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执行法官自掏腰包给付申请人,还“骗”申请人说是要回了执行款。3月6日,记者来到灯塔市人民法院,向执行法官王作伟了解他这么做的初衷。
张某收到执行法官王作伟(右)给付的“执行款”后签字
事情还要从2015年说起,被执行人陈某从申请人张某家中收购玉米9900斤,货款11880元,并写下欠条,但未承诺还款日期。陈某从张某家中拉走玉米后一直没有给付货款,张某多次打电话索要,陈某都以各种理由搪塞。无奈之下,张某将陈某诉至法院,灯塔市法院判决被告陈某立即给付原告欠款。案件进入到执行程序,灯塔市法院执行局查封了陈某名下存款,为张某要回了9000多元欠款。
然而,人有旦夕祸福,不久前,陈某意外离世,其名下没有任何可供执行的财产,其家属拒不履行义务。王作伟几次上门与陈某的妻子协商给付剩余欠款,陈某妻子不但不给钱,还无理取闹,谎称当年张某所卖的玉米斤数不足。
今年2月末,张某再次打电话找到王作伟,表示自己最近生活困难,不知还能不能要回剩余欠款。王作伟告诉记者,张某家境困顿,他和妻子都是残障人士,儿子年近40岁,智力发育不全,一家三口靠张某一人种地维持生活。每次,张某到法院找王作伟打听案件进展,王作伟都会拿出200元给他当做路费。
这段时间,王作伟绞尽脑汁为张某想办法,但最终还是没有结果。张某对王作伟说:“王法官,要不是我全家指着这钱生活,就冲着你对我的好,这钱都应该不要了,但是……”王作伟连忙打断了张某的话说:“要回执行款是我的工作,你的情况我都了解,我一定给你想办法。”
3月初,张某接到了王作伟的电话,称剩余的执行款要回来了,让他来法院领取。张某不知道这剩余的执行款根本不是王作伟要回来的,而是他自掏腰包给张某的。王作伟说:“被执行人无财产可执行,说白了这钱要回来难,张某全家指着这钱生活,不能再拖了。”
记者从王作伟的同事口中了解到,还有一年即将退休的王作伟一直奋战在执行一线,他凭借着多年的办案经验,解决了好多“骨头案”。王作伟自掏腰包给付申请人的行为,让法律更有温度,让执行更有温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