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出生时父母没有结婚;
她,2岁时母亲离开了家;
她,母亲离开后不久父亲患上精神分裂症;
如今,15岁的她,因为没有户口即将被挡在中考大门之外。
带着落户难题,她来到了葫芦岛市公安局杨家杖子分局毛祁屯派出所求助,正当民警准备通过她与其父亲做DNA亲子鉴定这个途径上户口时,她的父亲却在一场大火中丧生,这无形中给她上户口增加了“难度系数”。然而,这还没有完,在大火中,她的《出生医学证明》也灰飞烟灭了,至此,落户之路好似都被堵死。
人生坎坷路不过如此,面对女孩悲惨的经历,葫芦岛市公安局杨家杖子分局毛祁屯派出所民警们不畏艰难,另辟蹊径,通过细致的工作,终于将她的名字“写”进了户口簿……
1月,家住葫芦岛市的刘宁(化名)终于摘掉了“黑户”的帽子。对于一个15年没有户口的女孩,当她拿到户口簿的那一刻,眼泪夺眶而出。
刘宁哽咽着说:“我的事儿跟别人不一样,我知道我落户很难很难,今天能够上户口,真心地谢谢警察叔叔……”
落户到底有多难?这不是一句话两句话能够说清楚的事情。为了能够让刘宁落户,葫芦岛市公安局杨家杖子分局毛祁屯派出所的民警们足足忙活了9个月。1月29日,记者来到葫芦岛市一探究竟。在采访过程中,记者记录下了那看似波澜不惊的落户“路上”民警们的责任心和爱心的故事。
吃“百家饭”度日
2017年4月的一天,葫芦岛市公安局杨家杖子分局毛祁屯派出所民警王洪祥正在所里值班,一男一女带着一个小女孩来到派出所,找警察要求给女孩上户口。
王洪祥说:“这个要上户口的女孩就是刘宁,今年15岁,正在上初中。带着她一同来的男子是她的父亲刘玉林(化名),女子是她的姑姑刘玉芳(化名)。”
在派出所里,刘玉芳向民警介绍了刘宁的身世。
原来,刘宁2003年出生于锦州市,她的父亲刘玉林和母亲赵桂英(化名)没有办理结婚手续就生活在了一起,并且生下了刘宁。在刘宁两岁时,不知是何原因,母亲赵桂英抛夫弃女,突然离开了家,不知去向,从此便杳无音信。母亲离去后不久,父亲刘玉林便带着还不懂事的刘宁回到葫芦岛老家。刘玉林自此也患上了精神分裂症。这么多年来,刘宁的大伯及周围的乡邻们一直帮衬着刘玉林和刘宁,父女俩的生活只能是勉强糊口度日。毫不夸张地说,刘宁的幼年是靠吃“百家饭”、穿“百家衣”度过的。后来,刘宁的大伯也去世了,她的大妈接替大伯承担起帮助他们父女俩生活的任务。
刘玉芳当时告诉民警,刘宁正在上初二,下学期开学需要中考考试报名,如果没有户口,就无法报名。这可能会影响孩子的学业,甚至会影响孩子的一生。正因如此,三人才匆忙来到派出所,要求将刘宁的户口落到姑姑刘玉芳家。
了解这一情况后,葫芦岛市公安局杨家杖子分局领导非常重视,政委郝德彬、副局长马健,毛祁屯派出所所长谭国权、副所长王林等亲自过问,并专门指派民警王洪祥具体负责帮助刘宁办理登记户口这项工作。
无法做亲子鉴定
王洪祥告诉记者:“根据登记户口的相关政策规定,像刘宁这种情况,通过父亲和女儿做DNA亲子鉴定办理比较适合。”
方法很明确,可是,做DNA亲子鉴定需要交纳2000元的鉴定费用,这笔钱一下子难住了刘家人。身患疾病的刘玉林生活很拮据,基本没有经济收入,2000元的鉴定费难以支付。面对这样的情况,毛祁屯派出所领导设想通过其亲属帮助或通过社会救助等渠道帮助刘家解决鉴定费用问题,就让他们三人先回去了。
2000元的DNA鉴定费用刚刚有了眉目,又一噩耗传来。
2017年4月末,因为家中失火,刘宁的父亲不幸身亡,连同刘宁登记户口的相关资料也均毁于一旦。这个意外事故无疑给小刘宁落实户口又增添了不小的困难和变数。
针对刘宁父亲发生意外这一情况,毛祁屯派出所领导对刘宁登记户口这一问题又进行了专门研究。
“刘宁的父亲没了,想办法找到她的母亲做DNA亲子鉴定。”只有一个名字,没有身份信息,这可怎么查?王洪祥从刘玉林的亲属开始查起,可是,在寻找中,王洪祥发现,关于刘宁母亲赵桂英的情况,没有人能够说清楚。当时刘玉林和赵桂英没有办理结婚仪式,他们在一起共同生活不久,就离开了葫芦岛,在锦州租房子住了下来,刘宁也诞生于此。而在葫芦岛期间,他们与亲戚朋友接触很少,亲戚们对赵桂英的情况都是一知半解。后来刘玉林患上精神分裂症,就更说不清赵桂英的信息了。在亲属中,也只有刘宁的姑姑在赵桂英还没出走时与其见过一面,其他信息也都不了解。
调查结果表明,刘宁的母亲已无法找到,通过DNA亲子鉴定落户的途径中断了。
