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现场
在10月15日召开的全省法院全面深化司法体制改革推进会上,沈阳市中级人民法院、盘锦市中级人民法院、沈阳市沈河区人民法院、瓦房店市人民法院、凌海市人民法院、调兵山市人民法院分别围绕基本解决执行难、审判管理、司法公开、“分调裁”改革、司法责任制改革和院长办案新机制等交流经验。为此,本报对其中的亮点经验进行展示。
先进经验:深化执行机制改革,助力决胜基本解决执行难 交流单位:沈阳市中级人民法院
1月至9月执结数同比增加超八成
2016年以来,根据深化司法体制改革总体部署和开展基本解决执行难工作安排,沈阳市中级人民法院党组以深化执行机制改革为抓手,创新工作方式,多措并举,攻坚克难,决胜基本解决执行难取得突破性进展。2016年以来,全市法院执结案件146049件,执行到位金额239.85亿元。今年1月至9月执结45506件,比前两年同期执结数增加83.27%。
据了解,沈阳中院在执行方式上巩固和规范裁决权与实施权分离,由审监二庭通过执行异议审查对执行实施行为予以有效监督,对执行异议、复议案件进行审理及裁定,解决既是“运动员”又是“裁判员”造成案件执行的信任危机。同时,建立执行长负责制,落实责任,强化规范。还积极推进繁简分流机制改革,“简”出效率,“繁”出精品。
在“金雕查控网”建设上继续深化,与驻沈34家银行联网开通网络查询业务,24家银行实现网络冻结、续冻、解冻、扣划业务的基础上,与国家知识产权局、沈阳公积金管理中心等48家单位实现网上信息交换。两年来通过“金雕查控网”查询知识产权等案件信息419639件,冻结账户12942笔;辖区法院创新执行措施,与阿里巴巴公司合作,研发建立执行智能化办公系统,积极引入新浪网“执行天眼”系统,联合中国移动推出惩治失信被执行人专属定制“失信彩铃”,解决被执行人难找问题;推进网络司法拍卖,通过网络司法拍卖平台对3687件执行标的进行网上拍卖,成交1369件,成交金额21.25亿元,溢价率848.55%,节省佣金7119.85万元。
先进经验:创新和加强审判管理促进审判质效的提高 交流单位:盘锦市中级人民法院
今年前三季度结案率列全省第一
近年来,盘锦市中级人民法院大力创新和加强审判管理工作,创新管理模式,强化管理效能,创建了一套既符合自身工作实际又能高效运行的新机制和新方法,抓出了成效。自2015年以来,盘锦市两级法院年度结案率保持在85%以上、审限内结案率保持在95%以上、一审服判息诉率保持在80%以上;在案件数量大幅增长的情况下,审判质量和效率仍保持良性发展趋势,各项指标值位居全省前列;今年前三季度,全地区结案率达到81.23%,位列全省第二位,市中院结案率达到88.28%,位列全省第一位。
据了解,盘锦中院以审判权运行机制改革为契机,不断健全和完善审判管理的制度体系。制订了《盘锦市中级人民法院关于审判管理工作规定》《盘锦市中级人民法院关于加强基层人民法院审判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等规章制度。并通过制订《盘锦法院办案过错责任追究办法》《关于改判、发回重审、指令再审、提起再审的各基层法院案件差错认定办法》等规章制度对所有改判或发回重审的案件、进入再审的生效案件以及对基层法院改判、发回重审的案件,进行差错认定,凡是做出差错认定的案件,均移送监察室对责任人予以追责。
此外,认真开展案件质量评查和庭审评查“两评查”活动,规范司法行为;依托信息化技术,通过网络系统的强大功能,实行诉讼活动的信息化管理和数据加工,加强了案件流程管理,提高审判效率;建立了有效的约束和激励机制,发挥了考评的正确导向作用。近年来,盘锦中院所有人员的晋职晋升均以绩效考评作为主要参考因素。
先进经验:以积极开放的姿态深入推进司法公开 交流单位:沈阳市沈河区人民法院
今年以来庭审直播数量居全省之首
近年来,沈阳市沈河区人民法院以司法改革为动力,以信息化建设为支撑,以积极改革的姿态推进司法公开,取得了明显成效。今年以来,共有4971件案件进行了庭审直播,数量居全省法院之首,共在网上公开裁判文书10461份,为公众有效获取、查阅提供了方便。
