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辽宁长安网
主办:中共辽宁省委政法委员会    承办:辽宁法治报

热血军旅情怀 铸就政法之魂

来源:辽宁长安网 | 作者:记者 李滢乐 王大海 马琳 任晓霞 孙程超 孙硕辰 | 发布时间: 2018-08-01 14:52

  编者按:

  热血和奉献谱写壮丽史诗,忠诚和信仰铸就光辉征程。

  有这样一群人,他们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用实际行动诠释着军人的情怀与担当。

  在这个节日里,辽宁长安网推出“八一建军节”策划,将镜头对准从部队来到政法系统的“老兵们”,记录他们在平安建设中“退役不退志,退伍不褪色”的光荣品格。

  关键词:为民

  感念部队情 永葆爱民心

  人物:邢志福

  职务:本溪市拘留所管教民警

  速写:从人民子弟兵到人民警察,邢志福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重要的位置。

邢志福

邢志福

  在警察队伍中,有一群被称为“老转”的军队转业干部。本溪市拘留所管教民警邢志福就是这样一位“老转”。离开军营那天,邢志福哭得很伤心,他说:“从军20年,我舍不得这身军装。部队给了我最宝贵的东西,那就是忠诚、踏实、坚持。”

  1998年,邢志福转业后穿上警服,成为本溪市拘留所的一位管教民警,从军人到民警,邢志福有过不适应。他曾顶着寒风在拘留所周边巡逻,调解纠纷被误解……然而,来自山村、出身贫苦的他,深知老百姓的不易;在部队深深体味过鱼水深情的他,也深知爱人民的真谛。

  今年1月,小安因为吸毒被行政拘留15天,邢志福在拘留所认识了这个小伙子。邢志福了解到,小安因交友不慎,父母对其疏于管教,走上了吸毒这条路。父母知道他吸毒后,整日以泪洗面、无计可施,结婚两年的妻子知道后,也带着不到一岁的儿子回到了娘家,要和他离婚,整个家庭濒临解体。邢志福感到极大地惋惜。他立志要挽救这个涉世未深的小伙子。

  为此,邢志福专门为小安找来了心理咨询师,让他静下心来,好好进行反思,并联系小安的妻子。但是,当邢志福向小安的妻子表明身份后,她就挂断了电话。于是,邢志福主动找小安的妻子谈心,经过多次面对面地沟通、劝说,小安的妻子终于同意给小安改错的机会。

  回到拘留所,邢志福对小安说:“家庭没有放弃你、亲人没有抛弃你、社会没有嫌弃你,大家都在等着你。”

  句句暖心的话语,让小安低下了头,并流下了热泪,主动写了悔过书,说出了吸毒的危害,并痛下决心今后再不吸食毒品,重新做人。

  就这样,一个濒临破碎的家庭,一个误入歧途的灵魂,被邢志福挽救了回来。

  脱下军装,依然是军人作风,这背后是邢志福执著的意志和信念。

  关键词:守护

  傲骨铸忠诚 铁肩担正义

  人物:周贵祥

  职务:营口市中级人民法院立案一庭副庭长

  速写:周贵祥在部队的熔炉里练就了铮铮铁骨,无论是军中硬汉还是法院尖兵,不变的是那份永葆忠诚的本色。

周贵祥

周贵祥正在服务群众

  他,曾经是军人,手握钢枪利刃,扎根部队。从军营到法院,他始终坚守一个信念:做人民的忠诚卫士,做法律的坚定捍卫者。

  他叫周贵祥,现任营口市中级人民法院立案一庭副庭长。

  1981年,他参军入伍;1998年,周贵祥转业来到营口市中级人民法院。

  今年,是他到营口中院的第20个年头,这20年中,他从助理审判员、审判员,再到副庭长。细致、依规、严谨是同事对他的印象。

  此前,周贵祥从事刑事审判工作。几年来,他先后参与审理了省高级人民法院指定管辖的“6·07”“10·23”“10·05”等重大涉黑案,成功主审了涉案毒品60公斤的“12·02”制造、贩卖毒品案。

  其中主审的一起毒品案,仅侦查卷宗就多达2万余页。为了尽快审理,他不分白天黑夜地连续阅卷,对每一份证据都详细地写下了阅卷记录。

  2017年,他审理的一起贩毒案中,其中有一名被告人任某在整个侦查及庭审过程中均是零口供。周贵祥从毒品上线的供述、邮寄单、快递单等客观证据固定了该被告人的贩毒事实,虽然没有口供,但其他证据已经形成了完整的证据链条。最终,被告人任某受到了应有的法律制裁。

