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各类警情统一接警处置,根据案发现场周边情况统一分配警力与相关部门工作人员前往处置,这些曾在影视片中看到过的场景在朝阳已成为现实。
2017年10月底,朝阳市依托朝阳市公安局指挥中心成立了朝阳市社会治理应急联动指挥中心(以下简称应急联动指挥中心),探索出了一条具有朝阳特色的创新发展之路,并在“共建”“共治”“共享”方面实现了新突破。
朝阳市社会治理应急联动指挥中心
【情景再现】
应急联动成功救助轻生者
3月2日20时29分,朝阳市公安局110报警服务台接到范某某报警称:在朝阳市双塔区友谊大街三段某小区,其继子张某某在家中打开天然气阀门欲自杀,请求公安机关进行紧急救助。
应急联动指挥中心接到报警后,当班指挥长在迅速派辖区朝阳市公安局光明分局出警的同时,立即将事件向当天值班领导应急联动指挥中心主任戴良芳报告。按照领导指示,指挥长迅速指令朝阳市公安消防支队、120急救中心、港华燃气公司在最短时间赶到现场。同时,指令朝阳市公安局巡特警支队迅速做好机动增援准备,确保当事人生命安全,确保小区居民生命财产安全。
光明分局、消队支队、120急救中心、港华燃气公司接到命令后,迅即出动,第一时间赶到了现场。在敲门无反应的情况下,民警和消防合力将房门撞开。此时,从室内发出一股强烈的刺鼻气味,公安民警和消防官兵不顾个人生命安危,将已经晕倒在室内的张某某抬到楼下转交120进行紧急救治并送往医院进一步治疗,经紧急抢救,张某某成功脱离了生命危险。
为了防止发生次生灾害,光明分局民警在救人的同时,第一时间将室内天然气阀门关闭并开窗通风。消防官兵打开楼内消防栓,充分做好灭火准备;港华燃气公司专业技术人员利用燃气检测仪进行检测,发现空气中甲烷含量严重超标,立即将整栋楼的天然气切断,防止因天然气泄漏造成危险。随后,光明分局民警又逐户通知切断电源,严防引发火灾。一小时后,经仔细排查,公安民警、消防官兵、港华燃气公司专业技术人员确认安全后恢复供气,撤离现场。
这是前不久发生在朝阳的真实一幕,也是一起通过社会治理应急联动成功处置的典型案例。
【发展】
应急联动指挥中心应势而生
如今,有事找警察已成为了群众心中一种根深蒂固的思想。虽然警察的公信力在群众心目中得到了不断提升,但无形之中也给公安机关带来了诸多的困扰。采访中应急联动指挥中心主任戴良芳向记者坦言,在以前朝阳公安接到的众多警情之中,有效警情仅占了三分之一。
“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社会治理体系’,为社会治理工作指明了方向。”戴良芳对记者说。
为此,朝阳市委、市政府以改革创新精神,探索社会应急治理工作共建共治共享新模式,依托朝阳市公安局的110指挥中心,大力整合社会各应急单位和公安各警种职能,搭建了全市各类案(事)件、一般性突发事件应急联动指挥平台。
“2017年10月底,我们经过两年的筹建成立了朝阳市社会治理应急联动指挥中心,现已实现了一个大脑思考,一个喉咙发声,多条指令齐下的工作模式,此举不但使大量非警务类报警得到了有效分流,更为市民提供了高效的服务。”戴良芳对记者说。
民警向记者介绍社会治理应急联动指挥中心工作
【整合】
构建应急联动指挥新格局
步入应急联动指挥中心,记者首先感受到的是两个字——“震撼”,这种在电视机荧幕中能够看到的办公场景真实地呈现在了记者眼前。
记者在现场看到,应急联动指挥中心设置102个工作席位,划分为应急部门联动区、综治中心联动区、110接处警专区、警种合成区、公安应急指挥联动区5个功能分区。
“我们整合了37个应急职能部门,通过‘常驻’‘临驻’‘季节性入驻’三种方式进驻中心统一办公,逐步建立起了‘三大平台支撑、七个中心一体’的全市应急联动指挥新格局。”戴良芳向记者介绍说。
谈到“三大平台”时,戴良芳还告诉记者,三大平台即应急指挥平台、综治中心平台和公安指挥中心平台。如今,朝阳市已整合了市应急指挥中心、市综治中心、市公安局指挥中心部分职责,实现了“三大平台”联动运行。
