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辽宁长安网
主办:中共辽宁省委政法委员会    承办:辽宁法治报

一座桥!总书记为何飞越千里为她揭幕?

来源:长安剑 | 发布时间: 2018-10-25 09:17

一桥飞架

天堑变通途

23日习近平总书记出

港珠澳大桥开通仪式

宣布

“港珠澳大桥正式开通!”

微信图片_20181025091852

这座“超级大桥”傲视群雄

拥有多项世界第一

55公里,最长的跨海大桥

6.7公里,最长的海底沉管隧道

42万吨,最大的钢结构桥梁

120 年,最长的设计使用年限

在桥梁设计施工中

超过500人的科研团队共完成

项目创新工法31项/创新软件13项/创新装备31项/创新产品3项/申请专利454项

习近平总书记将这座桥称为

圆梦桥、同心桥、自信桥、复兴桥

微信图片_20181025091857

为什么这么说?

圆民生发展之梦

惠民,是它与生俱来背负的期许

三地“1小时生活圈”

珠三角一体化

将重塑三地居民的生活

住在珠海上班在港澳

港澳同胞在内地养老

抑或是周末到“美食之都”

就近吃顿大餐、逛逛街

不再因为海水阻隔而思虑再三

微信图片_20181025091903

发展,是它始终坚守的使命

加速港珠澳三地的市场流动

一度梗塞的物流业血脉将更畅通

虎门大桥拥堵造成的发展瓶颈

将随大桥的分流而缓解

香港机场“揽货”的效率也将节节高

海外货物不再只能存在

仓库紧张、成本高的香港

珠海的保税仓将成为更优的转运选择

微信图片_20181025091907

大桥打通发展的经脉

有助于加速市场间各生产要素

以及生产产品的流动

整个市场的活力由此被激发出来

更强的经济增长动力

更飘红的经济数据

更美好的生活

滚滚而来


同炎黄子孙之心

中国的土地不会海外孤悬

一桥连接珠港澳

连起的不仅是生活和经济

更连着心

悠悠千古

从此以后零丁洋中

无人伶仃

微信图片_20181025091911

带着大陆和港澳共同的发展心愿而来

在“一国两制”框架下

三地首次合作共建的超大型跨海交通工程

全面推进三地互利合作挽起了手臂

横跨零丁洋的大桥

支持着港、澳融入国家发展大局

大桥撬动了中国最有经济活力的大湾区

让三地联系得更加紧密

这个拥有7000万人口的经济区域

年度GDP约合1.51万亿美元

是旧金山湾区的两倍

超过了澳大利亚、西班牙或墨西哥的国民经济规模

它所连接的大湾区

向泛珠三角乃至东南亚部分地区辐射

未来是中国版“硅谷”“华尔街”

乃至下一个世界经济发展的新引擎

微信图片_20181025091914

虽制度不同

但港珠澳大桥连接的地方

将成为炎黄子孙共同的骄傲

人同此心

今日一桥能连接零丁洋畔三地

明日一桥未必不能贯通

台湾海峡的两岸


坚定奋斗沉淀的自信

逢山开路 遇水搭桥

中国走过一个个坎

靠的就是这种精神和自信

港珠澳大桥

从设计到建设历时14年

解决了许多世界级的难题

这片水域台风多发

每年穿洋而过的

台风、大雾、强对流天气

让大桥有效作业时间只有200天左右

微信图片_20181025091919

海底隧道全长约6.7公里

33节沉管对接而成

每一节重达8万吨

比航空母舰还要大

就是在这样的建设条件下

大桥建设者们整整花了4年

创造了“一年十管”中国速度

今年9月

16级的台风“风王”山竹

呼啸袭来

在网友的一片担心中

大桥毫发无损

微信图片_20181025091922

抗风能力16级

抗震能力8级

使用寿命120年

……

一项项逆天的数据背后

是无声的承诺

更是自信地宣誓:

我们能奋斗、会创新

再大的风浪来袭

我们也有

勇夺世界第一的志气!


连接沟通引领的复兴

在中国,交通二字

从来就不仅仅代表车水马龙

而是

交流和沟通

是互通有无

港珠澳大桥就是经典一例

上下五千年

从车同轨马同轴

到长安西去的驼铃声声

郑和宝船的号角齐鸣

再到人尽皆知的

“要想富先修路”

交通从来不是为了扩张和掠夺

而是通商与通友

交通总是发展与复兴的前奏

微信图片_20181025091927

而一些国家的历史词典里

交通却并无此意

十字军铁蹄下踏出的道路

是东方的财富与版图

新大陆白帆中驶过的航道

是鲜血浸透的棉花与矿藏

用西方的惯性思维看中国的路

往往南辕北辙

微信图片_20181025091931

历史会证明

中国复兴架起的桥梁

将跨越隔阂与冲突

跨越种族与文明

跨越争吵与风浪

中国之路

连接世界

沟通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