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市场监管局、省消协召开2019年“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新闻发布会
辽宁长安网讯 3月14日,省市场监督管理局、省消费者协会召开2019年“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新闻发布会,回顾了2018年消费维权取得的主要成果,部署2019年消费维权工作安排,并公布2018年九大消费维权典型案例,涉及假酒、走私品、医疗机构、培训机构等多种消费者热切关注的商品和消费领域。
新闻发布会现场
2018年全省市场监管部门受理消费投诉9051件,依法受理8287件,调解成功6876件,成功率为83%,挽回消费者损失437.29万元。
在日用消费品、建筑和装饰装修材料等五大类92种产品中开展了产品质量监督抽查,全年共抽查3281家企业生产的4105批次产品。全年抽查农资商品952批次,查处各类农资违法案件114件。
在食品安全方面,开展酒类和食用油、旅游景区及周边餐饮服务、网络餐饮、保健食品欺诈和虚假宣传、校园及周边“五毛食品”等专项整治,检查各类食品经营业户80万户次,发现、整改各类问题3.7万个,查处无证企业159家,责令停业停产81家,查办食品案件5206件,移送公安机关18件。抽检奶制品、调味品、食用油等30类134种,共计14.7万批次。
2019年,全省市场监管部门围绕消费热点和百姓消费需求,严厉打击消费领域违法行为,改善全省消费环境,形成强大省内消费市场,服务全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社会大局稳定。
辽宁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局长史凤友表示,全省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将逐步规范网络交易行为,通过规范网络经营主体资格,打击侵权假冒、虚假宣传、虚假违法广告、刷单炒信等违法行为,进一步规范网络市场秩序。
据介绍,2018年全省在线检查网站4.82万个次,查处涉网违法案件70件,责令整改互联网违法广告2654条次,查处互联网违法广告案件34件,曝光互联网典型案例7件,发布《网络集中促销活动消费提示》,在网站开设“网购课堂”专栏,发布信息145条。
在本次公布的案例中,有四大案例与假冒伪劣商品相关。其中,两例为经销商销售假冒伪劣商品。辽阳市某烟酒珍品行销售冒牌茅台酒(处理,责令其停止侵权行为,没收冒牌茅台酒,罚款8万元);大连市长兴市场某海鲜行将死螃蟹混入活螃蟹中销售给消费者(处理,罚款1.15万元,并吊销营业执照)。
两家企业生产假冒伪劣商品。抚顺市某调味品厂生产的“巧儿媳”牌黄豆酱油仿冒山东巧媳妇食品有限公司生产的“巧媳妇”牌黄豆酱油(处理,责令其停止违法行为,罚款5万元);沈阳市某木业制造厂生产销售“耐香烟燃烧”和“甲醛释放量”指标不合格床头柜(处理,责令其停止生产不合格产品,没收违法所得270元,罚款4320元)。
针对违法广告严重欺骗、误导消费者这一社会现象,本次还公布了四个违法广告案例,其中两例为医药广告。大连市某骨髓炎中医专科医院通过互联网发布含有“治愈率达98%以上”等内容的广告(处理,责令其停止发布违法广告,在网站消除影响,罚款11万元);某科技有限公司擅自发布“小儿四维钙干混悬剂”未经审查药品广告(处理,责令其立即停止违法行为,罚没款40万元);大连某文化培训学校在互联网上发布含有“多数学生的成绩在原有基础上提高100分”等内容的违法广告(处理,责令其停止违法行为,在其网站及微信公众平台消除影响,罚款5万元);锦州某贸易有限公司在商场销售的天然叶黄素鸡蛋、天然叶黄素柴鸡蛋,在包装语上宣称 “叶黄素含量比普通鸡蛋高5倍”等宣传用语,无法提供相关依据(处理,责令其停止违法行为,罚款4078.8元)。
在九大案例中,案值最高的为大连某商贸有限公司经营无合法来源的进口名牌手表案,办案单位责令其立即停止违法行为,并没收115块进口手表,罚款177.903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