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就像订外卖一样,老百姓都能足不出户享受法律服务”,这是3月26日,记者在大连市沙河口区司法局春柳公共法律服务中心采访时听到的百姓声音。在中心工作人员看来,通过两年来的服务,辖区内居民的法律意识已经同物质生活需求相差无几。一面是中心初步形成的全域覆盖、全民服务、全区共享的公共法律服务体系;一面则是老百姓有事找法的法律意识,公共法律服务平台在百姓中间正在发挥重要作用。
梳理沙河口区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可谓一年一变样。早在2015年5月,沙河口区公共法律服务中心正式挂牌运行。2016年6月,春柳公共法律服务中心作为街道层面的公共法律服务站点被大连市司法局授予“大连市基层公共法律服务示范点”称号。截至2016年12月底,沙河口区已建设公共法律服务实体站点100个,完成与“96685”区为民为企一体化服务平台的有效对接,并与市场化运作的O2O法律服务平台“律众在线”达成合作协议,因地制宜打造了公共法律服务网络平台、热线平台,初步建设完成了覆盖区、街道、社区的三级公共法律服务互动网络。
2017年,区司法局进一步推进实体、热线与网络平台的有机融合,全力推进“一社区一法律顾问”工作,使全区不同行业、不同领域的居民、企业和社会组织都能获得优质、高效、便捷的公共法律服务。两年来,共解决各类法律服务诉求15400余件,其中法律咨询类案件12530余件;化解矛盾纠纷1520余件;进行法治宣传800余次,受惠人群达数万人;为397名社区服刑人员开展心理矫治1370人次;办理法律援助案件216件。
说起创新,工作人员介绍,主要就是定期对百姓需求进行分析研判,及时调整服务内容,形成有针对性的法律服务产品和服务菜单。强化服务过程监管,通过设置评价器、电话回访、网络回访、质量评查等方式,形成“闭环式”服务链条;完善内容公开、首问责任、限时办结等制度,促进公共法律服务质量和效果的整体提升。实现与“96685”一体化平台合作,通过后台模块整合、前端窗口融合等形式,延伸公共法律服务触角,打造“15分钟法律便民服务圈”。同时,与“律众在线”平台协作,打破传统地域限制,集合优质法律服务资源,将法律服务项目推广至互联网受众。司法局还与区精准帮扶管理平台建立动态信息交互,积极参与社会民生、经济发展等各项重点工作中,为领导决策提供法律参考,为弱势群体提供精准法律帮扶。
“2018年,公共法律服务实体平台建设被列为大连市民生工程项目之一,沙河口区将严格遵照市委、市政府、市司法局的统一部署和要求,把健全完善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作为政治任务和重点工程深入推进,继续着力推进公共法律服务全城覆盖、全民服务、全区治理,为推动中心工作、改善营商环境、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奠定良好的法治基础。”工作人员介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