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初以来,营口市司法局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立足“普法惠民、公证为民、律师便民、法援助民、调解利民”多效并举开展一系列活动,当好人民群众“法律贴心人”。
普法惠民 服务大局精准有力
年初以来,营口市司法局制定了《营口市关于集中开展“宪法进万家”活动的实施方案》,确定牵头部门、责任部门,严格落实“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制。
当下,“法治文化广场”成为百姓点赞最多的场所,这得益于营口市司法局重点加强了村、社区法治宣传阵地建设。记者在采访中获悉,营口市的每个社区(村)都建立了法治图书角,有条件的还建立了法治长廊、法治橱窗。为了让普法更体现“宣传温度”,营口市司法局大力培养“法律明白人”,组织离退休人员进行集中法治培训,发挥其在群众身边的优势进行普法宣传。
公证为民 创新服务解民所需
营口市公证处以群众实际需求为导向,在解民所需、为民服务上下功夫,创新推出多项举措,全面提升了公证服务水平。
今年,营口市公证处以搬迁进入市民服务大厅为契机,合理划分办证大厅功能。严肃工作纪律,规范服务秩序,建立岗位责任制、限时办结制、一次性告知制等工作制度以及排队叫号、咨询引导、免费复印、绿色通道、特事特办、诉求有果等服务制度。咨询电话可直接拨打到主任室,疑难问题一站式解决。尤为值得一提的是简化了办证流程,有力缩短办证时限,简单证随办随出,一般证办理不超过10天。
律师便民 村屯都有咱贴心人
营口市司法局按照省司法厅和市委组织部要求,开展“一社区一村屯一法律顾问”工作,组织营口市247名执业律师与801个村屯签订服务协议,今年完成签订协议100%。
为了更好地服务营商环境,上半年,营口市律师为200余家民营企业进行了法治体检。营口市司法局积极组织营口市律师精英团队多渠道、全方位开展法律服务,开展“一对一”“多对一”“网络咨询”“微信互动”等进行法治体检。通过座谈、培训、发放“法治体检服务卡”等形式,及时了解企业在生产经营中依法治企情况,提出解决各类纠纷、预防风险的意见和建议。
法援助民 降槛扩面赢得赞许
营口市法律援助中心紧贴弱势群体的法律需求,不断降槛扩面,推出具体措施,切实提高他们的法治获得感和幸福感。始终坚持“一声问候,一杯热水,一个满意回答”的暖心服务。一是对持有残疾证的残疾人、农村老年人、讨薪或工伤赔偿的农民工、精准扶贫对象等推行免交经济状况证明、免予条件审查、优先办理、优先审批、优先指派服务。二是积极向群众宣传网上法律援助申请流程,让当事人在家里、在单位,甚至在路上就能完成法律援助申请办理,受到群众的普遍欢迎。
截至今年9月末,营口市法律援助中心共办理各类案件130余件,接待咨询520余人次。通过打造“政治过硬”法律援助队伍,以行动实现让群众“最多跑一次”。
调解利民 贴近基层助力经济
营口市每年排查和预防矛盾纠纷近万件,化解各类纠纷5000余件,有力维护全市社会安全稳定,其中营口市40名优秀调解员成立了以个人名字命名的“调解工作室”。
为了更好发挥人民调解的优势,营口市司法局立足三个方面开展工作:首先,充分发挥村(社区)人民调解委员会贴近基层、熟悉民情等优势,及时接收、排查、化解“初访”案件。其次,积极推进行业性专业性人民调解工作,相继成立了营口市商事纠纷、市信访事项、市物业纠纷、市道路交通纠纷和医疗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等组织。第三,建立多元矛盾纠纷化解机制,搭建对接平台,发挥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