一次“震撼心灵”的调查
条条大路通罗马。王洪祥没有气馁,在与葫芦岛市公安局社区警务支队取得联系后,政委毕笑倩就目前刘宁的情况,给出了两个解决途径:一是先办理收养手续,再落户口;二是将刘宁的户口落到社会福利院。
“我当时专门到民政局去了解儿童收养的相关要求。《收养法》明确规定,不满十四周岁的未成年人才具备办理收养手续条件。很显然走收养这条路行不通。” 王洪祥说。至于将刘宁按照无人管的孤儿送到社会福利院,刘宁本人及亲属都不希望这样。由于担心会给刘宁心里造成不良影响,两条路又被堵死了。
补办户口是一件十分慎重的事,要经过严格的审批程序,由于资料不全,王洪祥只能通过大量的外围调查予以补充。
为了弄清刘宁的真实情况,方便落户,王洪祥到刘宁所居住的村子进行了实地调查。而这一行,王洪祥则用“震撼心灵”来形容。
王洪祥先后走访了刘宁的大妈、周围的邻居、村领导以及就读的学校等。看到刘玉林生前居住的房屋已经完全烧毁,顶棚烧塌,院落已成了荒凉的废墟。在刘宁就读的学校,王洪祥与刘宁所在班的班主任、任课老师、学校领导及门卫等了解刘宁的情况。大家都说:“刘宁是个可怜的孩子,她是靠大家的帮助才长大的,实在是太苦了。”目前学校不收取刘宁的任何费用,她上学所用教材、书籍、文具等,都是老师、同学们赞助或帮忙从上一年级的同学那里要来的,学校特批让刘宁中午免费在食堂就餐,校车也让她免费乘坐,学校还多次组织老师、同学们向刘宁捐款、捐物帮其解决各种困难……
面对了解到的这些情况,王洪祥很震惊。他说:“如果不是我亲自去调查的,我真的不敢相信,在当今社会里,在我们的身边竟然还有这么可怜的孩子。身为一名警察,我给自己一个要求,那就是尽快全力帮助刘宁把户口登记上,让她正常完成学业,过上和正常人一样的生活。”
《出生医学证明》消失了
王洪祥将能搜集到的所有材料送到了葫芦岛市公安局社区警务支队,毕笑倩告诉他,以目前的政策及文件,落户还需要刘宁的《出生医学证明》。
可是,据刘宁的姑姑讲,现在除了能找到的一本《辽宁省儿童预防接种证》外,其他资料都没有了,可能都在那场大火中烧没了。
抓住《辽宁省儿童预防接种证》这条线索,王洪祥找到了刘宁最后一次打疫苗的地点。通过百度地图查寻,经多方打听,发现这个服务站位于锦州市古塔区一街道。第二天一早,王洪祥自费开车赶往锦州,几经周折还真找到了这个地方。可是,这里并未留下任何刘宁的相关信息。王洪祥没有放弃,在服务站工作人员的建议下,王洪祥先后两次来到锦州,在卫生服务站和医院等多家单位,先后走访了包括已退休、调离的医生、领导相关人员近20人次,均未查到刘宁的信息。在一位富有经验的大夫的指引下,王洪祥又来到葫芦岛市连山区妇幼保健院、杨家杖子开发区医院,把2003年前后新生儿的《出生医学证明》全查了一遍,仍旧无功而返。
当得知刘宁的《出生医学证明》无法找到时,毕笑倩先后联系了葫芦岛市公安局刑侦支队、省公安厅刑事技术总队的专管人员。按照省公安厅的指导,王洪祥在全国打拐DNA数据库上填写了刘宁的信息、打印了申请表,按程序采集了刘宁的血样,将这些资料邮寄了过去。一周后,鉴定结果出来了——刘宁不是被拐卖儿童。
终于有户口了
王洪祥将刘宁的相关材料连同鉴定结果一并送到了葫芦岛市公安局社区警务支队,几天后,消息传来,王洪祥还需要补充材料,那就是法院宣判刘宁母亲赵桂英失踪。
王洪祥向记者介绍道:“就我们掌握的情况来看,目前只知道刘宁的母亲名字叫赵桂英,再没有其他任何的信息了,在这样的情况下,法院是不可能出具这个证明的。”
在分局副局长马健与市局社区警务支队支队长郑永智、政委毕笑倩的协调下,王洪祥补交了另外一份材料,那就是刘宁姑姑出具的一份保证书,保证日后如果刘宁的母亲出现了,要求抚养权,刘宁的姑姑需将抚养权交由刘宁的母亲赵桂英。
材料集齐后,第二天,刘宁的落户申请就被批准了。至此,15岁的刘宁终于有了自己的户口。
【编后话】
刘宁是不幸的,这么小的年纪,经受了这么多的磨难;刘宁又是幸福的,她摊上了一个好时代,遇到了这么多帮助她的好心人。为了表示感谢,刘宁与家人将一面绣着“百姓好公仆,为民办实事”的锦旗送到了毛祁屯派出所。她们发自内心地感谢党,感谢新时代为民办实事、为民排忧解难的好警官。葫芦岛市公安局杨家杖子分局毛祁屯派出所这种为民办实事、办好事的踏实作风,是坚持为人民服务的重要体现;是自觉实践习近平总书记“对党忠诚,服务人民,执法公正,纪律严明”四句话十六个字总要求的真实写照。