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辽宁长安网
主办:中共辽宁省委政法委员会    承办:辽宁法治报

辽宁省未成年人强制隔离戒毒所工作侧记

来源:辽宁法制报 | 作者:记者 石健 通讯员 于 | 发布时间: 2016-05-04 15:02

  编者按:为使广大读者深刻了解毒品危害,理解支持戒毒工作,本报即日起将陆续推出系列报道,讲述戒毒警察的故事,反映吸毒人员的表现,展现戒毒工作的成效。

  辽宁省未成年人强制隔离戒毒所位于沈阳市西郊,隶属于辽宁省马三家强制隔离戒毒所,是我省唯一收治未成年戒毒人员的场所。2009年担负戒毒工作任务至今,该所全体警察用信念和行动铸就了听党指挥、勇于担当、攻坚克难的忠诚本色,用赤诚和奉献展现了为民服务、务实工作、公正廉洁的精神风貌。

  多年来,上级对于未成年人强制隔离戒毒所的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先后授予其“辽宁省社会综合治理标兵单位”“辽宁省人民满意的政法单位”“辽宁省司法行政系统先进基层党组织”等荣誉称号,并授予强戒所所长王玉科等同志“全国监狱、戒毒系统先进个人” “辽宁省司法行政系统优秀共产党员”“辽宁省司法行政系统坚持群众路线,走基层,树典型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

心理咨询师与戒毒人员交谈

  默默耕耘 无私奉献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一个好的集体,更离不开一个优秀的党组织。

  当下,“两学一做”活动正拉开序幕,强戒所党总支叫响了“向我看齐”“一名党员就是一面旗帜”等口号,团结带动全体警察忘我工作。

所长王玉科

  强戒所所长王玉科作为党总支书记、所长虽然家里住址离所区较远,但他始终坚持每天提前一小时到所,深入戒毒管理区域仔细巡查一遍。“我们单位一百多名同事,家都分布在沈阳各地,有的离得远的一天得有五个小时在路上,但是大家都没有怨言,克服困难,作为单位的带头人,我更应该这么做。”

  在强戒所,早来晚走已经成为干警们的习惯。夜间值班,王玉科坚持深入一线查岗4次,督促警察在岗在位、尽职尽责,同时也为其他所队干部树立了榜样。长年在一线工作,王玉科患上了腰腿痛病,病情严重时,他边吃药挺着边投入工作,身边的同事看到这种情形,劝他回家休息,他总是摇摇头说:“场所安全稳定比我的身体更重要。”历年年三十儿晚上,他都坚守岗位,与戒毒人员共度佳节,唯独冷落了家中妻儿。他是一个孝顺的儿子,但老父亲从外地来沈看病,他却没有时间陪伴;他也很想做一个合格的儿子和丈夫,但为了自己的本职工作,妻子住院做手术,他却无法在身边照料。对此他心怀愧疚,但却依然无怨无悔,在事业家庭难以兼顾时,他舍小家顾大家,为的是确保一方平安。

  无怨无悔 攻坚克难

  因为长期吸食、注射毒品,戒毒人员入所前身心受到严重损害,普遍患有呼吸系统、免疫系统、神经系统等方面的疾病。受场所医疗条件限制,为保证突发重症戒毒人员能够得到及时有效治疗,该所警察要经常往返于戒毒场所与市区医院之间。

  期间,有的戒毒人员大小便失禁,警察毫无顾忌亲自上手处置;有时戒毒人员失去自主行动能力,警察没有怨言轮番上阵援助;有的戒毒人员需要住院治疗,警察要分班实施24小时不间断监护,这意味着每名警察要有24个小时坚守岗位,彻夜不眠,这其中的辛苦可想而知。“从事警察这一职业,本身就意味着奉献,对于当初的选择,我无怨无悔,工作苦一点、累一点,算不得什么,我要对得起头上的警徽……”该所戒毒大队大队长金山在接受采访时这样说。他们就是这样以苦为荣、以苦为乐,用勇于担当的责任意识和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书写着基层司法行政戒毒干警勇于战斗、攻坚克难的精神。

