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辽宁长安网
主办:中共辽宁省委政法委员会    承办:辽宁法治报

插上科技的翅膀 实现“弯道超车” 学习考察四地法院“一化两中心”建设有感   

来源:辽宁长安网 | 作者:盘锦市中级人民法院党组书记、代院长 李晓林 | 发布时间: 2018-12-12 10:25

  11月12日至17日,盘锦市中级人民法院党组书记、代院长李晓林随省高级人民法院考察组赴云南、安徽、浙江、江苏四地法院考察学习信息化建设、诉讼服务中心建设和执行指挥中心建设。5天时间参观学习了4家高院、5家中院、3家基层法院及2个派出法庭,收获颇丰。

  在信息化道路的选择上,苏州模式的精髓是方便法官应用,实用性强;浙江模式是互联互通,公检法司与社会各方面大数据互通,法官不出门就能办很多事。尤其是与阿里、腾讯相互提供数据的送达系统最为惹眼。大数据互联互通是趋势,我们要以此为目标,全力争取。

  诉讼服务中心体现便民性。四地法院的窗口分类科学,从收诉状、电子扫描、约见法官到银行收费、邮递送达、最后到“云柜”,处处为当事人着想,方便、便捷。诉前调解形式多样,邀请“全国好人”、人大代表、退休检法人员等参与调解,上千名调解员可网上查询,供当事人选择。

  信息化建设体现技术性。以各地法院为例。浙江省高级人民法院将碎片化信息整合,立案、审理、送达、执行功能模块化处理,形成完整平台,用不同权限解决同一平台上的不同需求。上下级法院电子卷宗交付,法庭记录语音转换技术成熟,上诉案件网上递交音像材料,节省大量人力物力。苏州的法院在后台对扫描文件进行工厂化模式处理,集中编辑目录、文档化处理,不仅节省财力资源,还能主导下级法院信息化同步推进,意义重大。

  我们在推进“一化两中心”中必须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在这一前提下开动脑筋,会有无穷的智慧,更多的新点子,创造出更多的新经验可复制可借鉴。必须以信息化统筹,实现联合共赢。信息化不能碎片化,多头并进重复开发,否则投资多、支出大,应当走联合共赢的道路,拧成一股绳。在信息化投入方面,走弯道超车的道路。以租赁的方式迅速实现由无到有、由有到精的转变,把人员培训好,迅速实现现代化,提高办案效率。必须适应互联网发展趋势。要让一部分法官先去尝试,成立微法院合议庭,摸索经验,审判效率真正提高了,再用绩效考核引导法官应用科技成果,享受科技进步带来的好处。

  我们要以“一化两中心”建设为契机,发挥自身的优势,以最大的热情为当事人服务、为广大法官服务,以最饱满的精神迎接智慧法院建设的挑战,以最快的速度为法官插上科技的翅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