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年逐梦前行,40年砥砺奋进。
改革开放40年来,葫芦岛绥中县这座“小县城”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经济迅猛发展,社会事业全面进步,人民生活明显改善,实现了从封闭、贫穷、落后和缺乏生机到开放、富强、文明和充满活力的华丽转身。
40年后的今天,拔地而起的平安绥中联动指挥中心,作为新时代的产物,作为平安建设的“见证人”,每天都在向人们无声地诉说着一个又一个“解忧故事”。
沙河镇村民向记者介绍“报警坐标”
智能高效的“指挥家”
绥中县委常委、政法委书记刘铸告诉记者:“为了深入推进平安建设工作,绥中县投资600余万元建成了平安绥中联动指挥中心,涵盖综治信息化管理、综治视频会议、应急指挥调度等功能,将开发设计的平安绥中APP公众版、公务版、网格员版、政企版与指挥中心软件系统进行连接,全力搭建区域性综治指挥中心、区域性枢纽平台和实战化工作平台。”
联动、智能、服务……平安绥中联动指挥中心一个个“接地气”的功能浮出水面。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这里的七大特点。
№1.注重联动融合。以中央综治办“9+X”、平安辽宁信息系统为依托,实现了综治与政务联动融合。
№2.注重科技智能。通过GIS地图捆绑房屋、人员等数据信息,为应急救援工作提供数据支撑。
№3.注重服务民生。一组数字显示,指挥中心建成至今,已解答群众政策咨询3534件,受理群众诉求1142件,办结1119件,办结率97%,群众反馈满意率99%。
№4.注重节约成本。打造了一套高效便捷的综治视频会议系统。
№5.注重实战应用。投入20余万元购置了高性能无人机,并利用GIS地图和平安绥中系列APP等功能,实现了科学调度、快速处置。
№6.注重宣传推介。通过新闻宣传,让广大群众通过公众版APP、惠民一号通等渠道反映民生诉求、矛盾纠纷等问题,提高了社会治理公众参与度。
№7.注重考核创新。通过对各乡镇、各部门民意诉求办理情况进行考核,开创了考核督查新模式。
化解矛盾的“效率哥”
绥中县积极创新探索,搭建了一个领先于全省的“移动互联+政务办公”“线上”“微治理”平台——“平安绥中公务版APP”,落户于新成立不久的平安绥中联动指挥中心。实现了政务走着办、移动着办,强化了全县应急指挥调度能力,提高了政务办公效率,方便了群众办事诉求,优化了营商环境建设。
快速全面整治绥中县“电动车占道”问题,对“平安绥中公务版APP”来说就是“牛刀小试”。
今年1月17日,平安绥中联动指挥中心接到市民通过“平安绥中公众版APP”反映,县内新街口路段至葫芦岛商行路段一些电动车商家违规占道经营,将自家商品电动车摆放到人行道和公共停车位进行买卖,严重影响了行人出行和汽车停放。
平安绥中联动指挥中心经核实后将此事件交办给绥中县行政执法局进行处理,执法局领导通过平安绥中公务版APP查看到此事件后,高度重视,不仅对市民反映地点进行处置,还针对全县范围内的人行道和公共停车位私自占用行为进行集中整顿,对国道102沿线电动车商户,使用商品电动车占用人行道和公共停车位的商家进行批评教育,对其商品电动车及障碍物予以扣除,并继续加大巡查力度,对这种私自占用的行为坚决予以制止。此举得到了群众的高度认可和好评。
今年4月,市民通过“惠民一号通”服务反映,绥中县里有几辆拉粪的车,车上的防护措施不严,导致周围产生很大的气味。
接到群众反映后,平安绥中联动指挥中心立刻派出社区网格员进行实地检测,经现场确认,道路污染检查属于绥中县交通道路稽查部门管辖权限,指挥中心随后将民生诉求提交到绥中县交通部门。
办理意见上注明:“请认真调查,及时整顿。”
绥中县交通局道路稽查处副处长王铁介绍道:“我们绥中县交通局在接到平安绥中联动指挥中心的信息后,第一时间对绥中县道路稽查处进行了工作部署,在绥中县各个主要交通路口部署了执法人员,我们第一次对这种污染路面的行为首先进行警告,如果第二次发现,我们将依法依规进行处理。”
如今在绥中县,碰上这样的烦心事,只要通过电话、APP等便民利民通道进行反映后,群众很快就能看到相关部门的处理结果,实现了群众不用去政府就能说诉求,不用见领导就可办实事。