  科学矫治 融化“坚冰”

  为更好地帮助戒毒人员修补亲情,融入社会,树立决心,戒除毒瘾,该所根据戒毒人员个性特点确定矫治目标、制定矫治措施,并取得较好成效。警察林荣政注意到,大年初三是戒毒人员张某某18岁生日,为此,林荣政提前几个月着手准备,在张某某毫不知情的情况下,于2016年大年初三当日,将生日蛋糕带进戒毒人员春节期间文化活动场地,组织全体戒毒人员为张某某庆祝生日,并播放了其家属事先录制好的祝福视频,使张某某的心灵受得了极大的震撼,流下了感动的泪水,也使在场的戒毒人员为之动容。这种以人为本的管理方式和无微不至的亲切关怀,使戒毒人员深受触动,每年的“6·26”国际禁毒日,许多戒毒人员都走上讲台,结合自身实际,讲述毒品危害,表达戒毒决心。许多戒毒人员坐在台下,陷入沉思,为自己曾经的愚昧和无知感到悔恨。

  记者在采访中,听到了有关戒毒学员张某的故事。2013年3月的一天晚上,张某偷偷溜出门想去购买毒品,被父亲发现了,父亲在追赶张某的过程中,不慎从楼梯滚落,右侧胯骨当场折断。在送父亲去医院的路上,父亲含泪对张某说:“儿子,只要你不吸毒,把毒品戒了,好好过日子,别说摔断我一条腿,就是我两条腿都断了也值得。”那一刻,张某被父爱深深地打动了,悔恨的眼泪滑落下来,他对父亲说:“对不起!我错了!我再也不吸毒了。”可仅仅停吸了两个月的时间,张某禁不起毒品的诱惑又复吸了。

  也是在同年的9月25日,张某因吸毒被公安机关拘留十天。张某的母亲在得知这一消息后,突发心脏病住院了。当时的张某并不知情,家人都瞒着他。直到张某解除拘留的当天,张某的家人才告诉他母亲的病情。张某来到医院看到母亲的一刹那,愣在了原地,母亲枯黄的面容、凹陷的眼窝、白了一大半的头发让张某的心像针扎一样的疼,张某不敢在医院呆下去了,跑回家中,脑海中全是病房里的那一幕。张某只觉得头像要爆炸一样,脑子里有个声音在不停地指责自己:“都是你干的好事,都是你……”深深的悔意让张某只想惩罚自己,他拿起了菜刀疯狂地砍向了自己……几经波折,张某来到了未戒所,就这样,一个被毒品毒害极深的人,如今在干警们的帮助感化教育下,已经成为了所里的优秀学员。

  不忘初衷 服务社会

  在做好所内戒毒人员教育矫治工作的同时,戒毒所充分发挥司法行政戒毒的独特优势和阵地作用,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不断加强所内所外两个宣传教育阵地建设。戒毒所干警先后走入沈阳理工大学等高校开展禁毒知识讲座,详细介绍毒品的种类和危害,并结合戒毒人员实际事例对吸毒成瘾难戒特点进行讲解,帮助引导青年学生认清毒品危害,自觉远离毒品。

  同时,戒毒所邀请辽宁省高级人民法院高级法官周文生来所举办法制教育讲座,结合大量真实的案例和触目惊心的事实,讲解法律相关问题、开展现场解答咨询,帮助引导戒毒人员树立正确法治观念,养成良好生活方式,树立戒毒决心,脱离毒品困扰,重新融入社会。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该所在连续8年实现无毒品流入、无戒毒人员脱逃、无非正常死亡、无所内案件、无生产安全事故、无重大疫情的“六无”工作目标的同时,进一步传递了正能量,树立了司法行政戒毒场所良好社会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