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班人:本溪市公共法律服务中心工作人员
当班日志:接听12348公共法律服务热线,帮百姓填写法律援助申请表
3月7日,记者来到本溪市公共法律服务中心当班,体验这里为群众解答各类法律问题、为弱势群体提供法律援助的工作。本溪市法律援助中心主任宋先权告诉记者:“我们整合了法律援助、法律咨询、人民调解、公证、司法鉴定、司法考试、安置帮教等职能,结合‘一社区一村一法律顾问’机制,及时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法律咨询解答、法律援助案件办理、矛盾纠纷调处化解等多项法律服务。”
记者(右一)同工作人员为来申请法律援助的市民提供服务
接热线前先培训
记者在这里体验的第一个工作是接听12348公共法律服务热线。
本以为这项工作比较简单,可坐在接线员的位置上记者才知道自己是“想当然”了。“接电话时要说:您好!这里是本溪市12348公共法律服务热线,有什么事情需要我们帮助吗?请讲。听不清时要说:对不起,有些问题没有听清楚,请再重复一遍好吗?问题不能第一时间回答时要说:很抱歉,您咨询的问题比较复杂,我现在答复不了您,我们会把您的问题转到司法行政系统相关部门,我们会在两个工作日内给您答复。”本溪市法律援助中心12348办公室工作人员姜琦是记者的“老师”,一上来,姜琦就给记者讲了一大堆的文明用语,他说:“为了规范热线接听工作,我们在12348公共法律服务热线刚接通之时,就规定了接线员的文明用语,所以这些都是你需要背下来的。”
姜琦告诉记者,背下文明用语后才可以接听热线,接热线的同时,一定要把当事人的姓名、联系电话和诉求在电脑平台上记清楚,这样才能在第一时间解答并回复当事人。
边接电话边记录不容易
培训结束,记者刚上岗没多久,电话铃就响了起来。
记者怀着紧张的心情接起了电话。电话另一头的当事人姓李,是一名女士,她打电话来咨询劳务纠纷的问题。记者一边夹着电话听李女士的问题,一边在电脑上打着字。
由于李女士的咨询中涉及许多法律方面的问题,这让记者这个“门外汉”不知道该怎么回答,幸好刚才的培训起了作用:“您所咨询的问题属于热线的服务范围,但是为了给您提供更准确的解答,又不浪费您的时间,我会先挂机,然后立刻查阅相关法律法规,10分钟左右给您回电话答复,您看这样行吗?”
在得到李女士的肯定答复之后,记者赶忙向身边的值班律师求助,值班律师听了记者的转述后,便给李女士回了电话,专业地解答了李女士的问题。光接听这一个电话,记者就觉得脑门出汗。
为弱势群体提供法律援助
当天下午,中心又走进一名前来进行法律咨询和申请法律援助的大爷,记者跟着工作人员接待了他。
记者在工作人员的指导下,先通过简单交谈了解了大爷的情况,又认真查看了他带来的资料,在工作人员初审认定此案属于法律援助的范围后,记者帮着收集了大爷带来的身份证复印件等证据材料,随后记者又帮助他填写好法律援助申请表,对此,大爷连声说着“谢谢”。只是简单的工作,却换来大爷连声道谢,记者感受到了法律援助工作对弱势群体的意义重大。
宋先权告诉记者:“一般来寻求援助的都是老年人、妇女或者农民工等弱势群体,为他们提供免费法律咨询,维护他们的合法权益就是我们工作的主要内容,而法律援助对这些当事人来说就是希望。”
经过这一天的体验,记者深深地感受到,公共法律服务中心不仅让法律服务与百姓“零距离”,更让弱势群体感受到了法治温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