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辽宁长安网
主办:中共辽宁省委政法委员会    承办:辽宁法治报

全省法院将打造“一化两中心”升级版 助力实现减负增效

来源:辽宁法制报 | 作者:严怡娜 记者 关月 | 发布时间: 2019-01-30 09:25

  本报讯 1月22日至23日,省高级人民法院组织各中院院长一行20余人,赴河北法院考察信息化建设、诉讼服务中心建设和执行指挥中心建设,就地召开全省法院“一化两中心”建设工作部署会。省法院党组书记、院长张学群对全省法院“一化两中心”建设作出部署,“一化两中心”建设将作为推动全省法院高质量发展的重中之重。要把工作立足点建立在服务法官办案、服务审判工作上,让 “两个中心”插上 “飞翔的翅膀”,装上 “火眼金睛”,安上 “飞毛腿”,在服务群众,服务执行,服务诉讼、执行当事人方面更便捷、更温馨、更有质量和效率。

  会议指出,“一化两中心”建设是推进法院工作加快发展、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保障。加快信息化建设是落实“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必然要求,是国家发展战略的重要内容,处于人民法院工作的战略性、全局性、基础性地位。此三项工作对全省法院事业发展都具有重要推动和保障作用;“一化两中心”建设是展示法院形象、提高人民群众对法院工作认可度的一项标志性工作。诉讼服务中心和执行指挥中心是人民群众现场感受人民法院工作成效的重要场所,是展示人民法院和法院干警形象的重要平台和窗口;“一化两中心”建设是我省法院工作的短板,必须抓紧补齐拉长。

  据悉,省法院已经制定了相关规划意见,经过两到三年的努力,要进入全国法院第一方阵。信息化建设要紧紧围绕推进网络强国、数字中国、智慧法院建设等重大战略部署,以促进全省法院审判体系和审判能力现代化为目标,到2019年中期见成效,到2019年年底见成果,到2020年年末进入全国法院第一方阵,力争实现更好水平。诉讼服务中心建设坚持系统化、信息化、标准化、社会化、便捷化、人文化,总体上有品位感,功能上有完善感,布局上有雅致感,氛围上有文化感,风格上有特色感,服务上有温馨便捷感,科技应用上有高端实用感,在2019年年底整体建设水平进入全国第一方阵,不少于20%的法院进入全国先进行列,每个市都要有一定数量的标志性的诉讼服务中心。执行指挥中心建设紧紧围绕实体化运作这一核心要素优化升级,健全三级法院上下一体、内外联动、规范高效、反应快捷的执行指挥体系,促进执行工作体系和能力现代化,确保执行案件统一管理、统一指挥、统一协调,力争在全国优化最佳、升级最好,每个市都要打造几个在空间布局、功能优化、指挥有力方面具有标志性的执行指挥中心。

  会议指出,在强力推进信息化建设方面,我省法院要加快构建云网一体化格局,将智慧法院主要数据和应用迁移到省级机关政务云上;要做实电子卷宗随案同步生成,建立覆盖审判执行全流程的工作规范和标准,确保电子卷宗完整可信,满足调阅卷、一键归档、电子送达等审判实际需要;要在今年6月底之前,全面实现全省法院机关办公一体化运转,内部政务无纸化办理;要在省法院以及大连、本溪、盘锦三地法院先行启动试点工作,试点时间规划2个月左右;要推进“移动法院”建设,构建网站、微信、微博和APP客户端等多渠道权威信息发布平台;要狠抓信息化的实际应用,采取技术大比武、集中培训、远程培训等线上与线下、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方式开展应用培训。在全力打造现代化的诉讼服务中心方面,要打造立体式、全覆盖、一体化的诉讼服务中心,建成多样纷呈、特点突出、特色鲜明的现代化布局。确保诉讼服务大厅建设规模达到《人民法院诉讼服务中心技术标准》,满足一站式立案受理、开展多元化解、分调裁、服务审判执行事务、宣传法治文化等功能需要;要突出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建设。推广“枫桥经验”,强化“诉源治理”,坚持把非诉纠纷解决机制挺在前面,让大量矛盾通过前端防控体系消化在萌芽状态;要全面提升诉讼服务信息化、智能化水平。加快推进跨域立案诉讼服务改革,优化网上诉讼服务功能,推动诉讼事项跨区域远程办理、跨层级联动办理,解决异地诉讼难等问题,切实减轻群众诉累。在加快推进执行指挥中优化升级方面,要建设成为上下一体、内外联动、规范高效、反应快捷的执行指挥大平台,作为执行信息来源地、执法实施地使用。将统一管理职能和必要的事务性工作集中,让执行当事人随时能找到人、随时能立上案、随时能办成事、随时能解决遇到的问题,确保各项执行工作有章可循、有制可依。

  会议强调,“一化两中心”建设时间紧、任务重、要求高,全省法院要强化组织领导、目标跟进以及投入保障,要抓紧、抓实、抓深、抓细,确保“一化两中心”建设实打实、硬碰硬、有特点、上档次,在今年取得实质性、突破性的进展。下一步,省法院还要与各中院签订“一化两中心”建设目标责任书,信息化建设实行一票否决,“两个中心”建设要与考核和评先工作进行实质性挂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