与此同时,为提高受理事件办事效率和结办质量,绥中县还创新督查督办方式,在指挥中心平台,设置了普通、黄牌、红牌督办三个级别,一旦办理事项超过了结办时限,系统就会自动按事件按时间顺序升级为普通督办、黄牌督办、红牌督办,并对给予黄牌督办和红牌督办的单位自动扣分,作为组织部门年终考核的重要依据之一。
眼观六路的“千里眼”
在平安绥中联动指挥中心,点击鼠标,大屏幕立刻就会显现出各地的实时画面,说它是“千里眼”一点也不为过,这是绥中县开展乡镇“雪亮工程”建设的成果。
通过考察学习,绥中县在整合部门现有视频资源的基础上,创新工作方式方法,绥中县委政法委在县财政异常困难的情况下,不等不靠,主动工作,创新探索出一条“部门+新建”的“雪亮工程”建设新路子。
按照“同步实施、同步推进”原则,绥中县综治办将三级综治中心建设试点乡镇一同作为“雪亮工程”建设试点乡镇,并为试点乡镇、村(社区)购买了高清摄像头、监控杆等设备,同时将新建的69个视频监控全部接入三级综治中心,实现了试点乡镇、村(社区)视频巡查等功能。同时,整合公安、教育、水利、铁路等重点领域、部位和行业的视频监控资源1000余个,并接入县级综治联动指挥中心,完善了社会面防控、单位内部防控、视频监控、虚拟社会防控网络。
为确保广大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绥中县在“雪亮工程”每个视频探头下方设置“报警坐标”,报警人可迅速说出所在坐标,及时准确报警;将“雪亮工程”建设与有线电视网络进行融合,建成后将实现“一键报警”功能。
在监控建设踩点过程中,科学设置视频位置,将铁路沿线涵洞、道口、加油站、人员密集区等重点部位全部安装视频设备,确保重点部位安全可控。
绥中县沙河镇一村民指着“报警坐标”告诉记者:“我们都没想过有一天咱们这儿也能安上这个先进的东西,有了这摄影头,就安全了,就是有人想干坏事儿,看到这个也被吓得不敢干了。”
今年以来,绥中县共计利用视频监控协助破获刑事案件30余起,查处治安案件100余起,抓获违法犯罪嫌疑人80多人,协助处理交通事故500余起,服务群众3000余次,辖区人民群众安全感和满意度不断提升。
耳听八方的“顺风耳”
以“综治中心+网格化管理”为基础模式,绥中县被科学地划分成了1638个网格,并分三期与综治中心建设同步推进网格建设。目前,一期试点乡镇、村(社区)共划分网格223个。
网格里有个大事小情,网格员们随时随地与平安绥中联动指挥中心保持着联系。
在试点的乡镇、村(社区),实行着网格“一长三员”制和网格长负责制,由村(社区)班子成员或党小组组长担任网格长,乡镇党员干部担任网格指导员,由党员、村(居)民小组长、大学生村官等担任网格参与员,对流动人口多、管理复杂的网格由乡镇自行配备网格协管员。
这里建立起了独具特色的网格党小组。坚持党建统领原则,突破原有党小组区域限制,以网格为基本单位,采取联合组建或单独组建方式,在一期试点乡镇构建网格党小组107个。同时,健全规章制度,制定了《网格员管理办法》《网格员考核办法》《网格员版APP使用管理规定》等制度,推动了网格化服务管理规范有序。
自2017年12月25日正式投入使用以来,平安绥中联动指挥中心受理了大量广大群众以及网格员反映的各类民生诉求、矛盾纠纷和安全隐患,有效地解决了广大群众在生产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
截至目前,平安绥中联动指挥中心已涵盖了公共视频监控资源整合管理、视频会议、应急指挥救援,综治信息化管理和政府服务管理等功能。同时,作为全省“雪亮工程”建设首个县级区域试点,绥中县将“雪亮工程”建设视频监控资源全部接入到指挥中心,实现了县、乡、村三级综治中心互联互通。
绥中县综治办副主任马文生说:“平安绥中联动指挥中心的成立,开启了绥中县政务办公新模式,开创了综治与政务办公联动整合的新载体,创新了城乡基层社会治理新途径,加快了推进平安城市、智慧城市建设新步伐。”
40年改革开放的实践证明,只有坚持党的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才能凝聚改革的共识,激发改革的活力,释放改革的红利,人民群众的安全感、幸福感、获得感才有保障,才可持续。绥中县委、县政府正坚定不移地深化改革开放,谱写着新时代绥中平安创建工作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