沈河区法院构建了以诉讼服务大厅、12368热线为主要内容的立体化诉讼服务网络,设置“ITC诉讼服务自助平台”“当事人文书送达平台”和“案件材料流转平台”,推进诉讼服务中心提档升级,服务群众零距离;设立“诉前联合调解中心”,推动诉调对接向线上转移;借助科技优势,研发了“一案一人一户”新案款管理系统。通过司法公开倒逼法官加强能力建设,今年1-9月,该院共受理各类案件37078件,结案20905件,80名员额法官人均结案261件,审限内结案率99.6%;依托信息化跨越“技术关”,满足法官的办案需求,为深化司法公开提供了科技保证。
先进经验:推进“分调裁”改革破解发展难题 交流单位:瓦房店市人民法院
诉调对接体系助纠纷与案件分流
2016年以来,瓦房店市人民法院把推进繁简分流和调解速裁工作作为深入推进司法体制改革工作的重要内容,取得显著成效。今年前三个季度,全院结案同比增加1700余件,结案率提升15个百分点,存案同比减少3100余件,存案减幅高达40%。诉调对接中心诉前调解结案和快审速裁中心结案合计2500余件,占全院诉讼结案数量的37%。
2017年,瓦房店市法院升级改造诉讼服务中心,诉调对接中心以“有事好商量”为核心理念,依据纠纷特点与对应工作模式设置“好商量”“肯商量”“能商量”“得商量”4大调解功能区。快审速裁中心实行“速送、速调、速审、速判、速结”,在最短时间内使简单案件得到化解。在7个农村人民法庭设立诉讼服务站和诉调对接工作站,将农村矛盾纠纷和案件就地分流化解。自今年1月开始,凡是来院起诉的民事纠纷,只要属于法院调解的范围,一律在立案窗口引导至诉调对接中心进行诉前调解,实现纠纷与案件的分流。
为完善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畅通纠纷解决渠道,今年5月,瓦房店市委政法委与该院、市司法局联合出台《关于建立瓦房店市诉调对接网格化体系的实施意见》,在全市范围内建立网格化诉调对接体系。
先进经验:探索建立新型司法权运行监管机制 交流单位:凌海市人民法院
实现连续多年无长期未结案件
今年以来,凌海市人民法院严格按照上级法院部署,在巩固已有司法改革成果的基础上,积极推进以司法责任制为核心的司法体制综合配套改革。充分调动了干警的积极性,改革效能进一步释放,截至今年9月底,该院结案率为91.23%,执行质效稳步提升,连续多年无长期未结案件。
深入推进优势互补的新型审判团队建设,该院组建16个以员额法官为核心的审判团队;全面落实法官主体责任,院、庭长对未直接参加审理的案件不再审核签发裁判文书;坚持有序放权与有效监管相统一,探索构建新型司法监管机制,完善法官、司法辅助人员绩效考核评价体系;严格落实院、庭长承办案件数量,院、庭长已成为办案主力。截至目前,该院60%以上的案件由院、庭长承办,对确保案件质效发挥了关键作用;制定《凌海法院关于落实以审判为中心,推进庭审实质化改革的若干意见》,推进以审判为中心的诉讼制度改革;建立速裁团队,实现了简案快审,难案精审,构建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大力推进审判数据管理平台、执行指挥中心实体化运行、数字化法院升级改造建设,将案件重要信息对内置于法院管理者监控之下,对外置于人民群众监督之下。
先进经验:院长办案新机制引领司改新常态 交流单位:调兵山市人民法院
院、庭长全额办案制发挥积极作用
2016年以来,调兵山市人民法院结合案件剧增实际,积极探索破解矛盾,提升案件质效新路径,实行院、庭长回归审判一线,打破按比例办案工作模式,全额办案,引领、示范、指导、带动干警主动多办案、办好案,发挥了积极推动作用。
2016年,该院实行院、庭长承办案件,19名院、庭长和4名法官办案,审结2098件,人均结案91件,结案率95.8%。审判质效大幅提升。2017年,该院实行院、庭长全额办案制,共23名办案法官审结2529件,人均结案109件,结案率95.5%,其中院领导办案794件,占比为31.3%。今年1-9月,23名办案法官审结2252件,人均结案98件,结案率74.3%,与去年同期相比,审判质效运行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