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心谢谢鞍山铁东的公安民警,让我们全家真正感受到人民警察为人民背后的意义。”8月10日上午,来自河北承德的陈大爷一家驱车8个多小时再次来到辽宁鞍山,只为送上对鞍山市公安局铁东分局民警的感激之情。
他乡鳏居 老人为谋生求助民警
8月3日上午10时许,户外温度达到39摄氏度的辽宁鞍山经受着前所未有的“烤”验。铁东公安分局巡特警大队民警党勇和辅警们一如往常在闷热的火车站进行日常执勤。突然,一位满头大汗的老人急匆匆地来到党勇身边,用颤抖的双手一边指着手里破旧的临时身份证,一边手指着火车站窗口比划着。交流几句后,党勇发现老人表达不是很流畅,便立刻拿出随身的纸笔,示意是否能通过写字进行沟通,老人连连点头。就这样,他俩开始“你一言我一语”地交流起来。据老人描述,他叫陈建国(化名),60岁,想要办一张临时身份证。可是窗口却办不了这个事,所以向民警求助。
随后,党勇便陪着老人再次来到打印临时身份证的窗口一探究竟。铁路窗口工作人员再三尝试,仍然找不到其任何信息。党勇安抚老人情绪后,便向上级领导汇报,寻求更多渠道帮助老人。
为了更有效地帮助老人寻找身份信息,党勇与铁东公安分局胜利派出所所长穆元锋取得联系。通过鞍山市公安局、铁东分局相关部门和胜利派出所与老人户口所在地承德警方的多次交流和奋力配合, 寻找终于取得了阶段性进展,找到了当地所属户籍派出所。
拨开“人海” 一笔一画勾勒出团圆模样
“和老先生交流中得知,30多年前,他的父母去世后,怕给姐姐家带来负担,自己就离开家乡承德,辗转漂泊来到了鞍山,靠打工为生,日子过得非常拮据。总想着赚多点钱,再衣锦还乡,可这个愿望一拖就是30年。”党勇回忆与老人的“谈心”时说,“这么多年,他始终漂泊在鞍山、辽阳等地,能够证明身份的就只有一张破旧的一代身份证和2016年曾打印出来的临时身份证。这次想要打印新的临时身份证也是为了面试新工作之用。”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正值午间,胜利派出所副所长高杰热情地将老人请到派出所食堂一同用餐,还细心地给老人递上水和纸巾。老人连连点头表示感谢。与当地户籍派出所取得联系后,穆元锋也与相关部门同时进行后续线索寻找。由于陈建国老人离开家乡时,和姐姐的户口没在一起,这给查找增加了更大的难度。
功夫不负有心人,在经过近4个小时的大量排查后,民警最终拨开“人海”,找到了老人口中唯一的亲人陈桂香(化名)。当民警拨通外甥刘海洋(化名)电话,说出舅舅的名字时,电话那端一度哽咽,并与身边的妈妈报喜:“妈,舅有消息了,终于找到他了。谢谢警察同志,我们这就来接他回家。”
放下电话,穆元锋欣慰地看着老人,又在纸上与之交流:“找到老姐姐了,外甥现在就从承德赶来,安心等待。”老人双手合十不住地表示感谢,在场民警纷纷击掌庆贺。
等待的时光总是那么煎熬,为了缓解老人的紧张情绪,高杰特地带着他精心洗漱一番。看着镜子里面整洁的自己,陈建国老人挺了挺腰板,看着高杰和民警们露出了会心的笑容,老人工工整整地写下了“我想回家”的心愿。8个多小时的车程,外甥、外甥女等一行四人赶到了胜利派出所。下车的一瞬间,多年的想念都化成了激动的泪水和深情地相拥。
刘海洋拉着舅舅的手激动地说:“我们通过各种途径找舅舅的消息好多年了。老妈妈现在也年近古稀,手足之情,成了她魂牵梦绕的唯一心愿。真的,真的,真的太感谢鞍山的公安民警了,我们家终于团圆了。”人间大爱始于笔尖,融于心间。手捧着每位民警和陈建国老人“谈心”的记录,刘海洋激动之情溢于言表。临别时,老人一家和民警拍下了时隔30年重聚的全家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