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10起执行案件的被执行人高某某、腾某某等均因企业周转资金不足,与大连某银行瓦房店支行签署金融借款合同,涉案金额2200余万元。案件进入执行程序后,有的依然长期占据抵押房产拒不腾退,有的将房屋出租规避执行,有的干脆“跑路”,使10起案件成为执行“骨头案”“钉子案”。
执行现场
强行开锁“没商量”
执行腾退拿下战果
在执行现场,一切都按预案有条不紊地展开。一处被执行房屋上了大锁,现场总指挥孙东辉果断下令开锁,随队协助执行的几位工人一拥而上,大门迅速被强行打开。进入屋内后,10余名物品登记及运输组小组成员分头各司其职,对屋内物品逐一进行清点,登记造册,在细致履行好所有程序后,涉案房屋当场交付申请执行人。
“报告总指挥,第一执行小组第一个涉案房屋已腾退完毕并交付给申请执行人,请指示。”“向下一个目标进发,继续扩大战果。”执行单兵系统报告、指示之声不绝于耳。
10时许,第一执行组马不停蹄地赶到第二个执行现场。这是一家私人药房,租用的是被执行人涉案需腾退的房屋。在法院张贴腾退房屋公告和与药店经营者多次面谈后,药店经营者一直拒绝将涉案房屋腾退。孙东辉和现场教育小组人员耐心地向该店工作人员讲解拒不腾退的法律后果。一番开导后,再看一看这阵势,药店工作人员即打电话给其老板请示,老板在电话里问:“哪来的人?”“都是法院的人。”“来了多少人?”“大约得有一百多号人,你快说怎么办吧!”“答应他们,我们马上想办法腾房子。”
考虑到店内堆积着大量药品,如果立即强制腾退,不但会增加执行成本,而且还会给药店造成不必要的损失,孙东辉答应了药店经营者两天内腾退完毕并交付的请求。随后,药店经营者在承诺执行笔录上签字,该房屋被“拿下”。
执法等到营业结束
法治有威严有温度
这是一起堪称老大难的“骨头案”。早在7年前,被执行人王某某通过向某银行贷款460万元,经营起一家颇具规模的大众浴池。浴池开业后一直处于营业状态,但王某某却未偿还贷款。该案进入法院执行程序并经裁定以房屋抵债后,期间虽经法院数次工作,但王某某始终以有病和准备将涉案房屋购买下来为由,一直拖延履行。为此,瓦房店市法院将其作为这次强制腾退的重点。
12时30分,两路人马近100名执行干警、16台警车全部压向浴池附近,在强大的震慑下,王某某同意交付房屋。但执行法官了解到浴池内尚有26名浴客正在洗浴和休息时,当场决定退出执行现场。当天20时,执行法官张广斌带领执行干警再次来到该浴池,一直在车上等候到22时最后一位浴客离开浴池才进行了相关的腾退工作。23时,随着几张法院封条贴上浴池的大门,10起案件的26处房屋、4宗土地宣告全部强制腾退完毕。
5月5日上午,瓦房店市人民法院进出道路的一侧,一台小型无人机低空盘旋,100余名执行干警严阵以待,16台警车一字排开,犹如利箭在弦,一触即发!
7时50分,随着该院执行局副局长、执行现场总指挥孙东辉的一声令下,16台警车载着100余名执行干警兵分两路,分赴复州城镇、李官镇和瓦窝镇,对10起案件的26处房产、4宗土地实施强制腾退。
瓦房店市法院打造强大执行声势,坚决啃下这些“骨头”、拔下这些“钉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