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辽宁长安网
主办:中共辽宁省委政法委员会    承办:辽宁法治报

架起“连心桥” 撑起“主心骨” 乐当“贴心人”——黑山县司法局为民服务纪事

来源:辽宁法制报 | 作者:徐艳 驻锦州记者 王璐璐 | 发布时间: 2019-08-19 09:18

  三级公共法律服务平台协调联动,解决了法律服务与群众法律需求之间“最后一公里”问题;将“访调对接”做实做细,推动人民调解与行政调解、司法调解的有机衔接;研发智慧司法服务办公平台,使公共法律服务线上线下同步进行。今年以来,黑山县司法局共接待咨询服务4000多人次,处理矛盾纠纷1021起,举办法治宣传活动近百场次,赢得了群众的理解、信任和支持,有效地提升了群众的法治观念。

  “这些成绩都是咱们司法干警实实在在给群众解决问题换来的,老百姓信任你,把你当成法律贴心人,这条路我们走对了……”黑山县司法局局长冮杰林感慨道。

  自全省3月启动当好人民群众“法律贴心人”活动以来,黑山县司法局全体干警切实增强服务意识、提高服务水平,充分发挥自身职能,把党的为民宗旨变成每一天的努力,变成在每一件事情上的实践,为群众提供“贴身、贴心、周到、周全”的法律服务。

1

司法所工作人员深入田间地头为群众调解矛盾

  走进民心

  百姓如沐春风

  一大早,黑山县司法局太和司法所工作人员刚到办公室门口,就看见有两人在等候。原来,二人是姐妹俩,就父母留下的财产处理问题到司法所来咨询。了解二人所述的家庭情况后,司法所工作人员就遗产继承的相关法律作了详细解析,又拨通了黑山县公证处的电话,把办理遗产公证所需要的手续问清楚,并一一记录下来,送给姐妹俩。姐妹俩激动得连连道谢:“大妹子,你可真好,不仅帮我们理清了家事,还让我们少跑了好几十里的路……”

  一张笑脸,一句体贴的话,让群众如沐春风。

  2017年年底,黑山县司法局建立了锦州地区第一家县级公共法律服务中心,开设法律咨询、法律援助、法治宣传、人民调解、公证服务五个窗口,面向群众免费提供法律服务,实行“一个窗口受理、一站式办理、一条龙服务”。此外,他们在乡镇依托司法所建立22个公共法律服务站,在村建立公共法律服务室,三级公共法律服务平台协调联动,有效解决了法律服务与群众法律需求“最后一公里”问题。

  工作中,他们认真聆听群众心声,及时回应群众诉求,公开服务流程和服务承诺,紧紧把握群众对便民的需求,通过提供宽领域、多方位、多层次、高水平的“一站式”司法服务,进一步疏通民情、贴近民意、走进民心,在他们心里,为老百姓解忧,就是最幸福的事。

  百姓所托

  件件要有着落

  大虎山镇是黑山县的四大老镇之一,人口多,民情复杂,黑山县司法局大虎山司法所每天都要接待五六起群众来访,但是他们再忙,也都会努力让每一个来访的群众满意而归。

  一次,某村两户村民因为土地转包合同产生纠纷,来到司法所请求调解。了解情况后,工作人员发现合同中存在着土地权属不清问题,不属于人民调解范畴,于是陪同他们到镇土地办,一起解决了土地确权问题,然后就合同中的其他纠纷又进行了调解,双方当场签订了调解协议。之后,司法所对协议的履行情况又进行了2次回访,直到双方满意才放心。

  把调解室作为来访群众接待的窗口,让司法所成为来访群众的入口和出口。大虎山司法所把“访调对接”做实做细,努力把司法所打造成为维护基层社会稳定的主力军。

  “为避免来访群众‘摸不着庙门’、找不到方向,我们对无法调解的案件,实行分流转办,实现受理、登记、交办、承办、结案各个环节无缝衔接,实现一个窗口受理诉求、一套流程负责到底,减少中间流转环节,这样就会摆脱相关部门踢皮球、无抓手的困境。”大虎山司法所所长杨柳告诉记者,“访调对接”在解决信访问题上走出了“1+1>2”的新路子,为信访工作和人民调解工作改革发展打开了新空间,让矛盾纠纷控制得住、化解得好,这样就能让老百姓托付的事,件件有着落。

  服务到家

  线上线下同步

  “原来调解成功后,无论多远都得跑一趟,要到镇司法所去签调解协议,现在司法所服务到家,不但定期到村里服务,还用手机解决了我们跑腿的问题,真方便啊!”村民对司法所的工作人员竖起了大拇指。

  4月的一天,黑山县司法局镇安司法所开展公共法律服务下乡到镇安镇某村,正赶上两户村民因为承包地边界不清产生纠纷,司法所工作人员当即会同村委会干部来到纠纷现场,通过核对地账,丈量实际面积进行了合理的调解,达成调解协议后,工作人员拿出手机,记录了调解过程,然后就让当事人在手机屏幕上签了字。

  为给百姓提供全方位服务,黑山县司法局积极探索推进公共法律服务信息化,与IT公司合作自主研发了智慧司法服务办公平台,有效整合社区矫正、法律服务、矛盾调处、法治宣传等职能,建立集协调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服务网络,使公共法律服务线上线下同步进行,实现全时间、全方位、全覆盖。

  “通过此平台,老百姓随时随地可以通过台式电脑和移动终端进行法律咨询,系统实时按照咨询的业务类型将指令推送给相关的法律服务人员。法律服务人员通过移动端的消息推送及时受理咨询,在系统平台上或者通过预留电话进行回复,使群众足不出户就能享受到方便、快捷的法律服务。”冮杰林自豪地说:“信息化办公平台是指引规范化工作的导航仪,是业务大数据的生成器,是工作提效的助推器,工作人员通过远程协调沟通的媒介,可以突破时间和空间限制,规范司法办案流程,推进更高层次的阳光司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