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辽宁长安网
主办:中共辽宁省委政法委员会    承办:辽宁法治报

QQ群里的公司高管都是骗子扮演的

来源:辽宁法制报 | 作者:记者 冯羽竹 | 发布时间: 2019-03-28 09:46

  网络电信诈骗团伙冒充公司老板建立公司高管QQ群,拉辽阳市某公司财务人员进群,以支付合作款为理由要求财务人员转账。财务人员万万没想到,这个QQ群里除了自己,其他人全是骗子。记者昨日从辽阳市公安局反诈骗中心获悉,目前5名犯罪嫌疑人已被刑事拘留。

  财务发现被骗时 骗子仍在发打款指示

  去年11月21日上午,辽阳市某公司财务人员张某接到公司同事的电话称,公司的企业邮箱内收到一封来自“老板”的邮件,内容是为了便捷办公,要求公司管理人员和财务人员加入到公司高管QQ群。放下电话,张某立即按照要求加入了QQ群,发现QQ群成员有公司“老板”“老板娘”。张某告诉民警,群里“老板”和“老板娘”的QQ名字和头像都是其本人,所以自己也没有怀疑。

  QQ群内,“老板”和“老板娘”正在商谈一份合同,看见张某进群,便在群内发信息让张某查看公司账户上有多少钱,张某查看后回信息说还有90万元。“老板娘”让张某向安徽一家商贸公司的对公账户打款48.6万元。张某在打款前在群里特意说明,按照公司财务制度,大额转账需要公司老板或老板娘签字。但“老板娘”在群内回复说:“我还有2分钟到公司,你先打款吧!”张某于是按照“老板娘”的指示将钱汇入了该账户。

  刚刚汇款成功,张某便接到公司老板娘李某打来的电话,询问为什么有大额转账而自己不知道?张某一听傻眼了,赶紧说明情况,这时才知道自己被骗。而就在此时,“老板娘”还在QQ群内发信息,指示张某将账户上剩余的钱汇到另一个账户上。

  一张资金流向图 明确查案方向

  当天中午,辽阳市公安局反诈骗中心接到110“三方通话”接警电话后,立即开展止付工作,冻结了部分涉案资金。随后,辽阳市公安局成立了“11·21案件”专案组,全力开展案件侦办工作。

  办案民警对案件资金流向、通讯方式开展侦查。根据侦查结果,辽阳市公安局反诈骗中心副主任常亮绘制了一张涉案资金流向图,详细标注了涉案资金汇入、转出每个账户的金额、时间及开户人姓名等。记者在图上看到,2018年11月21日11时4分,有一笔48.6万元汇入了安徽省淮北市一家商贸公司,半个小时内,这笔钱分3次被转出到3个不同的银行账户,随后又经由这3个账户再次转入更多银行账户中,部分涉案资金被用于购买比特币。

  因为涉案资金多次流转,加上虚拟货币侦查困难,专案组明确查案思路,以这家商贸公司和诈骗团伙使用的一级转账银行卡为主要查案目标,辽阳市公安局反诈骗中心主任何金告诉记者,诈骗团伙使用的一级转账银行卡为对公账户,要到开户行所在地查询、办理业务,这是为了拖延警方止付涉案资金的时间。

  在淮北市,办案民警调取了商贸公司注册的信息及该公司对公账户的银行开户流水信息。经过大量的工作,民警从上万条的信息中发现了一条对公账户实名代办信息,通过银行监控视频比对和信息查询,最终锁定犯罪嫌疑人叶某。随后,通过对叶某身边的关系人开展调查分析,又锁定其上线,此人经常收购对公账户进行倒卖。

  多团伙合作 从小团体到产业链

  何金向记者表示:“网络电信诈骗犯罪团伙已从小团体作案发展成一个相互依存、相互合作的产业链。”

  记者了解到,在这起网络电信诈骗案中,多个犯罪团伙相互合作,有网上实施诈骗犯罪团伙、贩卖公民个人信息犯罪团伙、贩卖银行卡犯罪团伙和“洗钱”犯罪团伙,他们之间并不认识,是独立的犯罪团伙,但却在该案中相互合作形成了产业链。

  在此案中,叶某二人以小额贷款公司为掩护,搜集客户个人身份信息,到工商部门注册公司,再到银行开户公司的对公账户进行贩卖。专案组围绕叶某的关系网开展了信息比对查询,逐一发现了有重大作案嫌疑的刘某、李某某、丁某某、程某4人。

  专案组通过对5名犯罪嫌疑人的银行账户和通话记录进行批量查询,发现这是一个以制作贩卖企业注册登记手续等信息实施网络电信诈骗的犯罪团伙。办案民警远赴安徽、广东等地开展调查取证工作。

  今年1月,专案组开展统一抓捕行动,将5名犯罪嫌疑人抓获。经审讯,5名犯罪嫌疑人交代了通过开户对公账户躲避公安机关追查、实施网络电信诈骗违法犯罪的事实。目前,5名犯罪嫌疑人已被刑事拘留,此案正在进一步工作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