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在手 感情在怀 责任在肩 信念在上
“信访”必答题收到“信服”答案
锦州市打通信访工作的“绿色通道”
信访工作被称为送上门的群众工作,是一道必答题。
近年来,锦州市的信访工作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紧紧围绕服务全市改革发展稳定大局,搭建多元化群众诉求平台,破解信访积案,全面打造锦州版信访矛盾纠纷化解的新品牌,形成了抓信访、保稳定、促发展、构和谐的良好氛围。
邀当事人到调解室化解矛盾纠纷
面对面向群众宣传法规政策
数字链接
今年以来,锦州市深入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进一步巩固“网格化+信访”等基础矛盾纠纷排查机制,全市116个乡镇(街道)、1342个村(社区)建立了5864个网格,配备专兼职网格长5864人,实现网格全覆盖,做到人在格中、事在格中,情况清楚、信息畅通。
截至目前,锦州市构建起立体式、多元化的矛盾纠纷排查化解体系,实现了市、县、乡、村四级实体平台全覆盖,12348法律服务热线平台和网络平台全覆盖。全市共有各类行业调解委员会151个,调解室152个,和谐稳定的社会局面日趋稳固。
严格责任体系
严密行动依据
锦州市坚持把信访工作作为了解民情、集中民智、维护民利、凝聚民心的一项重要工作,要求全面落实“四级书记抓信访”的领导责任体系,千方百计为群众排忧解难。
近年来,锦州市深入推进信访工作制度改革,信访机制初具特色。实行“双组长”负责制,由市委书记和市长任信访工作领导小组组长,党政主要领导对重点工作亲自安排部署、亲自督促检查、亲自上手处理重大信访问题。创建全覆盖的信访工作联席会议组织架构,压实责任,形成党委政府领导班子成员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严格考核奖惩,逐级夯实责任,明确“属地管理、分级负责,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把信访工作绩效考核纳入干部管理体系,对造成严重后果或恶劣影响案件的启动问责机制,严肃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
为切实将信访问题解决在基层,把信访群众吸附在当地,锦州市加大了领导干部接访下访和包案力度:市领导包案解决了锦州市某医院职工因改制上访问题、垃圾焚烧厂建设等信访老大难问题……
年初以来,锦州市召开4次市委常委会议、2次市政府常务会议,研究分析全市信访形势,研究部署信访工作,推动解决疑难复杂信访案件等。全市各县(市、区)和市直有关部门对化解的各类信访矛盾攻坚台账,逐案落实领导包案、挂图作战,限期化解。市信访工作联席会议办公室实行周调度、月通报,一大批“钉子案”“骨头案”得到了妥善化解。截至目前,锦州市减存控增三年攻坚台账1365件,已办结1355件,办结率97.7%;息访685件,息访率50.2%。
此外,为规范良好的信访秩序,锦州市加大依法打击违法信访行为工作力度,全市组织开展了依法规范信访秩序专项行动。锦州市委政法委制定印发了《锦州市依法规范信访秩序专项行动方案》,锦州市公安局、市中级人民法院、市检察院、市司法局、市信访局联合发布了《关于依法处理信访活动中违法犯罪行为的通告》,为依法处置打击违法信访行为提供了依据。
一盯到底解民愁
聚焦源头巧化解
对于信访案件,群众最盼的是有人一盯到底,最怕的是一转了事,没有后续跟进,如泥牛入海,杳无音信。
“今年以来,锦州市信访事项一次性化解率达到98.12%;信访工作机构和有权处理行政机关信访事项‘三率’(即及时受理率、按期答复率、群众满意率)均居全省前列。”锦州市信访局局长赵春明表示,推动“最多跑一次”改革,将有效解决群众在信访过程中重复访、多头访、走弯路等问题,充分发挥信访“替民跑、解民愁、赢民信”。对初次来信、来访、网投信访事项,逐一落实首接、首办责任,做到“应录尽录、应登尽登”和规范录入,按时限出具答复意见、及时就地化解。
“为党分忧、为民解难”是信访工作的崇高使命。在锦州市凌河区龙江街道,党工委书记张明超切实担负起“第一责任人”职责,带领街道干部忠诚担当、履职尽责,书写了一个个为民解忧的信访故事……
田英(化名)于2015年购买了锦州市松山新区府邸书苑的房屋,通过银行转给开发商房款30万元,但房屋却无法交付,索要购房款无门。龙江街道的包案领导先后8次找到赵某,做其思想工作,促使开发商先后分三次共返还房款20万元。
吴梅(化名)因民间借贷在凌海市人民法院立案起诉,胜诉后因执行不到位而进行信访,在包街领导沟通下,街道多次陪同信访人到法院沟通执行进展情况,今年以来,追要执行款13万元,申请助学金5000元。
刘霞(化名)的信访问题一时不能化解,为助其缓解生活压力,龙江街道利用辖区早市的资源为其安排摊位,帮助信访人解决困难,争取他们的信任和理解。
“抓信访就是抓民生抓稳定,为维护群众合法权益,龙江街道切实做好信访问题的预防、排查、化解、监督,全力维护和谐稳定。”张明超告诉记者,他们坚持把倾听群众呼声、畅通信访渠道、解决群众诉求作为防范化解信访问题的关键之策。
与此同时,加强信访信息预警处置工作,做足社会稳定风险评估,认真落实每半月、县(市)每周信访矛盾排查制度,紧紧盯住信访矛盾存量大、问题高发的重点地区、重点领域、重点行业,全面做实、做细矛盾隐患排查化解工作。
多元平台解民忧
构筑服务快通道
信访工作是社情民意和政策效应的“晴雨表”,是调节社会矛盾的“缓冲器”,是缓解群众情绪的“减压阀”,是党和政府联系服务群众的纽带。
为了让群众少跑腿、让数据多跑路,锦州市积极推进“互联网+信访”,全面实行网上信访工作模式,群众通过网络就能反映问题、清楚去向、了解过程、知道结果,实现了“可跟踪、可督办、可查询、可评价”。全市开通机构484家,在市信访大厅设置专门网上信访指导站2个,设置辅助指导站6个。
9月11日,锦州市首家社区信访工作代理站在锦州市古塔区天安街道永安社区挂牌,以此为标志,全市城市社区信访代理工作全面展开。今年,锦州市建立的“信访直通车”机制,做到“马上办、简易办和力争一次性办结”,在信访代理员和有权处理责任单位之间建立信访事项快速流转、快速告知、快速答复的办理渠道,切实提高了广大群众对信访工作的满意度。
将矛盾解决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是妥善解决信访问题、促进社会和谐的关键。
作为锦州市“基层社会治理体系”联合化解的试点,锦州市公安局凌河分局龙江派出所的“矛盾纠纷调解室”受到了群众的广泛好评。凌河区龙江派出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他们引入3名驻所律师和5名人民调解员,通过警、民、司法等多方共同参与,提高了调解效率,释放了警力资源。今年以来,成功化解矛盾纠纷24起,实现了“矛盾不激化、矛盾不循环、矛盾不上交”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