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说她就是检察官,我在电视里看到检察官都是办案子的。”“对对,今天肯定就是讲怎么办案子的。” 阜新市海州区平北小学两个四年级的小同学在座位上窃窃私语。
站在讲台前的丹东市人民检察院检察官乔馨莹的话拉开了“法治进校园”巡讲的帷幕:“小朋友们,我想你们一定都在猜我是干什么的?那我就先介绍一下检察官的职责。检察机关是法律的监督部门,主要职责是追究刑事责任、提起公诉和实施法律监督。在检察机关里有一个未成年人刑事检察处,主要是负责办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的审查批捕、审查起诉和犯罪预防工作等……”
检察官周超给家长们讲解性侵防范
金秋十月,在这丰收的季节里,我省检察机关法治巡讲团完成了以“共建青春‘性’防线”为主题的全省法治巡讲活动。
巡讲团在省人民检察院未检部门的组织下,按照《关于开展“法治进校园”走进偏远贫困地区专项巡讲活动的通知》要求,先后来到阜新、朝阳、葫芦岛等地的城乡结合部、农村及偏远地区学校,针对该地区留守儿童、困难家庭儿童较多且保护力量相对薄弱的特点,为当地的中小学生及家长开展了多场法治巡讲。
检察官乔馨莹回答同学们的提问
现场实况
同学从好奇到牢记于心
10月24日,阜新市海州区平北小学的礼堂里,坐满了四年级和六年级的同学,大家用好奇的眼神看着眼前发生的一切。
乔馨莹点开投影仪上的PPT,这是巡讲检察官们精心制作的教学课件,色彩绚丽,简洁明了,里面的卡通人物造型可爱,十分吸引同学们。
“小朋友们,你们用双手环抱一下自己,你们的身体神秘吗?”在乔馨莹的提问下,同学们纷纷举手。“神秘,因为身体会成长,会发育。”一名同学回答道。
“对,你们的身体器官发育完全后,还在长大。那男同学的隐私部位在哪里?”乔馨莹的提问得到了同学们的集体回答:“穿泳裤的位置。”
“那我们的隐私部位能不能给别人看?给别人摸?”乔馨莹的提问得到了否定回答:“不能。”乔馨莹点了点头,再次提问:“那我们能不能看别人的隐私部位?摸别人的隐私部位?”
此时,同学们一片寂静,脸上流露出迷茫的神情,似乎在说,从来没有人这么问过,这么教过。
至此,同学们真正地被乔馨莹所吸引住了,“同学们,在你们不明白和非自愿的情况下,不仅不能被别人看到或摸到隐私部位,也不要看或摸别人的隐私部位。这都属于对未成年人的性侵犯。”随着乔馨莹更深一步的讲授,同学们也逐渐进入深度理解的状态,很多原本未知的内容,在这一刻都变得通俗易懂,容易记在头脑中。
“我记住了,以后同学间再疯闹,不能不分轻重哪儿都碰了,要有分寸和尺度,不然就犯法了。”同学王超告诉记者。
伴随着同学们的意犹未尽,这节课很快就结束了,下一节课是针对家长的巡讲课。
家长由沉默到深有感触
家长坐定后,望着葫芦岛市人民检察院的检察官周超,均略显迷茫。
“各位家长有没有给自己的孩子进行过性教育?”周超扔出来的第一个问题,收获的是一阵沉默,只有几名家长纷纷摇头。“为什么不进行性教育?是不好意思还是不懂?”这个问题让在场的家长羞涩地笑了起来,有的还低下了头。相较于同学们的积极踊跃,家长似乎在性教育面前更为抵触。
随后,周超将一些实际案例讲给在场的家长,案件背后的残忍和造成的后果让家长们终于动容,纷纷与周超互动。
“如果你的孩子遭遇了性侵犯,你会不会报案?”周超再次提问,“哪位家长能选择第一时间报案?请举起手来。”
这时,会场没有一名家长举手。
“那过几天,过一段时间呢?”周超这次只看到了4名举手的家长。
“为什么不报案?是觉得这件事儿丢人吗?还是怕孩子受影响?”周超说,自己办案时遇到最多的答复就是,孩子小,过一段时间就会忘记的。“但是你们错了,孩子不会忘记,此生都不会忘记。举个例子,小时候爸爸妈妈打骂我,我都不会忘记,性侵害这么严重的事情,你们凭什么觉得孩子会忘记?”
