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2月25日,全省法院解决执行难长效机制建设研讨座谈会召开,各中级人民法院院长围绕巩固攻坚“基本解决执行难”成果、建立完善解决执行难长效机制进行了座谈。省高级人民法院党组书记、院长张学群提出,2019年全省法院要坚决巩固攻坚“基本解决执行难”的好成果,继续迈开攻克执行难坚固堡垒的新步伐。
张学群指出,2016年以来,特别是2018年,全省法院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强化政治引领、坚持协调联动、发挥头雁效应、形成有力震慑、做到精准施策、搞好各项保障,以决战决胜的姿态,打响“基本解决执行难”攻坚战、决胜仗。今年是省法院确定的“大干”之年,其中“大干”执行、继续攻克执行难顽固堡垒是主要内容,建立完善长效机制更是执行“大干”的重点任务,也是推动和保障执行“大干”的现实需要。
张学群要求,要切实建立完善解决执行难长效机制,确保解决执行难工作持续、有力、有序、有效地推进。对内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力:要做到找到人,在执行事务服务上着力。在执行事务上着力,有条件的地方,可建立执行事务服务中心,没条件的可在诉讼服务中心设立窗口,实现执行事务服务的常态化、常规化、长效化。要继续坚持接谈接待制度,对接谈接待所涉案件要跟踪抓好落实,认真办理到位;要做到不怠慢,在落实“办事不用找关系”要求上着力。
下一步,随着执行信息化建设的深入推进和执行指挥中心功能的不断完善,要强化各方面的执行管理、严格执行流程节点控制、明确各节点的时效、严格扣审延审审批,做到案件到了执行人员手里后,立即启动执行,坚决落实好省委提出的“办事不用找关系”的要求;要做到优过程,在提高执行办案系统使用水平上着力。下一步要充分借助推进“一化两中心”建设的有利契机,以执行信息化、智能化的大升级促进规范化、流程化上档次、上水平。确保执行过程的可视、可控、可溯,确保每个案件得到持续、有力、有效地推进和执行。要做到制约住,在内部监督管理上着力。进一步完善裁执分离工作机制,确保执行裁判权、实施权由不同的部门行使,通过裁决权规范和制约实施权的运用。强化内部的监督制约和协调配合、强化执行款物管理,全面推广“一案一账号”使用。要做到督得实,在督促检查和执行举报的受理查处上着力。在攻坚“基本解决执行难”的过程中,全省法院加大巡查督导力度,坚持领导包片包案,强化月考核、月巡查、月通报,实现了巡查督导工作的零死角、无盲区、全覆盖。这些做法都是应有之义,要将那些实在管用、行之有效的做法进行总结完善,形成制度。
张学群强调,对外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力:要做到打得准,在增强执行强制性上着力。继续在增强执行工作的强制性上下更大的工夫。要用好用足法律赋予的强制措施,做到精准发力、精确打击,始终保持打击拒执违法犯罪行为的高压态势。要做到看得见,在执行全流程公开上着力。在推进长效机制建设的过程中,进一步总结执行公开的经验做法,深入贯彻依法公开、主动公开、全面公开、实质公开原则,完善执行信息公开平台,拓宽执行信息公开范围,确保执行权在阳光下运行。要做到效果好,在让申请执行人满意或理解上着力。要始终围绕在提高人民群众的满意度上想办法、定措施。各级法院都要高度关注社会方方面面的反映,高度重视人民群众的实际感受,以赢得更多的理解和支持。
张学群要求全省法院,要着眼于练好内功,形成内部的强大合力,同时积极争取社会的广泛支持,进一步形成“共治”大格局。要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坚持“一把手”亲力亲为。切实发挥好“头雁”效应,各级法院党组要把解决执行难工作继续摆上重要议事日程,作为“大干”的重点工作、标志性工作,层层压实责任。要完善执行运行机制,加快推进执行指挥中心的实体化运作。深化对执行指挥中心“上下一体、内外联动、规范高效、反应快捷”整体功能的认识,把执行指挥中心打造成为集决策、发令、指挥、督办为一体的枢纽中心。要提升队伍整体素质能力,打造特别能战斗的执行“铁军”。要坚持把政治建设放在首位,确保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在执行工作中得到不折不扣地贯彻落实。要建立完善单独考评体系,实施有效的奖惩激励。遵循执行工作特殊规律,建立完善单独的考评体系,科学折算换算执行工作任务量。要充分利用社会各方面力量,进一步完善“共治”大格局。牢牢坚持党的领导,借助全社会力量,推动建立完善“党委统一领导、政法委协调、人大监督、政府支持、法院主办、相关部门配合、社会参与”的综合治理执行难“共治”大格局,作为“辽宁经验”的最大亮点,必须更好地坚持并发扬光大。要加强执行宣传,营造良好的社会舆论环境。充分利用法院自媒体以及各级党委宣传平台,加强宣传工作,引导群众增强风险意识和对执行工作的理解,凝聚更加广泛的社会共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