  自调任至立案一庭以来,周贵祥深刻意识到立案庭作为全院案件的进口,发挥着基础性服务作用。

  周贵祥在工作中认识到,不能机械化依规处理案件,而忽视做好当事人息诉服判工作,这样很容易出现原本公正的判决得不到当事人理解认同,甚至出现上访缠诉的情况。

  从因家务琐事大打出手,感情濒临“破产”的婚姻纠纷;到多子女家庭因赡养异议而产生的亲情“债务”纠纷;再到发生在邻里间的“家常小事”,无论是对重大案件的风险评估分析,还是以柔性化手段化解情感纠葛,周贵祥始终秉持从有利于社会和谐稳定大局出发的理念,避免发生不稳定事件,主动服务,超前化解。

  关键词:付出

  年少从军行 今朝综治人

  人物:赵振昌

  职务:盘锦市综治办副主任

  速写:不论工作繁简难易,赵振昌都尽心尽力。无论环境如何变化,在他身上都能展现“对党忠诚、热爱人民、英勇善战”的作风。

盘锦市综治办副主任 赵振昌

赵振昌

  1982年11月,原赤峰守备区某师某团炮兵连迎来了许多新战士,来自大洼县(现盘锦市大洼区)的赵振昌就是其中一员。穿上军装的那天,赵振昌终于圆了从军梦。

  2011年,赵振昌从军满29年,虽有万般不舍,也必须服从大局,他正式脱下军装,离开了部队。正团职军官离开部队有多种选择,在赵振昌面临选择的时候,他说自己没有过多的犹豫,也不需要纠结,“人人都有家国情怀,先有国后有家,我报效祖国也要建设家园。”

  于是,为了能回家乡孝敬母亲、为了回报父老乡亲、为了那份割舍不下的乡情,赵振昌选择了转业安置。在他看来,只有为家乡建设发展多作些贡献,这样的人生才更有意义。

  2011年2月,赵振昌转业回到家乡任盘锦市综治办副主任。7年间,赵振昌分管过处置防范非法集资、纪检监督与执法督查、社会综合治理等多项工作,每次分工调整都是新的考验和挑战。在政法委机关工作,需要很高的运用法律、落实政策、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水平。为此,赵振昌努力学习政策法规,系统学习法律知识。

  赵振昌在接待群众来访时,总是细心倾听、耐心释法。分管处置防范非法集资工作一年多,他共接待来访群众300多人次,认真负责做好政策宣传、沟通协调、案件督办、善后处置工作。

  在分管纪检监查与执法督查工作时,赵振昌敢于发挥执法监督作用,勇于担当,对发现执法行为不规范、执法作风不端正等问题的公职人员进行了纠正和处理,对问题单位发执法监督建议,对问题较严重的干警进行诫勉谈话、个别给予纪律处分,促进公正、廉洁司法。

  赵振昌说,只要把工作完成,付出多少都是值得的,只有把工作做好,才无愧于自己最初的选择。

  关键词:钻研

  延续军人本色 但看剑胆琴心

  人物:李桂芝

  职务:葫芦岛市人民检察院政治部副主任兼干部处处长

  速写:制服变了,岗位变了,但是那份忠诚与担当却从未改变。她用坚韧刻苦和不辞辛劳完成了从优秀军人到出色检察干警的华丽转身。

  “我在这个岗位上就是为检察干警服务的,每一件工作都关乎他们的切身利益,容不得一丝马虎。”葫芦岛市人民检察院政治部副主任兼干部处处长李桂芝如是说。

  2011年,李桂芝结束了26年的军旅生涯,从部队转业来到了葫芦岛市人民检察院。7年时间里,李桂芝用满腔的热情和执着延续着军人本色。李桂芝一路摸索前行,通过不断学习,在最短的时间里从一个门外汉变成了一个内行人。

  2017年,葫芦岛市成为省司法体制改革试点地区。这一年,李桂芝被调整到干部处工作。千头万绪的干部工作,任何一项政策性都很强,每一件事都是大家关注的焦点,要求必须做到准确无误。

  一年时间里,李桂芝放弃了所有的节假日,带领一名干警完成了全院员额检察官薪资的套改、员额检察官等级转换、员额检察官等级晋升、检察官助理任命及套改工作,所有工作都在规定时间内一次性完成。

  李桂芝的爱岗敬业、雷厉风行、勤于钻研是出了名的。李桂芝把所有的精力都用在了工作上。周末和节假日,她很少休息,办公室里总有她伏案工作的身影;下班后,单位属于她的那扇窗口往往最后一个熄灯,甚至很多时候会亮到深夜。那扇明亮的窗,引领了葫芦岛市人民检察院勤政务实的工作作风。

  “干部处的工作,以前我没接触过,所有的东西都是一点点建立、一点点完成。”李桂芝说。

  从事检察工作以来,李桂芝从普通干部到中层领导,从办公室、机关党委到干部处,她一直告诫着自己,初心不能变,承诺不能改。

  7年风雨兼程,李桂芝用剑胆琴心铸就了一名检察干部的忠诚,诠释着一名共产党员的本色。用那份决心和从容,谱写着铁肩担道义的勤廉兼优之歌。

  关键词:克己

  部队里淬炼 扎根在一线

  人物:张殿宽

  职务:丹东市公安局振安分局五龙背派出所教导员

  速写:部队培养了张殿宽吃苦耐劳、勇往直前的精神。从部队转业到公安工作,他以军人冲锋的状态,不断地学习,不断地在实践中总结思考。

张殿宽(左)与民警研究工作

张殿宽(左)与同事研究工作

  最近几天持续高温天气,但是丹东市公安局振安分局五龙背派出所教导员张殿宽还是每天带着民警顶着烈日到辖区内宣传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搜集黑恶线索。