周超动情的讲解让家长们有了感触,开始频频点头。周超又开始讲述如何在孩子遭遇性侵犯后,第一时间保存证据,向公安机关报案、提供证据。这时,已经有很多家长开始拿出纸笔,进行记录。
45分钟后,这堂课也结束了,家长们不似来时那么匆忙,有些人在座位上坐了片刻才缓缓离开。
阵容强大
荣誉加身的巡讲团讲师
能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亲切和蔼的讲解让同学和家长听进耳里、记在心里的这些讲师们的“背景”可不简单。
记者了解到,巡讲团中的检察官戴敏佳来自抚顺市矿区人民检察院,曾在全国第二届未成年人检察业务竞赛中获得“业务标兵”的称号,这是全省未检部门获得的最高殊荣;检察官乔馨莹,曾在全国第二届未成年人检察业务竞赛中获得“业务能手”的称号,在全省未检业务竞赛中获得第一名;检察官周超,曾在全省未检业务竞赛中获得“业务标兵”称号。
周超告诉记者,在性教育方面,家长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首先父母的身份就很合适。作为孩子第一位老师,对孩子有着终身教育的义务,不是孩子上学就可以把所有学习的责任都转嫁给老师,毕竟在性教育方面,学校和老师不方便讲得过于直接。
“但是性教育本来就很隐晦,讲得再隐晦就更失去意义了。家长在家庭这个隐私的环境中对孩子进行性教育,效果明显会好一些。都说孩子是家长的镜子,孩子是否能形成健康的性别界限意识、两性关系乃至婚姻关系,很大程度都源于父母的影响。所以说,虽然性侵这个话题会遭到家长的漠视和抵触,但这个问题造成的影响可是和火灾、爆炸一样,足以毁掉一个家庭,因此家长应当给予足够的重视来有效防范。”周超就是想通过他的讲授能让家长们重视起来,不要再谈“性”色变、避而不谈。
乔馨莹也觉得,近年来让人触目惊心的儿童性侵案件屡屡发生,给受害儿童和家庭蒙上巨大阴影,然而伤害的持续性危害更是不可估算。保护儿童、远离性侵,已然刻不容缓。“孩子是一个家庭的希望,也是国家的未来。请家长们务必加强防护意识,强化法治观念,让我们共同努力保护所有的孩子不受伤害,尽最大努力防止任何一双黑手伸向孩子们。”
“花式”普法
开专场公开讲“秘密”
巡讲团针对少男少女谈性色变的实际情况,根据不同年龄、性别、受教育阶段,还分别开设了男生专场、女生专场和家长专场,设定不同教育内容和教学方式,因材施教,精准施策。巡讲团成员通过有趣的情景剧、实实在在的案例剖析、活泼的交流互动等方式,并结合快闪、PPT等图片、视频展示,生动讲述了如何正确认识“性”,如何防范危险发生、自我保护及维权方法等一系列问题。深入浅出、入情入理,孩子们由起初的羞涩懵懂到积极参与其中,可谓受益良多,同学们纷纷表示这是他们第一次接受正规的性教育。
“要是早点听到就好了”
“其实我们在工作中就发现了,相当一部分家庭在保护教育未成年人健康安全方面存在很大缺失。在家长课堂上,巡讲团成员结合案例,用真诚、恳切的语言向家长们剖析了当前家庭教育中存在的误区,指导家长如何与孩子沟通并预防和发现潜在危险,如何教授孩子自我保护方式,鼓励家长对孩子开展恰当的性教育是很必要的。”戴敏佳告诉记者。
通过这次巡讲,家长们都纷纷表示,“要是早一点听到这样的法治课就好了”,“我们知道怎么跟孩子谈‘性’的话题了”,并表示希望有更多的学习交流机会,这不仅让广大师生和家长学到了法律知识,更提高了防范意识,增强了防护能力。
记者从省人民检察院获悉,自2016年开展“法治进校园”巡讲活动以来,我省各地检察机关未成年人检察部门共开展法治巡讲课程2000余场,受教师生及家长近200余万人次,实现了全省中小学校全覆盖,有效提升了全省中小学生的法治意识。此次巡讲,系由省人民检察院组织的专题巡讲,是我省检察机关对性侵害未成年人犯罪专项整治活动的一部分,旨在提高我省偏远地区未成年人的性安全意识和自我防护能力,促进未成年人健康成长与社会和谐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