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7日,在全国高级法院院长会议上,沈阳市和平区人民法院作为全国84个受表彰的法院之一被授予“全国优秀法院”荣誉称号,这是和平区法院近年来获得的最高荣誉。
近年来,沈阳市和平区人民法院受理案件大幅增加,司法改革任务繁重,群众期待日益高涨,和平区法院党组面对问题迎难而上,面对困难绝不绕行,法院工作从一个亮点到多个亮点,从一项荣誉到多项荣誉,实现了一次又一次的自我超越。全体法官干警夜以继日、加班弃休,以突出业绩展现使命担当,用无私奉献不负信任期待,审执团队紧盯目标不放松,出色完成了工作任务。
回应关注 诉讼服务有新作为
和平区法院持续加强诉讼服务中心建设,构建集登记立案、诉讼辅导、诉前调解、律师服务、信访化解于一体的服务平台,为当事人提供“一站式服务”。配置了“和平小法”机器人,增设智能导诉、诉讼风险评估等设备,在全省基层法院率先开通“12368”诉讼服务热线,为群众提供多元立体、精准全面的诉讼服务。
在诉调对接工作中健全完善覆盖全区37个行政部门、行业协会,105个社区的矛盾纠纷多元化解网络,增设律师调解室,在爱尔眼视光医院设立全市首家民营医院“医患纠纷联调工作室”,推动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和诉讼调解有序衔接,利用驻院、巡回、网络等方式诉前化解矛盾,年化解纠纷近3000件。
进一步推进“分调裁”机制改革,设置快审板块和普审板块,完善案件分配审理模式,该做法在全省法院深入推进“分调裁”视频会议上作交流。2018年,民事快审团队以占比12%的员额力量审结40%的民事案件,部分简单案件30天内即审结。
依法履职 审执工作有新提升
面对案件大幅增加、人员基本不变的不利条件,和平区法院科学配置资源,狠抓精细管理,强化科技支撑,提升保障水平。
2018年12月27日,和平区法院在受理案件数突破3万件的情况下,提前完成全年结案率达到90%以上的既定目标,主要办案指标持续保持全市法院前列。
2016年以来,该院多次开展执行“风暴行动”,在全省法院系统设立首家“微银行”,与区委政法委、区检察院、区公安分局共同召开打击拒执犯罪发布会,在全市法院率先完成第三方评估体系“三个90%、一个80%”的四项核心指标,网络拍卖、执行联动等工作做法受到省高级人民法院肯定并在全省法院“基本解决执行难”工作视频会议上交流发言。
2018年,和平区法院深入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依法打击犯罪,维护社会稳定;民商审判,坚持调判结合,妥善审理破产清算案件,维护市场秩序,服务经济发展;行政审判,妥善化解一批重大关联案件,积极参与区域重点项目、重点工程,维护行政相对人合法权益。
创新实干 司法改革有新突破
近年来,和平区法院党组始终准确把握司法事业发展方向,精准落实上级要求部署,有效回应群众关注期待,坚定推进各项司法改革举措,以改革强动力,向创新要活力。
2015年4月,率先实行、纵深推进立案登记制改革,畅通立案渠道,保障群众诉权,当场立案率超过95%,院长李清杰作为全国3000多家基层法院的唯一代表在全国法院立案登记制改革视频会上作交流发言。
该院率先实行、持续推进审判权运行机制改革,组建新型审判团队,分离行政事务,实现扁平化管理、专业化审判,有效应对案件大幅增加带来的严峻挑战,有效破解案件类型繁杂、同案不同判等难题;率先实行、精准推进司法责任制改革,实现“让审理者裁判,由裁判者负责”,院、庭长办案实行刚性约束,2018年,院、庭长结案12396件,占比41.17%;率先实行、有效推进司法辅助人员管理改革,建立了与法官员额制相适应的司法辅助人员管理制度,审执力量配置更加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