应急指挥平台:开放市应急办指挥平台权限,联动各应急职能单位,实现对各类应急警情的第一时间受理、第一时间调度、第一时间处置。
综治中心平台:开放综治平安朝阳信息系统最高权限,通过不断深化网格化服务管理,推进基层矛盾纠纷排查化解、治安隐患排查整治等综治工作实现多元化、信息化、流程化,引导实现社会共治。
公安指挥中心平台:除继续承担朝阳市公安局指挥中心职能外,负责将各类非警务应急求助的报警分流至所属职能部门,并负责组织、协调、指挥、调度市直各相关职能单位开展相应的处置工作。
七个中心分别为:指挥调度中心、便民服务中心、应急联动中心、信息合成研判中心、大数据应用中心、互联网警务中心和合成作战中心。
戴良芳告诉记者,指挥调度中心推行“情指融合、情勤对接、情行一体”合成警务指挥模式,按照“一级接警、一级处警、分类处警、就近处警”原则,开展点对点、扁平化指挥调度;便民服务中心通过水、电、气等服务单位常驻,将服务工作时间由原来的8小时延长至24小时,实现全天候接待群众投诉举报;应急联动中心整合全市各应急职能部门力量、装备、物资、技术、信息等资源,统一指挥,联合处置;信息合成研判中心整合全市公安资源,实现全局合成作战一体化运行,并与指挥大厅入驻警种和市直单位进一步合成,实行“合成+”作战模式,实现信息合成作战全域化、实战化、智能化;大数据应用中心加强了硬件建设,网络全部实现虚拟化,运行一大批应用平台;互联网警务中心依托“互联网+”综合服务平台,实现报警求助、政策咨询、办事办证、防范宣传等多项服务从窗口延伸到互联网。平台涵盖户政、交警、出入境等15个警种261项公安业务,其中78项业务实现网上全流程办理。合成作战中心将朝阳市公安局“打击刑事犯罪合成作战中心”并入市应急指挥中心,合成范围涵盖18个警种和各分局,通过整合各警种力量,推动警种间由协同配合向机制融合转变,提高对大要案件攻坚力度。
【成效】
应急联动指挥中心不断提档升级
如今,朝阳市社会治理应急联动指挥中心成立已近半年,在这不到半年的时间里,他们打破部门壁垒,不断健全完善机制,突出服务人民,在“共建”“共治”“共享”上实现了新突破。
在“共建”上,该市在党委政府领导下,充分发挥公安主力军作用,各应急职能部门积极协同配合,实现了全市应急单位由缺位到归位,多部门“共建”的市应急联动体系。
在“共治”上,该中心还初步形成了由党政领导,公安统筹,部门联动,指挥一体,科技支撑,法制保障的应急联动工作新格局。
在“共享”上,应急指挥中心成立后,各类案(事)件、一般性突发事件应急联动处置工作由市应急指挥中心统一受理,统一指挥,整体联动,各负其责,高效处置。依托科技支撑,在有效分流大量非警务类报警的同时,释放了政府各职能部门的工作效能,有效保障了广大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2017年12月15日,双塔区燕都大桥南桥头发生交通事故,两车相撞,一辆车起火。接警后,应急联动指挥中心立即指令朝阳市公安局交警支队交通事故处理大队、朝阳市公安局北塔分局前往事发地点处置,并通过社会联动机制向该市朝阳市公安消防支队下达处置指令。随后,事故大队、北塔分局、消防支队到达现场开展工作。
通过积极处置,消防官兵将火扑灭,交通事故按正常流程受理。随后,民警向应急指挥中心反馈,为了尽快灭火,消防官兵向起火车辆喷洒大量的水,因天气寒冷,路面已结冰,造成了道路交通隐患。
应急联动指挥中心收到反馈信息后,调度长闫庆富立即与社会联动环卫部门负责人沟通,由环卫部门调派燕都大桥周边环卫人员处置冻冰。经过半小时的紧急处理,路面冻冰被及时处理,消除了路面安全隐患。
如今,随着朝阳市社会治理应急联动工作的深入推进,社会治理水平得到不断提高。戴良芳表示,朝阳市还将加大投入,不断完善社会治理应急联动指挥中心的各项效能,以便更好地服务百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