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以来,朝阳市坚决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工作部署,全面落实“五级书记抓信访”责任,不断创新工作机制、强化信访督导考核、加大攻坚化解力度,信访矛盾减存控增工作取得显著成效。
朝阳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信访工作,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始终把信访工作作为市委、市政府重点工作,加大组织领导和工作推进力度,取得突出成效,推动全市信访总量连年大幅下降、信访秩序明显好转、信访生态日益优化。
朝阳市信访局的工作人员在接待群众
宽敞整洁的朝阳市信访接待中心
创新机制
形成齐抓共管格局
曾几何时,“信访工作就是信访局的工作”一度成为困扰信访工作的旧观念。为彻底改变“信访部门孤军奋战,相关部门袖手旁观”的局面,朝阳市把信访工作列为领导工程、系统工程,加强顶层设计,创新建立了信访工作“1+5”领导体系和“五位一体”工作机制,形成强大合力抓信访。
所谓“1+5”领导体系,即,市、县两级书记负总责,专职副书记、政法委书记、政府常务副职和公安局长、信访局长亲自抓、亲自管的信访工作领导体系。全面夯实领导责任,调动领导力量抓信访。
所谓“五位一体”工作机制,即,党委牵头抓总、政府抓事要解决、政法部门抓秩序保障、信访部门抓受理转送督办、基层抓教育稳控的工作机制。
“党委牵头抓总”,就是明确各级党委抓信访工作的第一责任,全面加强党对信访工作组织领导,充分发挥党委统揽全局、协调各方的组织优势,调动最广泛力量抓信访。2014年,朝阳市委、市政府制定下发了《朝阳市关于加强新时期信访稳定工作十项制度》,建立市、县两级“党委议访”制度,每季度市、县两级党委都召开专门会议,听取信访工作汇报,分析研判信访形势,研究破解信访工作中的机制性、保障性难题。同时,对基层基础、信访调解、非访处置、责任体系等事关信访工作长远发展的问题作出了明确规定。
“政府抓事要解决”,就是明确政府在预防和解决信访问题上的主体责任。全面落实依法行政,加强矛盾纠纷排查化解,从源头上减少信访问题发生;针对具体问题,明确责任归属,协调督促有关责任部门和单位依法、及时、就地解决信访问题。
“政法部门抓秩序保障”,就是在市联席会议的统一领导和市委政法委的具体协调下,综治、维稳、信访、公检法等部门密切协作配合,形成了整肃信访秩序的整体合力。坚持教育疏导与依法处置相结合,充分利用“轻刑快办”程序,始终保持对信访活动中违法行为的高压态势。
“信访部门抓受理转送督办”,就是信访部门回归信访工作本位,在党委和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充分发挥综合协调、督查督办和推动落实的职能作用,指导和监督本地区信访工作,具体抓好信访事项受理、交办、转送和督办,推动有权处理机关依法依规解决好信访问题,而不是越疽代疱,代替有权处理机关研究解决信访事项。
“基层抓教育稳控”,就是按照信访工作“属地管理、分级负责”的原则,明确乡镇(街道)为信访群众教育稳控的责任主体,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加强网格化管理,提升基层防范化解矛盾纠纷工作水平,实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乡、难事不出县”。
标本兼治
全力推进减存控增
“6年了,我们终于住进了自己的房子,圆了多年的住房梦。如果没有信访局的积极协调,没有市委、市政府的强力推进,不知道还得多久才能住上自己花钱买的房子,真是给老百姓办了个大好事啊!”一位市民向记者感叹。
2018年以来,朝阳市实行市委常委包县区,县区常委包乡镇,以上率下抓信访矛盾减存控增。创新建立了减存控增书记督办制度,并成立了由市委副书记任组长的书记督办工作领导小组,市纪委监委、市委政法委、市委组织部、市委督查室、市信访局等部门为成员单位。坚持每月调度减存控增工作,对于重大问题,随时立会研究,坚持一月一督查、一月一调度、一季一通报。
朝阳市信访局一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近年来,受历史遗留等因素影响,房地产领域信访问题一直是朝阳市信访工作的难点,问题突出、矛盾尖锐。为此,朝阳市委、市政府带头啃“硬骨头”,下决心以房地产领域信访问题化解为突破,全面解决历史遗留的共性信访问题,成立了以市长、常务副市长为正副组长,公安、信访、国土、住建、规划等相关部门参加的解决房地产信访问题领导小组,全力解决“回迁难、入住难、办证难”问题。
据悉,2018年以来,朝阳市共投入资金11亿元,解决了134个小区、56319户办证难问题,解决了10130户居民回迁难问题,解决了13141户居民入住难问题,解决了2.7万农民工拖欠工资问题,累计惠及群众10.6万户。与此同时,朝阳市委、市政府坚决落实“保工资、保运转、保民生”要求,全面加大民生领域投入。2018年以来,全市投入资金2亿元,共解决群众民生问题1332件,惠及群众11万人。
朝阳市坚持减存和控增同时发力,在化解现有信访矛盾的同时,高度注重源头预防,采取有力措施减少新的信访矛盾的产生。工作中,将信访工作的重心下移、关口前移,全面落实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制度。持续开展社会矛盾纠纷排查化解专项行动,共排查各类矛盾纠纷5679件,成功化解5466件,化解率达到96.25%。大量的社会矛盾化解在萌芽阶段、化解在基层。
针对信访问题多发生在基层的实际,朝阳市以党建工作引领信访工作,大力加强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全市所有村全部配备了“第一书记”,深入开展驻村扶贫,帮助基层解决资金4000多万元,为群众办好事实事4700多件,使基层党组织化解信访矛盾的能力显著增强。此外,朝阳市还坚持把新时代“枫桥经验”深化运用到工作中,在全市范围内开展网格化服务管理,及时化解各类矛盾纠纷5466件,从源头上减少了信访问题的发生。并充分依托网格化建设,建立起了市、县(市、区)、乡镇(街道)、村(社区)四级信访信息网络,进一步提升了信息排查预警的及时性和准确性。
与时俱进
信访工作取得突破
朝阳市在抓信访工作中,积极借鉴外省、市先进工作经验,结合朝阳实际,积极创新工作举措推进信访工作制度改革,取得了明显成效。
为实现让群众少跑腿,降低信访成本的效果,朝阳市全面做强信访接待中心,把中心建成信访矛盾调处平台。选择群众上访反映问题较多的人社、住建、民政等10个部门进驻中心,实行常态化值班接访。此外,将市委10个机构和市政府35个部门全部纳入信访接待中心,建立对接机制,群众上访随有随接,坚决防止上访人在部门间来回奔波。
自2017年起,朝阳市连续两年开展信访基础工作规范化建设年活动,进一步完善信访事项受理、转交、办理、督办、复查复核各工作流程。将局内来访、办信、督查、复查复核等所有业务科室全部集中在一楼信访接待大厅办公,实行“群众来访统一登记、信访事项分类接谈、简单案件现场办结、疑难案件立案调处、办理情况按期反馈”,实现登记、受理、交办、接谈、调处、答复的“一条龙办理”机制,推动各类信访问题准确导入、精准分流、依法受理、及时办结,有效提高了信访工作质量和效率。
朝阳市依托良好的社会基础,强力推动社会治理创新,深化信访改革,以厚积薄发、开拓创新的精神,在跨越崛起的新征程上阔步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