了隐瞒杀害李某华的罪行,张、杨二人又拉来一车牛粪,对埋尸地进行二次掩埋。其间,杨某春一直对外谎称被害人李某华已外出务工,不在家中。
由于没有其他证人,也无人报案,因此李某华被杀一案成为了“隐案”,直到次年3月。
1999年3月4日,张某新因扰乱政府分地秩序、殴打工作人员被公安机关在杨某春家中抓获,依法对其处以行政拘留十日的处罚。张某新被抓当日,做贼心虚的杨某春随即逃跑。这一可疑行为没有逃过民警的眼睛,在收集张某新犯罪证据时,民警发现二人有共同实施犯罪、杀害李某华的重大嫌疑。随即,义县公安局立即成立专案组展开侦办,经讯问,张某新对其伙同杨某春杀害李某华并抛尸的行为供认不讳。2000年,张某新因故意杀人罪被依法判处死刑缓期两年执行。
20多年追逃不松懈
张某新虽然已被绳之以法,但杨某春仍旧外逃。20多年间,义县公安局更替了6任局长,但对杨某春的搜捕工作从未松懈;20多年间,专案组民警换了一茬又一茬,这本案卷成为他们交接工作时必须重点强调的一部分;20多年间,警方反复研究杨某春出逃时的信息碎片,梳理其社会关系数百人,多次奔赴全国各地展开工作,但杨某春仿佛人间蒸发一般,再没出现。
时光可以流逝,但民警将杨某春缉拿归案的决心却愈发坚定。随着锦州市公安局在社会治安立体化防控标准化城市创建“9+1”平台建设在各类案件侦破中的广泛应用,多平台、多警种协同作战,碎片化线索信息不断整合,全维度比对同步推进。在强大的科技手段支持下,关于犯罪嫌疑人杨某春出逃的信息不断汇聚,一条条振奋人心的消息不断传来。
“漂白身份”终落网
6月23日,警方通过工作发现,潜逃21年的命案逃犯杨某春可能已经“漂白身份”,化名王某藏匿于黑龙江某地。
获此线索后,专案组民警立即启动合成作战模式,“9+1”平台模块全速运转,初步确定了王某即犯罪嫌疑人杨某春。为进一步确认,专案组又找到杨某春出逃前所在辖区派出所的老民警对其进行辨认,经确认,化名为王某的女子与杨某春高度相似。
搜捕工作的突破口已打开,专案组民警随即通过大数据平台对化名王某的女子进行全方位分析,并发现该人于2000年落户黑龙江,与杨某春出逃时间完全吻合。在进一步工作后,民警通过轨迹分析,成功获取了杨某春的现住址,抓捕工作正式进入收网攻坚阶段。
33个小时日夜兼程,2600公里长途奔袭,端午节当天,抓捕组在黑龙江省虎林市传来捷报。犯罪嫌疑人杨某春已在其现居住的家中被成功抓获,经突击审讯和政策攻心,杨某春在短时间抵抗后,对其伙同张某新杀害丈夫李某华的犯罪事实供认不讳,专案组当日启程返回锦州。
至此,这起发生在21年前的命案犯罪嫌疑人全数到案,这桩萦绕在专案组民警心头20余载的追凶要案完美收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