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公诉人,一个普通人看似神秘的职业……“检察院的门面担当”“能言善辩、巧舌如簧”“精通法律的业务能手”“官服加身,背靠朝廷,纶巾羽扇一席话,举重若轻尘不沾的钦差”……搜索网络关键词,不乏网友们为这个特殊职业贴上的“标签”。
今天,记者将用镜头带大家一起走近检察官,体验公诉人的一天。
钟晓宇,1983年出生,全国优秀公诉人,大连市人民检察院公诉二处员额检察官。2018年,是她在公诉部门的第7个年头。7年来,钟晓宇共办理百余件重大刑事案件。
7:00
早春3月的清晨,乍暖乍寒。和钟晓宇相约在大连市人民检察院,虽然记者已经早到一个多小时,见面时,她却已经穿好了制服。“今天上午要开庭,昨晚加班做好了庭审预案,但还想再回顾一下卷宗材料。”
“这些是……”记者指着地上堆放的卷宗。“哦,案卷实在太多,这样查找比较方便,下班前我们再装进箱子。”钟晓宇说道,“我们办理的案子,卷宗材料经常以箱为计算。”
钟晓宇回顾卷宗材料
钟晓宇蹲在地上查找卷宗
8:30
准备好“行头”,记者跟着钟晓宇上了警车,开庭地点在大连金州区人民法院,路程近40分钟。
钟晓宇准备好“行头”去法院
9:20
庭审前,记者感觉莫名的紧张和兴奋。都说“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钟晓宇显得十分从容淡定,看来庭审前是做足了准备。
庭审现场
9:40
庭审开始。“审判长、审判员,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184条、第193条、第203条规定,我们受大连市人民检察院的指派,代表本院,以国家公诉人的身份出席法庭支持公诉……”瞬间被钟晓宇的“气场”圈粉,真够劲儿!
12:00
这是一起情节复杂、影响恶劣的故意杀人案。在近3个小时的庭审中,给记者印象最深的是辩论环节,被告人辩护律师来势汹汹,对公诉人所指控的犯罪细节、量刑情节等反复发难。钟晓宇也从容出示证据、阐述观点,有理有据地驳斥律师的辩护意见。在大量详尽确凿的证据面前,被告人最终认罪。
被告人最终服法认罪
12:30
庭审结束后,钟晓宇便着急往回赶,只用了15分钟匆忙吃了顿午饭,钟晓宇说:“下午还要接待被害人家属。”
13:50
来访的被害人家属显得有些激动,钟晓宇和同事细心听取被害人家属的诉求后,耐心地向她讲解情况,平复她的情绪。
钟晓宇和同事听取被害人家属诉求
14:30
“罪名之间的区分辨析是比较专业的法律问题,有些与老百姓朴素的观念有差异,被害人家属常常不能理解,就像刚才这个案件。我们十分理解这样的心情,所以也会竭尽所能的释法说理,安抚她们。”钟晓宇对记者说道。
送走被害人家属,钟晓宇立即向处领导汇报答复情况,请示下一步工作。密密麻麻的,又记了一页纸。
15:05
钟晓宇整理上午开庭的材料。
16:20
钟晓宇开始着手准备另一起案件,翻阅卷宗、查看讯问同步录音录像……钟晓宇说:“明天,我还要去看守所提审。公诉人活动轨迹大致就是四点一线:家,检察院,看守所,法院。”
钟晓宇开始跟同事着手准备另一案件材料
17:55
终于忙完了手上的工作,看看时间,钟晓宇却突然焦急的说:“哎呀,要赶紧回家了,孩子还在等着我呢。”
一天的采访体验结束了。记者曾问钟晓宇,“这样忙碌紧张的生活和工作节奏你喜欢吗?”她毫不犹豫的说:“喜欢。”当再追问为什么的时候,钟晓宇笑了:“在这个岗位上能够实现自己的价值和追求。”
“对这份职业和自己你有什么期许呢?”记者问。钟晓宇停了停,说道:“我希望法治信仰深入人心,正义之光照亮神州大地;我期待良法善治,让人民群众感受到司法公正与温度;我愿意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以至公无私之心,守护公平正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