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争时期有前线,和平时期有一线。
战斗在刀枪对敌的前线烽烟里,将士们会赴汤蹈火,为保家卫国而直面牺牲。奋斗在公安工作的一线,民警们会奉献所有,为创建平安而负重前行。
战场上将士们的英勇无畏是全社会所高歌称颂的,然而民警们的奉献担当却不是所有人能认可、理解的。
事实上,一线公安民警肩上承载着说不尽的艰辛、道不完的压力。警力与需求不相适应的严酷现实,更是让一线公安民警担当着历史赋予的特殊重任。苦、累、危险、精神重压,是一线民警普遍面对,也是必须面对的,而且短期内根本得不到有效缓解。
拿一个城郊乡镇派出所来说,每天需要双警值守,按法定8小时工作制计算,每天在派出所值守就得6名民警,其他负责接处警、走访调查、办案以及各项管理工作,全部都是利用个人休息时间完成的,也就是说民警享受不到任何时间上的法定待遇,工作状态就是连轴转,赶上一个“大”班,就要在派出所守上三天两夜,连续工作60个小时。你说一线民警苦不苦?
上级规定案件审核民警年审核案件量化标准为100到150起,而实际上分县局层级的案件审核民警实际年审核案件量要翻几倍;一个公安部一级达标的分局刑侦技术室技术人员年勘验现场近200起,而公安部规定的量化标准是不超百起;治安稍复杂的城区派出所每个班110接处警量平均在40起左右,民警一天24小时都处在不间断工作的紧张状态。凡此种种,你说一线民警累不累?
一线苦、一线累、一线危险、一线压力大!但是仍有大量的民警奋战在一线,仍有很多倾尽毕生心血的民警坚守在公安最前沿,仍有很多不忘初心、勇于担当的民警在负重前行。正因为如此,党和国家才给予一线民警高度的褒奖和肯定。2017年11月30日,《人民日报》高调发声:“奋战在一线的公安民警,是我们这个时代的无名英雄,平安喜乐、岁月静好,正是源于许许多多无名英雄在为之负重前行。广大基层公安民警体现的忠诚信念、为民情怀和奉献担当,传递着这个时代的精神力量。让我们向他们致敬!”
我们一线民警也欣慰地看到:国家没有忘记我们,公安机关执法勤务警员和警务技术职务序列改革方案在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审议通过;全社会在关注着我们,改善执法环境,倡导从优待警,使警察执法权威正向严格执法就是文明执法转变;人民群众也对我们寄予着厚望,社会公平正义靠我们去冲锋陷阵,人身财产安全离不开我们守望保护;即便在公安内部也倡导人向一线走、钱往基层花,甚至将各种表彰奖励的85%倾斜给了基层一线……
是广大的一线民警构成了化解基层社会矛盾的主力军,是广大的一线民警铸就了维护基层治安的桥头堡,也是广大的一线民警争做服务基层群众的贴心人。是他们打击犯罪、维护正义,是他们走街串户、定分止争,是他们用辛劳的汗水乃至宝贵的生命,守护着民众的幸福安宁。
平凡的脚步,也可以丈量伟大的行程;平凡的付出,也能汇聚感动人心的正能量。一线民警始终战斗在公安工作的最前沿,纵使耗尽最后一份心力,也要践行对党忠诚、服务人民、执法公正、纪律严明,用无悔追求,用默默坚守,诠释一线民警的光辉写照:我在一线,我很荣光;我虽平凡,我最豪迈!
(作者单位:沈阳市公安局苏家屯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