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辽宁长安网
主办:中共辽宁省委政法委员会    承办:辽宁法治报

【阜新蒙古族自治县佛寺镇佛寺村】用民族文化奏响幸福最强音

来源:辽宁长安网 | 作者:记者 黄硕 | 发布时间: 2018-04-11 13:30

古村新谱平安曲——记者走进辽宁省“中国传统村落”

【阜新蒙古族自治县佛寺镇佛寺村】用民族文化奏响幸福最强音

  有人说,生活的幸福指数,从挂在百姓脸上的笑容就可以看出来。在民族村寨的夜晚,在那些尽情舞动着的村民脸上,我们可以感受到他们从中获得的快乐和满足。

  阜新蒙古族自治县佛寺镇佛寺村是一个有300多年历史的蒙古族聚居的传统村落,三面环山,村前一道河流潺潺流过,静谧安宁。村里坐落着雄伟壮观的瑞应寺,佛寺村就是伴随着瑞应寺的建设而兴起的。

  阜蒙县佛寺镇综治办主任刘长林对记者说,佛寺村把蒙古族的民族特色与平安建设工作有机结合,正是这里多年来的平安经验。

  “我不仅参与了中国传统村落的申报工作,而且从小就生活在佛寺村。”今年54岁的《东蒙香巴拉》作者齐学峰告诉记者,佛寺村村民的日常生活与文化分不开,与平安更分不开,村民们经常开展各式各样有民族特色的文化活动,随着文化活动的深入开展,村民间越来越和睦,村子越来越平安。

  “蒙古族是一个热情好客的民族,你把他们当家人,他们就把你当亲人,如今邻里之间互帮互助已经成为了他们的习惯。”佛寺村的综治干部白雪梅对记者说。

  一次,一位外地游客因不适应东北气候突发高烧,村民立即将其送往了医院,并自掏腰包垫了医药费。几天过后,这位游客痊愈了,硬要塞500元钱给这位村民,但村民却婉言谢绝了,并说,“我们村子一直就有这个习俗,他人有难出手帮忙这都是我们应该做的。”

s4

雄伟的瑞应寺是佛寺村的标志性建筑

  阜新市委政法委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佛寺村一直延续下来一种制度,这种制度对于当前的平安建设工作来说有着非常好的促进作用。该村对老一辈尤为尊敬,村内如若出现矛盾纠纷都会主动来找长辈调解,在长辈的劝导下,矛盾纠纷基本都会得到圆满解决。

  前不久,一对年轻夫妇因琐事发生争吵,女方吵着要离婚,无奈之下,男方找到了村里德高望重的老人。在老人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的劝说下,二人均意识到了自己的错误,重归于好,并向老人保证以后遇事定会商量解决,不再轻易提离婚。

  记者了解到,为了进一步促进民族团结,维护一方平安稳定,佛寺村村委会人员还在村部院内建立了民族政策、科普宣传、村务公开等宣传专栏,并充分尊重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和宗教信仰,每逢蒙古族的传统节日,都会组织开展一系列群众喜闻乐见的文体活动,如秧歌表演,歌舞表演、体育比赛、故事会等,以增加节日气氛,促进村民和谐。

  “这种喜闻乐见的表演形式,不但丰富了我们的业余文化生活,更增进了我们之间的友谊!”谈及此处,佛寺村村民李先生乐呵呵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