  张殿宽今年56岁了,1992年转业入警,在警察这个岗位上已经工作26年了。他从民警到派出所副所长、所长、教导员,始终奋战在公安第一线。

  在丹东市公安局当治安民警时,他办理的“黄赌毒”案件最多、质量最高;在太平派出所任刑侦治安副所长期间,每年都带领刑侦治安组超额完成破案、捕诉、拘留各项工作任务;在九连城派出所任所长期间,抓队伍管理、热情服务百姓,工作亮点多次在全市局被推广。

  作为一名基层派出所教导员,张殿宽以“抓关键、暖警心”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把民警的困难当做自己的困难去解决。民警小程是从外地考入丹东的民警,在丹东举目无亲,也没有成家,因长期租房居住,生活有一定的困难。张殿宽发动亲朋好友给小程找到了对象成了家。张殿宽用人性化的工作,给民警及其家庭带来了无限温暖,使队伍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不断提高,有力促进了各项业务工作的有力开展。

  日常工作中,张殿宽总是用一句话来要求自己,那就是“做好自己该做的”。

  作为一名基层派出所教导员,他始终坚持以身作则、忠于职守,以自身的魅力,带领全所民警共同努力工作。今年3月执行安保任务,张殿宽连续6天在派出所值守,第7天半夜,他突感身体不适,上肢和下肢不听使唤,他硬是坚持到凌晨,所长于忠伟在外执勤回来,他才去医院,到医院经检查是脑梗,医生说:“再耽误一会,你的命就没有了。”

  张殿宽是所里来得最早、下班最晚的人。下班后他还像一个“管家”一样,检查派出所的水、电、气是否安全后,才能放心地离开。当别人问他忙不忙、累不累、值不值时,他还是说:“这是一个教导员应该做的。”

  正是因为有了张殿宽这个“管家”,该所没有发生民警违法违纪现象,思想政治工作、队伍管理、党建工作每年都在分局排名第一。

  关键词:责任

  舰上克风浪 从警有担当

  人物:张浩

  职务:岫岩满族自治县公安局刑侦大队中队长

  速写:张浩是个军人出身的铁汉子,不论做任何工作都有着无所畏惧的必胜信念和坚韧不拔的品格。

张浩

张浩

  一米八的大个,走起路来虎虎生风,棱角分明的脸颊配上锐利的眼神,无论从哪个角度看都是那么“爷们”。这是岫岩满族自治县公安局刑侦大队中队长张浩留给记者的第一印象。

  2006年,张浩毕业后被分配到某舰队,成为了一名舰队的军事指挥干部。在迎风斗浪的7年军旅生涯中,他学会了与艰难险阻斗智斗勇,成为一名优秀的副舰长,并荣立个人三等功。

  “有一次,我们在航行中遇到了10级风浪,舰艇在茫茫大海里就像一片飘荡的叶子,每个人都吐得一塌糊涂,甚至连胆汁都吐出来了,我们坚守了13个小时,终于完成航行任务。这次经历让我学会了什么叫坚韧。”张浩说起这些往事,眼里充满了自豪。

  2013年,张浩转业后被分配到岫岩县公安局,原本可以分配到机关工作,可张浩却主动申请到刑侦大队当一名普通的侦查员。他努力学习公安业务,很快完成了从军官到刑警的角色转换。

  2017年3月,张浩被任命为中队长,其任务是确立侦查方向、确立抓捕目标。今年4月份,岫岩发生摩托车系列被盗案。刑侦大队责成张浩成立专案组,全力开展侦破工作。他经过一番思索,决定顺藤摸瓜,很快捣毁了摩托车盗销“一条龙”犯罪团伙。

  张浩是刑侦大队最忙碌的人,哪个中队有案子,他都会提供帮助。为了抓捕一名嫌疑人,他曾连续半个月蹲守在车里,军人的身板也有些吃不消了,但他毅然咬牙坚持着,直到嫌疑人现身。

  今年7月以来,岫岩县兴隆镇、雅河街道、前营镇相继发生7起入室盗窃案,丢失现金、金银首饰、摩托车、自行车等价值不菲的财物。张浩带领侦查员以各个案发现场为起点,展开追踪侦查,很快锁定了嫌疑人作案用车辆。为了找到嫌疑车辆的“落脚点”,张浩5天只睡了十几个小时,终于在一个偏僻的小区里发现嫌疑车辆。当嫌疑人准备再次作案,下楼取车时被张浩抓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