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辽宁长安网
主办:中共辽宁省委政法委员会    承办:辽宁法治报

【评论】坚持预测预警预防 有效防范各类风险

来源:辽宁长安网 | 作者:评论员 | 发布时间: 2018-07-25 10:17

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法思想系列评论(八)

坚持预测预警预防 有效防范各类风险

  当今世界已进入风险社会,如何及时发现、有效应对矛盾风险,是政法机关面临的一个重大课题。唐代名医孙思邈在其著作《千金方》中提出“上工治未病,中工治欲病,下工治已病”,用于阐述中医学的三级预防思想。而社会治理类似于治病救人,不仅要“哪里起了火,马上去哪里救火”,更要“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事先预测、及时预警、精准预防,才是最高明的社会治理。

  2016年10月,全国综治创新工作会议上传达了习近平总书记的指示精神,要求“提高预测预警预防各类风险能力”,引领全国政法机关实现治理思维升级,从严、从实、从细抓好保安全、促稳定的基本任务。

  十九大报告强调,“要坚决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精准脱贫、污染防治的攻坚战”。其中所谓“重大风险”,既包括国内的经济、政治、意识形态、社会风险以及来自自然界的风险,也包括国际经济、政治、军事风险等。作为各级政法干部,必须增强忧患意识,做到居安思危,不断提升预测预警预防能力,从根本上实现由被动治理向主动治理的转变,有效防范各类风险,下好维护稳定的先手棋。

  其中,提高预测能力是主动治理的基本前提,只有对可能出现的各类问题和风险及其发生的时间、方式、规模、潜在危害、变量因素等预先作出系统评估和科学判断,才能及时预警,积极预防,有效治理;而提高预警能力既是主动治理的行动起点,又是主动治理的最后关口;提高预防能力则是主动治理的根本举措,正所谓“一盎司的预防胜过一磅的治疗”。

  坚持和提高预测预警预防,必须加强风险预测预警预防理论研究与顶层设计。各级政法部门要加强同高等院校、研究院所的合作,建立风险预测预警预防的智库体系,并向智库“借脑”,对不同层次、不同方面社会问题和风险的预测预警预防开展系统研究和整体设计。

  坚持和提高预测预警预防,必须重点突破、典型引导、整体推进。提高“三预”能力,在起始阶段应该选择严重影响社会和谐稳定和人民安全感的社会问题和潜在的社会风险点,从预测入手,从预警起步,从预防着力,坚持重点突破,坚持典型引导,坚持整体推进,实现提高预测预警预防能力建设的既定目标。

  坚持和提高预测预警预防,必须不断提高信息技术能力。大数据是新世纪新时代的“千里眼”“顺风耳”,为流动、开放、动态、匿名社会的治理提供了重要平台和有效载体。要创新防范打击方式,实现网上治理与网下管理、法治手段与技术手段、专门力量与社会力量相结合,实现数据资源有效整合,数据存储有效突破,数据运用大幅提速,数据传输与分析水平全面提升,进一步促进各类风险预测的科学性、时效性和精确性。

  坚持和提高预测预警预防,要重排查强化解。信访部门要将群众来信来访作为分析不稳定因素的主渠道,紧紧抓住社会矛盾排查和涉法涉诉信访案件处理两个重点。同时各级政法单位要运用好企事业、社会组织等资源,构建调解、仲裁、行政裁决、行政复议、诉讼等有机衔接、相互协调的多元纠纷解决体系,严格落实属地维稳责任,分门别类制定监测预警、基础管控、巡逻防控、应急处置工作规范。

  “先其未然谓之防,发而止之谓之救,行而责之谓之戒。防为上,救次之,戒为下。”“三预”的提出,曾是我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从被动应对到主动出击工作思路转换的里程碑,如今又成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法思想的重要内容之一。相信政法系统各单位只要不断提高预测预警预防各类风险能力,知行合一,就一定能积小胜为大胜,以大胜求全胜,就一定会让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老百姓安居乐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